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运输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专业货运组织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了解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的概念.
铁路运输是一种路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
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路上交通方式.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这样在火车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量大大提高.
道路运输:道路运输是指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从事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的总称.道路运输始于十九世纪末,由于道路运输主要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
货物,也称公路运输.现代的道路运输也称为汽车运输.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水路上运输货物和乘客的运输方式.它是一种古老
的运输方式,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之一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联合运输:联合运输是综合运输思想在运输组织领域的体现,是综合性的运输组织工作.
这种综合组织是指在一个完整的货物、旅客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企业、不同运输区段、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运输环节之间衔接和协调组织. 2.掌握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的特点: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优点:(1)运输能力大,这使它适合于大批量低产品的长距离运输;
(2)单车装载量大,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
(3)车速较高,平均车速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排在第二,仅次于航空运输;
(4)铁路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在运输的经济性方面占优势;
(5)可以方便地实现驮背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
缺点:(1)铁路线路是专用的,固定成本很高,原始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2)铁路按列车组织运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列车的编组、解体和中转改编等作业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货物在途中的时间;
(3)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较高,而且由于装卸次数多,货物损毁或丢失事故通常比其他运输方式多;
(4)不能实现门对门”的运输,通常要依靠其他方式配合,才能完成运输任务,除非托运人和收货人均有铁路支线.
道路运输特点: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小号金属材料多,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公路运输特点
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特点:
优点:发展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运输特点:
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联合运输特点:
优点:缩短了货物运输的在途时间,加快车船的周转,提高了运输工具的利用率,简化了托运手续方便了用户,有利于开展集装单元化运输使集装单元化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缺点:全球的运输网络有待完善;基础设备设施尚需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水平需提高。
(1)灵活方便性.道路运输机动、灵活、方便、可以延伸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时空自由度
最大.
(2)广泛适应性.道路网纵横交错、干支结合,比其他运网稠密的多,使用各种用途、范围、
层次、批量条件的运输.
(3)快速及时性.汽车运输可实现门对门”运输,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运输时间,便捷快速,非
常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道路条件、汽车结构性能的改善,其经济运距
也大大延长,更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4)公共开放性.道路运输是一种全民皆用可利用的运输方式,凡拥有汽车的社会和个人
均可使用道路这一基础设施.
(5)投资效益高.汽车运输始建投资少,回收快.道路建设虽然投资大,但由于成本回收快,
且兴办道路的地方收益大,故筹资渠道多,兴建较容易.
(6)经济效益大.道路运输的发展可直接带动汽车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以上特征,使道路运输特别适应现代经济的生产方式和流通的需要,因而获得巨大发
展.道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消耗石油资源多,引发的交通事故多,污染环境.但随着科
技进步,这些缺陷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了解交通布局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交通布局概念:交通运输布局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客、货流的布局两个相互有密切联系部分.是整个生产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任务
是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运输网组成:线(铁路、公路、航道等)点(港口、车站、航空港)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2.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原则.
任务:(1)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
原则: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还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当前的
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2)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一般需要综
合权衡多条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交通布局的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趋向完善、优化.
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发挥综合运输优势(2)因地制宜(3)适度超前(4)依据运输要求(5)尽量少占耕地(6)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3.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原因: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矿产资源北煤南磷,家产品的南稻北麦,都
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修路
成本高.
三.综合运输体系:
1.了解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述: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或者是叫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对单一的运输体系而言的,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1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合理的分配运输资源。
交通运输发展应根据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和需求引导做出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实现运输资源合理利用。
2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方式内部之间要协调发发展和有机结合。
协调发展主要是指不同运输方式在布局和能力方面的联系。
3发
展连续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运输。
运输一体化是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流,也是顺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的必然选择。
4交通运输向着智能化,技术化发展
的方向迈进。
2.掌握综合运输体现系的三大构成系统
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3个系统组成:
1:具有一定的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全部系统。
2:综合运输生产体系
3: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体系
四.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
1.交通运输工具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输送运输对象的器具。
其数量和质量,可决定运输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关系着运输运输业本身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运输生产效率。
交通运输工具的分类:公路运输工具、水路运输工具、航空运输工具、管道运输工具。
2.掌握铁路车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铁路客车旅客运送车辆、旅客服务车辆、特种用途车辆。
货车通用货车、敞车棚车、平车。
专用货车:罐车、保温车、煤车、矿山车、砂石车、矿石车、通风车、家畜车、水泥车、漏斗车、集装箱车、活鱼车、毒品车
特种货车:救援车、检衡车、发电车、除雪车
3.掌握公路运输客运车辆和货车车辆的类型:
客运车辆包括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的士、客运火车、地铁等
货车车辆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
3.掌握货船和客船的类型货船:干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载驳船、冷藏船、滚装船、非排水型船、电动船、自航船、杂货船、远洋船、沿海船。
客船:海洋客船、旅游船、滚装客货船、内河客船、远洋客轮、客滚船。
4.了解航空运输机的类型:战略运输机、军用运输机、普通运输机。
五.常用载运工具的特点:
1.了解载运工具的分类:
轨道载运工具:沿固定的轨道行驶,由电力、内燃机或蒸汽做动力的各种车辆
道路载运工具:利用汽油、柴油、电或其他能源做动力,通过轮胎在各种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如汽车(客车、货车等)、无轨电车、、摩托车等。
水上载运工具:利用螺旋桨、喷射水流在水中的推力而在水上行驶的载运工具,如各种螺旋桨船舶、水翼船、气垫船等。
航空载运工具:利用螺旋桨告诉喷射气流在空中的推力而在空中航行的载运工具;包括各种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直升飞机等。
其他载运工具:如各种液体或气体输送管道、索道缆车、行人自动步道。
皮带输送机等。
2.掌握轨道载运工具的特点:
费用低、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少、舒适、速度快、容量大、适应性强、使用性能好、能耗低、耐久性高。
3.了解汽车的基本性能:动力性、操纵稳定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平顺性、舒适性、操纵性、排放及噪声污染。
4.掌握运输船舶的主要性能
浮性:是指船在各种装载情况下,能浮于水中并保持一定的首,尾吃水和干舷的能力.船舶的浮性关系到装载能力和航行的安全
稳性:是指船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船能回复到平衡位置的能力.
抗沉性:是指船体水下部分如果发生破损,船舱淹水后仍能浮而不沉和不倾覆的能力.
快速性:是表征在静水中直线航行速度,与其所需主机功率之间关系的性能.
耐波性:指船舶在波浪中的摇荡程度,失速和甲板溅浸(上浪,溅水)程度等.
操纵性:指船舶能按照驾驶者的操纵保持或改变航速,航向或位置的性能.
经济性:指船舶投资效益的大小.他是促进新船型的开发研究,改善航运经营管理和造船工业的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5.了解飞机的特点和性能:
性能: 速度性能:最大飞行速度、最小飞行速度、巡航速度.
高度性能:最大爬升率、理论升限、实用升限.
飞行距离:航程、活动半径、续航时间.
特点:运行稳定、速度快、噪音小、商载大、冲突六.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1.了解交通运输安全的概念、重要性.:
概念:安全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概念;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与演变趋势;现代道路交通系统交通安全的状况的变化过程.
重要性: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2.了解交通运输驾驶员安全管理要求: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合法、文明驾驶;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从业资格证、内部驾驶证;严禁穿拖鞋,酒后驾车,吃东西,闲谈,行驶中严禁拨打接通移动电话和观看电视;严禁驾驶带病车辆,严禁超载,超速行驶,严禁在高速公路上上下旅客,严禁疲劳驾车.
3.了解运载工具安全行驶基本要求 :车牌号是否完好,安全检验标志、保险标志是否放置正确,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是否齐全有效、随车携带;车辆制动、灯光、转向等安全系统是否完好、卫星定位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车紧急切断装置是否安装完好,处于关闭状态.
七.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1.了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的畅通;
2.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1)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建立文明安全的道路交通秩序;2)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护行人、车辆以及财产安全;3)发展先进、安全可行的道路叫呕吐技术措施,提高交通安全水平;4)扩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启发人们坚持法纪、守法习惯.5)改进交通组织,增加交通设备,依法实行路权管理、公路管理体制
八.交通运输通讯方式
1.了解通讯方式的概念:通信过程中具有的形式及采取的技术、方法、制度、措施的总和
2.了解常见的交通运输通讯方式:通行书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等.
九.常见交通标志识读
1.了解交通标志的概念、用途:
概念: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英文字母组成,其作用在于使货物在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容易被有关人员识别,以防错发错运
用途:规范交通行为、导向、预示道路情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规范道路通行能力.
2.掌握常见交通标志含义:
十.多式联运的构成要素
1.掌握多式联运的概念和特点.:
由两种以上的交通工具互相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
特点:1.只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 2.使用一份多式联运单据 3.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 4.
国际间的货物联运 .5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负责 6.全程单一的费率
2.掌握多式联运的构成要素:
多式联运经营人、发货人、契约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收货人、多式联运合同、多式联运单据.(票据)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构成要件具体有那些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
2)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
3)必须以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连续进行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