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基本形体的切挖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六年级学科:美术
授课人班级六年级时间课题形体切挖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切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
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
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法
学法
多媒体、草图演示、橡皮泥简单的切挖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草图演示、
达标
措施
绘制草图、橡皮泥简单的切挖
板书
设计
形体切挖
教学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
组、个人)
个人创新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形体切挖》。

三、探求新知
(一)谈话复习基本形与基本体:
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
一些基本形。

谁来回答?
结论: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基本形。

那如何将形变成体呢?
结论:增加形的厚度,就可以将形变成体了。

(二)联系实际,观察回答。

过渡:出示立方体,提问学生立方体的特点。

结论: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棱相等。

其实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

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1、图片展示电视柜、整体厨房、电视机、肥皂盒
等生活用品
从图片上展示的物体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基本形体的身影?
学生回答:长方体、立方体
2、接下来请大家再往下看
展示“凯旋门”。

①问:这座建筑物你们认识吗?
②引导学生分析凯旋门和立方体的区别。

结论:是在立方体上切挖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半圆柱。

3、理解“切”和“挖”。

①问:什么是“切”,什么又是“挖”呢?
②介绍“切”、“挖”
切:是从一个物体上截取一部分。

挖:是从一个物体中间掏出一个部分。

这节课我们就是在基本形体上,通过切和挖变成一个全新的形体,来感受空间的变化和造型的魅力。

四、体验切挖: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
用纸张和
本子启发
引导学生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
介绍凯旋

教师课件
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
示凳子
(一)教师演示草图切挖。

1、问:你们谁能说说,这个凳子是由哪个基本形体切挖出来的吗?
2、演示草图切挖。

把切挖掉的部分大概表识出来,将成型的凳子的线条画的醒目一些。

3、谈话:除了这种草图的形式来体验切挖,还有哪些形式呢?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可以在橡皮泥、萝卜、苹果、土豆纸张等物体上进行切挖。

4、布置作业:选择自己想用的方式,进行切挖体验。

①强调: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

②学生体验切挖。

五、作品展示:
请你们来说一说,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材料,是怎样进行切挖的,那么对于你切挖出来的东西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谁来试试给我们讲一讲?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建筑物、汽车,小到杯子、牙刷,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

相信切挖在日后的练习中一定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灵感。

六、课后拓展
欣赏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图片,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媒材的想像。

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注意透视关系
左手不要放到小刀运动的方向。

注意不要随意走动,防止推到别人。

稳当起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