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2024.0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鲁教版必修1。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巢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现象明显。
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夜间和白天风向明显不一样。
读下图完成1~2题。
1.形成巢湖湖泊与湖岸之间的近地面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湖泊与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湖泊与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湖泊与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湖泊与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2.在巢湖周边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背景下,巢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
点是()
A.湖风、陆风都变强 B.湖风变强、陆风变弱
C.湖风、陆风都变弱 D.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2022年,昆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
该市某学校为响应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新的雨水排水方式。
读下图完成3~5题。
3.新的雨水排水方式中导渗管出水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地下径流
C. 水汽输送
D. 下渗
4.该校采用新的雨水排水方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 水汽输送量减少
B. 雨水下渗量减少
C. 地表径流量减少
D. 蒸发(腾)量增加
5.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 美化城市环境
B. 增加城市降水
C. 节约城市用水
D. 提高防涝能力
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布袋镇附近,总面积达4000多公顷,素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所产之盐成本较低、色泽纯白,堪称上品。
下图为台湾海峡附近海域冬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对台湾海峡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盐度较高,南北盐度差异较大
B. 夏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较小
C. 冬季盐度较高,南北盐度差异小
D. 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大
7.布袋盐场产盐量较大的月份是()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2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8.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甲、乙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 ①地形成大型渔场
B. ②地大气对流增强
C. ③地海水盐度下降
D. ④地大气湿度下降
白桦是拓荒的先锋树种,可在采伐后的荒山或火烧迹地(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上生长组成极纯群落,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
下图为东北地区冬季白桦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东北白桦林的植被群落特点为()
A. 群落结构复杂群落季相变化小
B. 群落结构复杂群落季相变化大
C. 群落结构简单群落季相变化小
D. 群落结构简单群落季相变化大
11.作为先锋树种,白桦树的习性()
A. 喜阴、生长慢
B. 喜阴、生长快
C. 喜光、生长快
D. 喜光、生长慢
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是福建第一大岛,最高点君山海拔438.7米。
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
移动。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岛屿的宏观地形为()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山峰
13.岛屿中的巨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A.甲河流的冲积扇沉积物 B.海滩
C.岩石就地风化 D.人为堆积
杭州市统计局于2024年3月11日对外公布:2023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相比增加14.6万人,2023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全市城镇化率为84.2%,城镇人口为1054.4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5.4万人,农村人口为197.8万人,较上年末减少0.8万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据此完成14~16题。
14.2023年杭州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较高
B. 大量接纳国际移民,就业机会多
C. 人口老龄化降低,死亡率降低
D. 医疗教育水平较高,环境优美
15.为吸引并留住人口,杭州市应()
①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人口均匀分布
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
③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④提升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关于人口向杭州中心城镇集聚明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剧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
B. 扩大地区之间发展差距
C. 降低中心城区城镇化率
D. 降低迁出区环境承载力
“春运”是我国春节前后发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
“反向春运”是近些年兴起的新趋势,指父母到子女的工作地过春节。
2024年春运期间,60岁以上人群出行量增加近30%,主要来自河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据此完成17~19题。
17.“春运”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交通条件落后
B. 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传统观念影响
D. 自然环境差异大
18.与“春运”相比,“反向春运”可以()
A. 缩短通行时间
B. 增加旅客数量
C. 减轻交通压力
D. 降低出行成本
19.“反向春运”会促进人口流入地()
A. 人口容量增大
B. 消费市场繁荣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年龄结构优化
下图示意加拿大某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
读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甲用地类型是()
A. 商业用地
B. 工业用地
C. 行政用地
D. 绿色用地
21.甲用地在该市南部延伸得益于()
A. 地价降低
B. 城市扩张
C. 交通发展
D. 人口增长
22.与①地相比,②地()
A.配套设施短缺
B.环境质量好
C.产业活动集中
D.人口密度大
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下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
据此完成23~25题。
23.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A. 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
B. 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 海拔最高处为哈萨克语地名
D. 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
24.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 山间高平原地区
B. 盆地中央
C. 冲洪积平原地区
D. 中低山区
25.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 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B. 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C. 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D. 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
甲国是某发展中国家,目前存在着大城市膨胀、小城镇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
下图示意1950~2010年甲国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26~28题。
26.与发达国家相比,甲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A. 城镇化水平较均衡
B. 速度逐渐变慢
C. 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D. 起步相对较晚
27.目前甲国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用工困难
B. 老龄化严重
C. 交通拥堵
D. 人口大量外迁
28.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甲国应该()
①在大城市周边建卫星城②合理发展中小城镇
③扩大大城市规模④建设智慧城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北海道地处温带,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并在冬季上市。
下图示意北海道岛地形及火山分布。
据此完成29~30题。
29.该企业新型温室大棚种植芒果得益于()
A. 全球变暖
B. 夏季高温
C. 地热资源
D. 暖流增温
30.该地芒果冬季上市有利于()
A. 减少虫害
B. 方便运输
C. 方便采摘
D. 增加收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北非国家摩洛哥小城瓦尔扎扎特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海拔1151米,年平均降水量102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沙丘广布,以旱作农业为主,境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为当地农业辅以膜下滴灌技术,下图为瓦尔扎扎特某地地表沙丘示意图和地理位置图。
(1)该市昼夜温差较大,请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简述其成因。
(4分)
(2)从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的角度,分析瓦尔扎扎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
(3)说出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描述其景观特点。
(6分)
(4)说明在瓦尔扎扎特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的原因。
(8分)
32.下图示意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1)描述该城镇2000~2021年空间形态的变化。
(6分)
(2)指出影响该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4分)
(3)说明以上自然因素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6分)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31.(1)该市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气温高(2分);夜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气温低(2分)。
(2)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2分);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多晴天,无云或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
(3)风力堆积(1分);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2分);迎风坡缓,背风坡陡(2分);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2分)。
(回答“风力堆积”得1分,特点任回答2点得4分)
(4)当地气候干旱,需要稳定灌溉提高产量(2分);光能丰富,利于光伏发电(2分);水资源短缺,滴灌技术节省灌溉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覆膜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为土壤保墒(2分)。
32.(1)城镇沿河发展;主体向南(下游)延伸;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6分)
(2)河流和地形。
(4分)
(3)河流供给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水运条件;河谷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