忻州偏关:产业富民“拔穷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忻州偏关:产业富民“拔穷根”
作者:米厚民柴俊杰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16期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作为黄河入晋的第一县,偏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十大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偏关县立足实际,合理布局,大力推进扶贫增收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脱贫。
产业布局因地制宜
岁末年初,偏关县天峰坪镇小蒜沟村的66户贫困户166名贫困人口每人分到500元的年底分红,这笔钱来自该村绿益养殖专业合作社。
小蒜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胡建军告诉笔者:2016年,小蒜沟村支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经过反复考察、商议,最终通过村民同意,把投入相对较小、风险相对较低的蛋鸡养殖作为全村发展的第一项产业。
在县、镇的大力支持下,投资63万元的扶贫养鸡场于2017年底顺利投产运行。
养鸡场采取村委监管、合作社负责经营、全体贫困户享受分红的运行模式,是偏关县养殖规模最大的自动化养鸡场,鸡存栏数达到一万余只,目前已经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偏关县脱贫攻坚的产业布局蓝图中,小蒜沟村的蛋鸡养殖属于“规模健康养殖产业”的一部分。
据偏关县农委主任刘文斐介绍,为破解传统养殖“小、散、低”困局,偏关县出台新发展1000户大畜养殖户、1000户养羊户、1000户养猪户、1000户养鸡户的“四个一”畜牧业扶贫举措,以扶贫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规模健康养殖产业。
同时,在特色种植增收产业布局上,该县以益生元、宏钜大磨坊等加工收购企业为龙头,签订特色种植增收订单,建设以关河、县川河无公害“裕佳牌”脱毒鲜食马铃薯面积1万亩,以南堡子“恒堡余”为主的优质莜麦面积0.5万亩,以南北两山为主的渗水降解地膜覆盖谷子面积5万亩,以关河为主的地膜覆盖小黑豆面积1万亩,以黄河沿线为主的地膜覆盖谷子品质提升面积3万亩,以东山、南山为主的地道中药材面积0.5万亩,以天峰坪为主的优质高粱面积0.1万亩。
共在全县发展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贫困户户均10亩。
产业发展政策到位
在地处高寒地带的偏关县,新关镇高家上石会村是全县少数几个能够种植水果的村子之一。
去年春天,该村抓住县里大力支持发展产业的机遇,推广种植梨树1000亩、桃树300
亩、葡萄200亩,并从山东引进水果新品种,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人人种果树、家家有果园”的目标,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水果村”。
此外,为了推动“四个一”规模健康养殖产业发展,偏关县制定“养驴牛每头补3000元、养母羊每只补600元,养猪每头补750元,养鸡每只补30元”的畜牧业补助办法,通过引龙头、建基地、联农户,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在发展特色种植增收产业方面,为了消除贫困户担心因天灾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因市场波动造成增产不增收的顾虑,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8年,在认真落实为贫困户免除玉米、马铃薯自然灾害个人保险缴费102万元的基础上,偏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出台了谷子保险特惠政策,即由县财产保险公司为谷子产业提供收购价保险,张杂3号谷子保底价1.4元,张杂13号谷子保底价1.5元,共缴纳350.84万元保险费,为全县贫困户增收提供了保障,此举属忻州市首创。
在偏关县,有一项“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的“光伏扶贫产业”。
“这项产业能够在全省率先走出‘集中式共用’‘联合式同用’‘分布式户级’三种模式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同样得益于县里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项目所在地天峰坪镇镇长李彦明说。
产业壮大群策群力
陈家营乡桦林沟村村民杨永富在2017年成立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全县10个乡镇233个自然村,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致富愿望强烈的2000戶5000名农民加入“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公司给养殖农民提供优质种羊、技术培训与服务、统一购买种羊保险、统一回收羔羊与销售,农户利用自身劳动与自家农副产品作为粗饲料优势,进行养羊生产。
公司还定期收购农户羊粪并统一发酵生产,然后再免费分发给农户,进行有机杂粮种植。
在公司的带领下,全县5000多名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在偏关县“坚决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中,涌现出了很多像杨永富一样的产业带头人,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千厚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2007年的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黄河老牛湾、护宁寺一带旱地良田、以及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以“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小米绿色种植1.7万余亩,生产出富硒小米、红皮谷小米等小米系列品种,小米苦荞陈醋系列产品,小米陈醋渍黑豆系列产品,杂粮石磨面系列产品等。
现在,益生元生物科技公司拥有完善的化验检验设备,建立了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发出了不同规格、不同酸度的小米陈醋系列产品。
目前产品线下主要销往呼和浩特、郑州、南京、广州、成都等地,并先后与“北京老农部落”“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在网上销售。
刘文斐告诉笔者,推动全县扶贫产业发展的众多力量中,扶贫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
据胡建军介绍,小蒜沟村的脱贫产业除了规模养鸡外,还先后成立了造林、养殖、农牧三个合作社,率先完成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注册登记,通过电子商务渠道上市销售包括小米、杂粮面、羊肉等在内的“品味山村”系列特色农副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以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和合作社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股份制为基础覆盖全体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
而村里的产业能在两年内得以快速发展,是和第一书记陈磊的努力分不开的。
县、乡、村三级干部殚精竭虑、协调作战,农村带头人、企业家、扶贫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偏关县的扶贫增收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