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虽曰籓
臣,实无臣节。
——《旧唐书》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
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边镇兵
49万
中央军
9万
①原因: a.中央: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地方:节度使兵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王维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唐朝的民族交融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根据地图找出唐代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唐朝通过哪些措施治理周边民族?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恩威并施、方式多样、政策开明
一、隋朝兴亡
1.隋的建立与统一
我是你爹,
【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叫爸爸
【58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代周称帝
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隋北朝周
【589】文帝次子杨广(后来的隋炀帝)率军灭陈,结束南北长期
分裂的局面,统一天下
粑粑
一、隋朝兴亡
2.隋的兴盛
思考:请从经济、军事(联系选必1)角度,分析隋的盛世局面如何造就?
(1)经济: ①广设仓库(长安、洛阳、地方) ——作用: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②兴建“东都”洛阳城(隋炀帝)
③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思考:结合所学内容,指出隋朝大运河的性质,并概括其意义。
性质: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隋朝工程最为浩大
政治中心
意义: ①利:a.首次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课前提示P32】 巩固统一
名词解释: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
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 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藩镇的割据性
政治
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 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经济 拥有财权
军事 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3、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材料: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 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 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绘画里的盛唐印象
1.唐朝的繁荣 吸引力+辐射力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了
“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谓神来之笔,不是充满敌意的边远蛮夷而是
民族
治理措施
东突厥 战争:唐太宗灭东突厥, 被尊奉“天可汗”
西突厥 设置机构: 唐太宗灭西突厥,设安西 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回纥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 仁可汗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吐蕃
唐太宗与吐蕃和亲(7世纪) 唐穆宗与其会盟(9世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靺鞨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
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十国:是指主要定都于南方的吴越、南唐等政权。
五代十国开国君主即位前官职统计表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4、五代十国
(2)后周世宗改革:实力逐渐增 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
隋唐的盛世衰亡对当今大国治理有何启示?
【时空坐标】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开元盛世
三国 589年 魏晋 完成 开皇之治 南北朝 统一
贞观 之治
武周 政治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北宋
黄巢起义 建立
960年
581年 隋朝
建立 隋
618年 唐朝 建立
755年
唐
907年 朱温废唐
五代十国
根据时间轴,阅读教材内容,补充时间并梳理教材知识结构, 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感知。
隋唐小结
短暂隋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贞观之治:以隋为鉴存百姓,敢信天下致太平! 胡汉一家:夷狄华夏一家亲,胡风汉韵颇难分。 政治腐朽: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 安史之乱: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藩镇割据:方镇密布在边关,骄兵悍将欲不臣。 黄巢起义:南北苍生一何苦,天街踏尽公卿骨。 五代十国:兵强马壮为天子,大唐分流散云烟。
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的首领 大祚荣为渤海君王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材料: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 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 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历史的交叉口
公元3—6世纪,西方的罗马帝国与东方的秦汉帝国非常相 似,遭到了外族的入侵,大量的所谓的“蛮族”进入,最终东、 西罗马分裂,西欧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帝 国。中国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将近400年的战争、动荡、分裂以后, 又走向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建立了新的隋唐帝国。这400年里, 东西方历史出现了一个交叉口,也遗留了一系列的历史难题留 待后人的解答。
三加 次强 派与 人流 抵求 达的 流接 求触
,
一、隋朝兴亡
3.隋的灭亡
思考:结合【问题探究】,根据表格分析,隋朝盛极而亡的原因是什么?
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 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一、隋朝兴亡
3.隋的灭亡
【学思之窗】: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隋唐盛世的整体印象、具体印象,概括隋唐盛世的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民族交融等。
2.根据表格2和材料,谈谈盛世出现的推动性因素有哪些?
参考角度:社会上:经历长期战乱,统一安定是民心所向 政治上: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济上:注重农耕经济发展,南北经济交流 文化上:开创并完善科举制,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民族关系上:采取 “华夷一体” 的开明民族政策 开明智慧的皇帝:励精图治,善于纳谏,以史为鉴
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②弊:a.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b.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兴亡
2.隋的兴盛
思考: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的不同?
政治中心
元朝为了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缩短了航程(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
一、隋朝兴亡
2.隋的兴盛
思考:请从经济、军事角度,分析隋的盛世局面如何造就?
——《廿二史劄记》
①黄巢起义:
背景:a.唐后期,唐玄宗日渐昏庸,朝政腐败;
b.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爆发: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影响:沉重打击唐王朝的统治;
②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朱温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4、五代十国
(1)实质:是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②概况:755年,安禄山与部下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
③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a.破坏北方经济,大量北民南迁,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b.形成藩镇割据,中央集权被削弱;
c.皇帝利用宦官制衡武将,宦官势力膨胀;
d.边防空虚,边疆告急;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2、藩镇割据
盛世繁荣
隋文帝 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
开皇之治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
善用;虚怀纳谏。
贞观之治
在继承中开创——国家制度的重新建设、新统治集团血 政启开元
液的更新
治宏贞观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开元盛世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绘画里的盛唐印象
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 【618】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有功有过,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 功:早年平陈、完成统一
开凿的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沿岸发展 • 过: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超过社会承受极限,引发起义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预习检测】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统治君主
治世举措
(2)军事:
中央管理机构:
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
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边疆治理措施:
隋
①北方:
②岭南: ③流求: 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担任
④边疆:
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派大将韦洸进驻广州
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大国之外的使臣。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唐阎立本《职贡图》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杜甫朋友圈里的盛唐印象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王之涣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唐朝的繁荣
繁荣+自信+进取+开放
岑参
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丈夫一英雄。
隋 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朝 生产破坏、民不聊生 衰 人民起义、6 1 8 亡 亡
唐 朝 衰 亡
外重内轻、朝政腐败、边防空虚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9 0 7 亡
1、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强大、以民为本 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坚持以法治国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 4、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1.唐朝的繁荣
区域开发+经济交流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唐朝曲辕犁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敦煌壁画出现曲辕犁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绘画里的盛唐印象
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1.唐朝的繁荣 社会风气:尚武开放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 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 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 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标要求】 了解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的高 度繁荣。认识 隋唐时期区域 经济的开发、 民族交融等新 成就。
【学习目标】 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隋唐盛世的演变过程,多角 度对隋唐兴衰的原因作出历史解释。 2.认识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与经济、民族关系的 关联,辩证理解藩镇割据等重要概念的影响,培养学 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绘画等史料实证方式再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 度繁荣和民族交融,认识隋唐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延 续与发展,认识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培养学生的家 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