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北大附属长春实验学校物理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吉林省北大附属长春实验学校物理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7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A.7m B.16m C.105m D.120m
2、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30 m
B.在20 s末,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在30s时相遇
C.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的快
D.因甲、乙的运动图线都在t轴上方,说明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2 m/s2的加速度比-4 m/s2的加速度大
4、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保持相对静止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5、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
D.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石头虽然完好无损,但石头对鸡蛋有力的作用,同时鸡蛋对石头也有力的作用
B.只有能运动的物体才会施力,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套在粗糙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

现用水平力F 将小球B缓慢从实线位置放下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

假设杆对A的支持力为F N,杆对A的摩擦力为F f,绳中张力为F T,则此过程中( )
A.F增大
B.F f不变
C.F T减小
D.F N不变
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物体A,此时弹簧秤有读数(弹簧被拉伸),则A受到力的作用的个数可能是()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9、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刻同时经过一路标,它们的位移x (m)随时间(s)变化的规律:汽车为x=20t-t 2,自行车为x=8t ,则正确的说法是
A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汽车、自行车相遇前最大距离为36m
C .自行车追上汽车需用时12s
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100m
10、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a 、b 、c 叠放在一起,a 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m=1kg 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

水平向右的力F=10√3N 作用在b 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c 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
B .物体b 受到一个摩擦力,方向向左
C .桌面对物体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桌面对物体a 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二、实验题
11、(4分)通过“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x 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

已知一根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1的长弹簧A ,现把它截成长为023L 和013
L 的B 、C 两段,设B 段的劲度系数为k 2、C 段的劲度系数为k 3,关于k 1、k 2、k 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123k k k ==
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123k k k <<
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长劲度系数越大,所以,123k k k >>
(1)为了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

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架台外,还必需的器材有________(填下列器材名称前的代号)。

A .天平
B .质量已知(且质量相等)的钩码若干
C .打点计时器
D .刻度尺
(2)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图线。

根据图线可知: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2、(10分)(1)打点计时器和数字计时器是高中物理研究物体运动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打点计时器,图丙为连接光电门的数字计时器。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图甲是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②图丙中,若已知物体挡光宽度为d ,物体经过光电门用时t,则可以近似认为物体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 =__________。

(2)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次点,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②图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_______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位移分别是2.4m和3.6m,则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少?初速度为多少?
(2)前6s内平均速度为多少?
14、(14分)据媒体报道,从某大厦18楼窗口落下半块砖头,竟将停在楼下的一辆轿车车顶砸了个口,幸好车内无人,否则后果更加严重.假定此砖头可看做质点,它是从距车顶80m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
10m/s1.求:
(1)砖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和砸到车上时的速度大小.
(1)轿车附近有一监测探头能监测车顶上方35m的范围,则砖头在监测探头内留下的影像时间有多久?
15、(13分)汽车刹车进站,初速度为6m/s,刹车后汽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求:
(1)汽车经过1s 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经过15s 时的速度大小;
(3)汽车刹车后滑行的总距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B
【解题分析】
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在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或求出汽车的位移.
【题目详解】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所以汽车刹车在4s内的位移与7s内的位移相等;;故选B.
【题目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7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
2、A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乙开始运动时,甲在x=0处,乙在x=30m,所以两物体相距30m;故A正确;在0~5s时间内,甲保持静止,乙沿负向运动.在5s以后时间内,甲沿正向运动,乙沿负向运动,两者间距逐渐减小,t=20s两者相遇.20-30s 内,两者间距增大.故B错误;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大小越大,速度越大,则知乙的速度比甲的大,所以乙物体比甲物体运动的快,故C错误.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读图时,要注意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坐标,明确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
3、C
【解题分析】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就是增大的,B错;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正确;
D、加速度是矢量,有正负之分,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表示大小,D错误;
4、B
【解题分析】
根据h=1
2
gt2得,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
2220
2
10
h
t s s
g

===,则A下降了3s,A的速度为v=30m/s、故A错误.A
球下降的总时间为:t=2125
10

s=5s,此时B下降4s,B的下降高度为:h′=
1
2
×10×42m=80m,故B离地面的高度
为125-80=45m,故B正确.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两物体的距离逐渐增大,故C错误.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中,相隔一定时间释放一个小球,在小球落地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不恒定.
5、D
【解题分析】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缆车静止不动,故A错误;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相对于山靠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向山运动,故B错误;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故C错误;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故D正确。

所以D正确,ABC错误。

6、AC
【解题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两者之间都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静止的物体也能受到力,比如弹力和摩擦力等,故B错误.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任何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有力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草受到了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故D错误.故选AC.
7、CD
【解题分析】
先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小球下降的过程中F如何变化,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摩擦力f支持力的如何变化;【题目详解】
以B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水平力F和轻绳的拉力T,如图1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cos T mg F α=,F mgtan α=,α减小,则T F 和F 均减小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力图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F =,则f F 逐渐减小。

)N F M m g =+(,即N F 保持不变,故选项CD 正确,AB 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相结合,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出表达式分析。

8、BC
【解题分析】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果A 与桌面只接触没有挤压,则A 受到重力和弹簧秤的拉力,受力两个;如果A 与桌面有挤压,则A 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秤的拉力,受力三个,AD 错误,BC 正确。

故选BC 。

9、ABD
【解题分析】
对比公式可知汽车做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比公式可知自行车做8m/s 的匀速直线运动,A 正确;由于经过路标时汽车速度大于自行车速度,故自行车在后追赶汽车,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经过的时间为,故此时汽车的位移为,自行车的位移为,故两者间最大距离为
,B 正确;汽车经过时间停止运动,汽车静止时的位移为,自行车的位移为,此时还未追上汽车,还需运动20m ,即还需时间追上,故自行车总功需要10s+2.5s=12.5s 时间追上汽车,两者相遇时,距路标100m ,C 错误D 正确.
【题目点拨】
本题注意理解位移时间关系公式的各个量的含义,根据追及相遇问题求解追及距离时要注意判断追上前汽车是否已经停止.
10、BCD
【解题分析】
隔离对c 分析,根据平衡判断物体c 是否受到摩擦力;隔离对b 分析,根据平衡得出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对小球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出绳子的拉力大小,通过对a 、b 、c 整体分析,得出桌面对a 的摩擦力.
【题目详解】
因为c 保持静止,若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则合力不为零,所以c 不受静摩擦力作用,A 错误;bc 之间没有静摩擦力作用,而b 受到向右的拉力F 作用,要使合力为零,则必受到a 给的向左的静摩擦力,B 正确;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知,解得拉力,对a 、b 、c 整体分析,桌面对a 的摩擦力
,方向向左,CD 正确.
【题目点拨】
考查静摩擦力的判断、整体与隔离法.静摩擦力的判断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③运动状态法;整体与隔离法:先整体后隔离,这样解题更易理解,快捷.
二、实验题
11、BD 乙
【解题分析】
(1)[1]需要测量劲度系数,根据mg kx =可知需要质量已知(且质量相等)钩码,还需要刻度尺测量伸长量; A .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
B .与分析相符,故B 正确;
C .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 .与分析相符,故D 正确;
故选BD ;
(2)[2]从图象可以看出,当它们的伸长量相同时,A 、B 、C 弹力关系为:
A B C F F F <<
结合胡克定律F kx =可得A 、B 、C 劲度系数关系为:
A B C k k k <<
由此可得同一根弹簧上截下的几段,越短的段,劲度系数越大(或越长的段,劲度系数越小),所以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2、 (1)①电磁; 交流4-6V ; ②d t ; (2)① DCBA ; ②0.1s ; ③452s s T + ④6543212
9s s s s s s T ++---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①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4-6V 的电压.②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则有d v t =
.(2)①安排实验步骤要本着先安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的思路进行,一般每完成一次实验,都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不能颠三倒四的,在实验过程中应先固定打点计时器,
再放置小车,然后打开电源,最后释放小车,所以正确的顺序是DCBA .②因为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故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50.020.1T s s =⨯=.③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则有4552s s v T +=.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x aT ∆=,则有65432129s s s s s s a T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具体应用,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细节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5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x aT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4m/s 2 1.4m/s (2)2.6m/s
【解题分析】
(1) 根据
x 6−x 3=3at 2,t =1s
解得:
22632 3.6 2.4m/s 0.4m/s 331
x x a t --===⨯ 第3s 内的位移为2.4m ,有:
22033022112.422
v t at v t at =+-- 代入时间得:
v 0=1.4m/s
(2) 前6s 内的位移为:
2066111.460.436m 15.6m 22
x v t at =+=⨯+⨯⨯= 则前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5.6m /s 2.6m /s 6
x v t === 14、 (1)4s ,40m/s ;(1)1s
【解题分析】
(1)根据212h gt =得:4t s === 砖头砸到车上时的速度v =gt =40m /s ;
(1)石块下落的监控范围外的高度为h 1=80−35m =45m
下落的时间13t s === 在监测探头内留下的影像时间:11t t t s '=-=
15、(1)5.5m/s (2)0 (3)36m
【解题分析】
(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
10-6-0.51 5.5m/s v v at ==⨯=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006s=12s 0.5
v t a == 汽车刹车经过12s 后停下来,因此15s 时的速度大小为零。

(3)汽车刹车后滑行的总距离:
22
06m=36m 220.5
v x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