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6.4变阻器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动变阻器
(一)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递进问题:
(屏幕)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
的?①观察灯的亮度变化
②思考:什么原因引起了灯的
亮度变化?
新课引入
(二)滑动变阻器原理的学习:1、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
变化引起的。

2、方案确定,方便、实用的方法是:改变导体的长度,教师以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就是采用改变导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图一装置固然可以变阻但阻值变化范围太小,没有实用价值,应如何增大它的阻值变化范围?引导学生想出:需要增大电阻线的长度。

顺着这一思路,教师加以演示,结果出现电阻线太长,操作将很不方便的矛盾。

从而,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把电阻线绕在瓷筒或胶木筒上来解决这一矛盾。

再指出:如果不小心让瓷筒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再次引导
这样就设计出滑动变阻器。

提出问题:如何改变导体的电
阻?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踊跃
发言,各抒已见,通过分析,指出
利用改变温度来改变电阻不实用,
而从其余三方面改变导体电阻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
如图所示(1),在A、B间分别接
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
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
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
图1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
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
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
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
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2
所示,在A、B间(有鄂鱼夹)夹入
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
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
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
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并加以比较。

学生想出,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

但随之又出现滑片不能与线圈接通
的新矛盾。

学生想出,必须把线圈
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漆刮掉(以上
设计过程,用电脑完成)。

总结使
用:
①串联在电路中,能使变阻器电阻
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
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
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
很小。

③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片位于
阻值最大处,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
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灯越
亮。

调节滑片由离下端接线柱最远
处到最进处,灯由暗到亮。

循序渐进,突破
难点(约12分钟):
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
的决定电阻大小的因
素(长度、材料、横截
面积、温度)
(三)滑动变阻器学习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探究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
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
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
制灯灯泡的亮度。

同时,教师巡视,
学习怎样正确使
用滑动变阻器
图1
图2
实验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屏幕)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
(四)、电阻箱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
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
数三次.
因为教材对电阻箱
这部分知识的要求不
高,它也不是本节课
的教学重点,因此掌
握以下知识即可.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2、滑动变阻器使用:
(1) 联在电路中,正确接法采用接法.
错误接法:同时连接接线柱时,接入阻值,相当于定值电阻;
同时连接接线柱时,接入阻值,相当于导线;
(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位置.
(3) 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和。

3、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4、如右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
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和接在电路的M、N两端.
5、如图所示,有灯泡L1、L2,开关S,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要求:L1、L2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L1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L2的电流。

请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八、板书设计
第2节、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结构与符号: 电路符号:
4.使用:
(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要采用“一上一下”接法.
(2)、 使用前了解变阻器铭牌上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明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部分,滑片移动时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4)、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5.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控制灯的亮暗。

6.应用:电位器、油量表中的应用
(二)、电阻箱
1.能读出接入电路中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九.教学反思
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本节课成功关键是:
1)、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怎样方便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探索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突破:
1、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自己感悟总结出知识和规律,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愉悦!
2、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和探究,模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3、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器元件,但比较抽象,第一次接触可能有些陌生,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将一根铅笔芯、小灯泡、电源、开关串联起来,通过实验感受变阻器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为学生轻松的认识变阻器的原理做好铺垫。

4、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原因,因此,对学生的座位重新做了编排,把物理成绩好的跟差的分在同一小组,把动手能力强的跟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

5、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淆。

因此我先让学生分析出有六种不同的接法,而不告诉学生“一上一下”的正确接法,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去感知这样接会怎样,那样接会怎样,从而真正掌握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分析,亲自实验掌握的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更深刻,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不足之处:
1、因为内容较多时间不足的问题练习不足,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2、对于学习过程中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充分给予积极的引导。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