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_各论_疾病:病毒性肝炎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Ⅳ型为HCJ7。我国大多丙型肝炎病人血清 的HCV基因属Ⅱ型。例如上海地区对33例 慢性丙型肝炎血清HCV RNA基因分型,其 中Ⅱ型占22例(66.6%)。对HCV基因序列 分析为制备早期诊断HCV的试剂提供了理 论根据。在E1和E2/NS1区内有突变区,这 些区在病毒外膜蛋白上是重要的抗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在某些国家已获得成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42nm有
外壳(HBsAg)和核心(HBcAg)组成的 DNA病毒,HBV的核心由DNA、DNA多聚酶、 HBcAg和HBeAg组成。病毒颗粒的表面成分 均以球状(直径约为22nm)和管状(直径 约22nm,长约230nm)形态存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胞、人肝癌细胞、人胚二培体或纤维细胞、 羊膜细胞等多种细胞中生长繁殖。细胞培 养的HAV一般无细胞致病作用,但在人肝 癌细胞中培养所得的HAV,可能有致癌基 因作用,不能作为甲肝抗原疫苗的制备。 HAV经体外传代培养后,其核苷酸序列可 能有少量变异,但各株间衣壳蛋白(VP) 氨基酸的一致性仍达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阳性。 丁型肝炎病毒(HDV)为一种缺陷性
RNA病毒,直径为35~37nm,具有HBsAg的 外壳,分子量为68000。HDV能导致病情加 重和感染的慢性化,并可能与原发性肝癌 (HCC)的发生有关。近期利用血清斑点 杂交和原位杂交等技术,除观察到HDVRNA的消长和HDAg、抗H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报道HDV感染对HBV复制与表达有抑制作用 似相符。
HDV的复制尚不明了,有人推测HDV的 复制可能与植物病理相似,可以通过双旋 转周期模式(rolling circle)复制其 RNA。
在HBV感染的黑猩猩动物实验中,接 种HDV后3周,其肝内发现HDAg,第4周后 血清中出现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码主要蛋白,即HBsAg,pre-S1召与preS2及Gene-S三者一起编码大蛋白(含表面 抗原及前S1前S2蛋白),pre-S1单独则可 编码前S1蛋白,pre-S2单独可编码前S2蛋 白,并可与Gene-S一起编码中蛋白(含表 面抗原及前S2蛋白)。
表面抗原、中蛋白及大蛋白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HDAg,第9周血清中抗HD呈阳性。多次接 种HDA可见发病潜伏期进行性缩短,病情 严重,易形成慢性肝炎,肝脏病变亦进行 性发展,感染HDV的黑猩猩可在数月至数 年内死亡。此外,文献报道用免疫组化法 在土拨鼠实验性感染HDV后,肝细胞核及 细胞质内可找到HDAg,肝细胞亦出现典型 的肝炎病变。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病毒性肝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病毒性 肝炎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微小核 糖核酸(RNA)病毒,其形态为无囊膜的 20面体呈立体对称的球形颗粒,直径25~ 29nm,内含单股正链RNA基因组,沉降系 数33~35S,分子量2.25×106~2.8×106, 病毒基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BV-DNA(脱氧核糖核酸酶)。血清中测出 游离型HBV-DNA表明传染性强的标志,慢 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肝细胞内若在HBV-DNA 整合,是诱导肝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HBV基因的P区,即DNA多聚酶编码区, 该区全长2496bp,编码含832个氨基酸的 多肽,此酶为HBV-DNA生物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简介:
前者称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 后者称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 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 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 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 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前基因组RNA的复制周期。如在鸭HBV感染 时,CCC DNA为先于病毒正链、负链而首 先出现的病毒DNA,这些结果证实CCC DNA 可作为模板合成前基因组的RNA和mRNA。
图1 HBV基因组结构(黑方块标记为 各基因起始点)
受染肝细胞质内HBV复制成熟过程主 要依靠成熟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合成所必需,HBV复制时,DNA多聚酶在血 清中活力升高,表示有传染性,但该酶特 异性不强,在其它DNA核酸类型的病毒复 制时,DNA多聚酶活力亦可升高。
HBV的X基因,全长462bp,编码含154 个氨基酸多肽,称为乙型肝炎X抗原,血 清HBxAg阳性亦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的 标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较保守,外壳编码区较易发生变异。国外 学者根据HCV基因株作了核苷酸的序列分 析,Weiner等从丙型肝炎病人中分出6株 HCV的基因组,其中至少有4个是世界上公 认的主要的基因型。Ⅰ型为美国、欧洲的 主要类型,即HCJⅠ型,Ⅱ型为HCJ、BK、 HcJ4,是日本的主要类型,Ⅲ型为HCJ6,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其重要意义。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肠道传播肝
炎的新病原,过去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 乙型肝炎病毒(ET-NAN-BV)。在病人粪 便中可发现病毒颗粒,其直径29~38nm, 为圆形颗粒,表面有圆形突起和缺口,无 外壳,属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沉降系 数为183S,浮密度为1.29g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简介:
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 以往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经 血行感染者称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PT-NANBH),通过粪-口感染的称为肠 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 近年来经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证实上述 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引起病毒性肝炎者 有二种类型,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因组已被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仅有一个 血清型和一个抗原体系统。HAV在体外抵 抗力较强,能耐受50℃60分钟及pH3的酸 性环境,但在100℃5分钟、氯1mg/L30分 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甲醛 1∶400037℃72小时均可灭活。HAV在体外 培养已获得成功,可在原代狨猴肝细胞、 猴胚肾细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共同组成该病毒外壳。血清前S1及前S2蛋 白出现较早,是传染性的标志。核心蛋白 编码区(含Gene C、pre-C),Gene C与 pre C共同编码312个氨基酸的多肽P25, 后者在切去前C蛋白等后,即形成e抗原 (P15-18)。若pre-C发生变异,则不能 编码P25,血中e抗原转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cm2。其核酸靶序列对R Nase敏感而对D Nase稳定,病毒抗体复合物在4℃很易变 性,对pH改变不敏感。
HEV基因组的核苷酸链长度约为7500 个碱基,3’末端具有Poly A结构,含有 150~200个腺苷;5‘末端含有27个碱基 的非编码区,其中含有开读框架(ORF) 三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原位点。该区域的变异性在诊断筛选、免 疫预防、HCV的持续感染等方面有参考意 义。
HCV在体外培养已获得成功,经正常 黑猩猩接种HCV后15天,在其血清中即能 检出HCV-RNA,持续阳性时间达3周左右。 在HCV接种后2天,肝内亦可检测到HCV RNA,抗HCV在接种后3~8个月呈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gG产生后,约有60%的患者血中仍有低水 平的HDV RNA,提示病毒仍在复制;但亦 发现HD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无明显肝 组织的损害。1989年罗世垣等报道,在70 例HBV复制标志阳性组中,肝内HDAg均阴 性,而HBV复制标志阴性的37例肝内HDAg 阳性者计2例(5.4%),与文献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D-IgM的消长规律一致并与肝细胞损害平 行外,还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过去认为抗 -HD产生后不再能检出HDAg,表示病毒复 制静止;合并HDV感染后将抑制嗜肝DNA病 毒的复制与表达,但可使乙型肝炎病情加 重,或导致暴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及肝硬化等。通过分子杂交观察表明,在 抗-HD-I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98%~100%。 由于HAV只有单一的抗原特异性,病
毒交叉中和试验未发现HAV株间有差异, 故早期与甲肝病人接触者,使用免疫球蛋 白能预防HAV感染有其理论基础。此外, 根据HAV仅有单一的中和位点,则可采用 中和位点相应的合成肽或重组DNA媒介体 生产病毒抗原,制备甲肝基因工程疫苗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血清中HDAg在HDV接种后1~5周出现。以 上结果证明,HDV的感染易发展为慢性肝 炎,与人体HBV慢性感染者合并HDV感染易 变成慢性化的临床和肝脏病理经过是相符 合。
HDV感染在HBV携带人群中的传播可造 成病情的进展,加重及恶化等严重后果。 因此,防治HDV的感染在肝炎防治中有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个(即ORF1、ORF2、ORF3),开读框架的 功能主要编码非结构蛋白、中和RNA的负 电荷及识别HEV感染人及动物时的多肽免 疫反应。但目前对HEV的免疫学反应知之 甚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上阐述五种(甲、乙、丙、丁、戊 型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性, 但引起本病的其它型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志,它可激活肝细胞基因组内的原癌基因 (oncogene),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一 定关系。
HBV的复制与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分子的形成、HBV-DNA负股形成和正 股合成均有密切关系(图1)。在动物实 验中,证实克隆时CCC DNA在不含有其它 病毒的情况下,可合成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在,是主要的外壳蛋白成分,称之为乙型 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见图1。乙 型肝炎基因组外侧为负股,含约3200个核 苷酸,该股上有4个开放编码区,即外壳 蛋白编码区,核心蛋白编码区、聚合酶编 码区。X蛋白编码区外壳蛋白编码区含 Gene S,pre-S1,pre-S2,egne-S编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病毒性肝炎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别名: 肝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科室: 中医科 传染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简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 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 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 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 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 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病毒性肝炎分甲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阴,故e抗原阴转,不一定表示复制中止。 Gene C 可编码一段未经处理的核心多肽, 然后装配成HBcAg颗粒。HBV复制时HBcAg 表达于肝细胞内,血清中检测不到游离的 HBcAg。但其特异性抗体即抗HBc-IgM可阳 性,间接表示HBV复制。
HBV复制时,肝细胞和血清中可出现H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为30~80nm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在肝细 胞内能复制,经1∶1000福尔马林37℃小 时处理,加热100℃分钟或60℃小时,其 传染性消失。至今HCV基因结构已明确, 根据分离的大量HCV基因株确定其全部分 子为9416碱基对,核衣壳和包膜蛋白由基 因组的5‘末端编码组成,HCV的核心区
内科学疾病部分:病毒性肝炎>>>
病因:
毒颗的分泌和CCC DNA在受染肝细胞中的 自我放大,这样才能使受染肝细胞中HBV 长期稳定的存在。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通过血行传 播,1989年美国Choo等从感染的黑猩猩血 液标本中,在100万个克隆中,仅找到了 一个阳性克隆,当时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一个有外壳,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