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1
唐诗中有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可见乡音是连时间岁月都无法抹去的记忆,是没有独特的文字却依旧听起来极其亲切的语言密码,或温软、或豪放、或轻柔。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下游北岸,坐落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望江县。
望江是古雷池所在地,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
那里是我老爸的故乡,是我印象极其深刻的地方,那里的安徽人、安徽事,特别是安徽望江人特有的乡音,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时常有一种不真实的历史穿越感。
“佳禾,回来啦!”又见到了奶奶。
奶奶穿着粗布衣服,系着蓝色的围裙,头上还裹着一块老年人的头巾,整个人风尘仆仆的,仿佛赶路回来的是她,不是我们。
她用围裙将手认真地擦了又擦,高兴地握着我的手,用地道的家乡话说:“我家娃真是长高了好多啊!”。
到了大伯家,刚到门口就听见高昂浓烈的乡音,姑姑、叔叔、哥哥、姐姐等等一大圈人,她们正你一句我一句用望江话聊天呢。
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听到的是普通话,对家乡话的理解总是有些吃力,不过,尽管有些话语不清楚其中的准确含义,于我还是觉得很亲切、很温暖,这是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响应,有如五彩云霞,飘荡在我的心田。
夜晚,上灯了,一点点白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屋里很热闹,厨房里飘出的热气,掺着辣子和花椒的气息,挑逗人的味蕾。
这时,在一阵烟气中隐隐地传来几句大嗓门的家乡话:“这个多加点辣椒,那个少搁点盐,汤好了,饭熟了,可以盛了吧!”,那光景,烟火伴着乡音,牵挂在每个家人的心间。
星星慢慢爬上了深蓝的天空,只有老家才能看见这天鹅绒一般的
星空。
散席后,还能在黑夜中传来几句家乡话:“我走了!”,“小心点,今天下雨了,天又黑,看好路……”。
这会儿的乡音,似乎被夜色稀释了一般,平添了几分平静和柔和。
原野静悄悄,月光田埂照,树叶不再沙沙响,那夜色中的乡音,伴着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望江与江西、湖北交界,与江苏、浙江近在咫尺。
那里的乡音既有赣鄂方言的高昂响亮,还有江浙吴侬软语的细腻悦耳。
它热情豪放,又宁静质朴,就像我的家乡亲人们一样,常驻在我的心田,那乡音、那声音,也常在我心田。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2
每当夜晚眺望夜空之时,常常会听到淅沥的雨声,如同耳边传来的细语,如同从久远的过去传来的微风。
从那声音中,我听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那种追求,是对家人团圆的追求。
还记得古老的过去,有一位名叫嫦娥的女子。
为了保全名节,她毅然吞下长生不老药,飘然成仙。
现在,每个无眠的夜里,每次侧耳细听,都会听到低声的絮语。
这些须臾仿佛是在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罪恶的控诉,可我听到的,却是对辛酸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没有人权的女子,只能被当作玩物,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我仿佛感受到了她那刻骨铭心的痛苦,听到了她在一个个无人的夜里,悲泣着自己的命运,感叹着现实的残酷。
那种追求,是对梦想与渴望的追求。
又回到古老的唐朝,仿佛看到了从小立志做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的张衡。
每天晚上,他那数星星的童稚的语音仿佛在耳畔回响。
在每个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都可以听得到张衡那历经了千年磨洗依旧清晰的话语。
这些话,诉说的是小时候曾许下的雄心壮志,诉说的是他对天文事业的种种热爱与珍惜,诉说的是他对自己成功道路的感慨。
在一千年后的晚上,侧耳聆听,我依然可以感受得到他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强与他对未来的美好的遐想。
那种追求,是对责任与振兴的追求。
又想起了那个萧瑟的夜晚。
煤山脚下,他亲手砍下了自己女儿的胳膊,系上绳子,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空有恢复国家,振兴大明王朝的星愿,只恨生
不逢时,寥落一声。
阴雨连绵的晚上,拉上窗帘,躺在床上,总能听到崇祯那不甘的怒吼与即位时的雄心壮志。
临死前,他曾哭到:诸臣误我!是啊,他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整治大臣身上,忽略了真正的危机。
可是,他难逃没有错吗?滥用奸臣,抛弃贤良,滥杀无辜。
一切后果,皆是因为自己才造成的。
每个阴暗的夜里,听着崇祯的哭嚎,心中总有些莫名的感触。
每个无眠的深夜,听着那些穿越了千年的追求,总感到有种深深地感慨,对曾经执着追求理想的人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卑微与伟大的感慨。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3
昔日如烟,随风飘逝,欢笑忧愁,皆褪了色,黯淡地洒落在角落。
唯有那声音,牢牢扎根于我的心田,真真难以割舍。
儿时的我,随父母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当时生活还有些拮据,空调并不盛行。
为减轻夏日的炎热感,父母请人在天花板上装了个吊式风扇。
待我降临时,那个风扇已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年。
可能有些年老体衰,风扇在转动时带了些“吱吱吱”的喘气声。
幼时的.我很怕热,每逢夏季,我都会热得哇哇大哭,折腾出一身汗。
而每当这时,妈妈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心疼地搂着我,给我讲故事,来转移我的注意力。
听故事的时光可真美好啊。
小小的我躺在妈妈暖暖的怀抱里,妈妈轻柔的嗓音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梦幻精彩的童话。
每当这时,风扇“吱吱吱”的声音都会跑来凑凑热闹。
于是,妈妈的嗓音,风扇的“吱吱”声掺在一起,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逐渐困倦的眼皮上,我的梦乡中。
稍大些,我背上了小书包。
日复一日,我养成了放学后写作业的习惯。
温和的灯光下,我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沙沙沙”地书写着。
风扇仍旧在转动,安静的环境在“吱吱”声的点缀下,愈加显得静谧,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感觉。
听着熟悉的风扇声,我不由得更加心安,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途中,总免不了磕磕绊绊。
五年级那年,我迷失在了满大街流行的小说里。
我陶醉于其中跌宕的情节,赞叹主角的智慧和美貌,投入了大量精力。
我开始无心学习,忽略了
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
故而在后来的期中考试中,我考的很烂,一科科分数低到触目惊心。
我心惊胆战地看着满卷的红叉,恐惧、害怕、悔恨吞噬了我的理智,我崩溃地哭了。
正当我哭到喘不过来气时,我听到不急不缓的“吱吱”声又轻轻奏起。
抬头,老风扇仍在稳稳地匀速转动,处变不惊。
那“吱吱”声一遍遍地拂去了我内心的消极。
我静下了心,像风扇一样,踏踏实实地追赶了起来。
后来,父母找了另一份工作,我们就搬到了城里。
那风扇被遗弃在了老屋里,我也失去了陪伴我数十年的”吱吱“声。
但是,那声音,常在我的心田,诉说着往昔时光,鼓励着我大步向前冲。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4
雨滴落进池塘发出一声声脆响,谱成曲雨戏荷叶之歌;纤细的秒针一圈圈旋转,转出了唯美的光之韵律;笛音婉转悠扬,传入云霄,拂动着游子的心弦。
只是,再美的声音都比不过心底那铿锵的鼓舞:“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还记得那个夏天,我们曾在一起拼搏,一起幻想我们渺茫的未来,那时的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友人,我在的地方必须有你的身影。
偌大的教室,灼热的阳光,悠然的花香,时间在此定格,连我们也一同被嵌进了那唯美的画面。
笔尖飞快地在纸上游走,写下一段深情的文字,笔的款款深情挡不住流走的时光,留不住失去的年华,唯有你在我孤独、沮丧的时候,轻轻在我耳畔低语:“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那次,我被试卷的熏香迷了头脑,屋子里弥漫着灼热的空气,一个个昏昏欲睡的眼睛里倒映出了对试卷的彷徨,我们相隔两岸,相视一笑,仿佛扫清了所有的烦恼,可最后事与愿违,布满在试卷上的嫣红的字迹往往能直击我们的心底,我趴在桌子上小声啜泣,你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轻轻耳语:“加油,我与你同在。
”我有些嗔怪的说:“难不成你还要与我同分,同卷啊”你神秘的笑了笑,用手比了一个数字,我终于破涕而笑,原来这真是与我同在啊。
阳光微醺,樱花的香气在空旷寂寥的操场上弥漫,连同明媚的光线一起微微摇曳,我们肩并肩在操场上奔跑着,胳膊跟着节奏悠然摆
动在空中划出两道优美的孤线,那时的你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顶着灼热的太阳你依旧在我耳畔低语:“加油吧我与你同在!”此后,我除了那句铿锵的鼓舞,记住了你与我并肩作战的执着,还记住了那个午后浓稠得化不开的光线和馨香。
后来,樱花凋零,余香褪尽,一场考试,散了一个夏天。
而那铿锵的鼓舞,坚定的声音,随时光旋转,却驻进了我的心底——“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时光微微凉,在那个丰盈的季节,记忆被定格。
时光,停下,又走了,交叠的故事依然一串一串,旧事发着光,闭上眼睛那声音就在我心底回荡:“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金色的阳光,空旷的街道,空气残留的樱花的余香承载着我的欢喜,我的憧憬。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今天的你还好吗?你是否知道,你那低低的耳语,如洪钟大吕,常在我心田彻响,鼓舞着我向前:“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那声音常在心田初一作文5
“吱吱……”夏日未至,蝉声不停。
书桌前的我,心不在焉。
烦!我抛下课本,径直走出门外,想寻觅噪声的根源。
阳光微凉,花香袭人,风声疏狂,一切正好。
唯是这聒噪的蝉鸣搅和了这份宁静,像是几个格格不入的音符,毁了这美妙的乐曲,毁了这夏日的兴致。
“吱吱……”蝉声不断。
倒也无妨,我便惬意地躺在草地上。
草色清香,沁人心脾,倒也是番享受。
我酿着情绪,垂下双手,沉在梦中。
梦中也是夏日,在河畔旁。
泉水澄澈清凉,石上流淌。
四五个孩童成群结队,手中高举竹竿,竿上绕几圈铁丝,铺上网,便快活地四处乱跑,捉小昆虫。
“吱吱……”蝉声依然在响,却不再是那般烦人的聒噪,反倒成了天籁。
声音肆意扩散,跟着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
风丝丝亲吻额前,划过脸颊。
阳光逗留在指尖,调侃着稚嫩的小手。
蝉儿和着水流声,和着风吹,和着孩童的呐喊,在小溪山涧的田野间徘徊回荡。
日落了,风淡了,月明星稀,蝉声依然不断。
“吱吱……”从早到
晚,就算是行人罕见的深夜,依旧不停。
这群调皮的孩子们也像蝉儿一样,不甘于黑夜的寂寞与空虚,趁大人们熟睡凑在一块儿,结伴而行。
乡下的夏夜,除了蝉鸣,还有萤火虫作伴。
一个是不息的生活交响曲,一个是荧黄色的神秘发光体。
孩子们生起火堆,七嘴八舌。
直到夜很深,枕着虫草香的扑鼻香气,在这份闲适中熟睡。
梦醒了,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吱吱……”蝉鸣祥和了几分,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和颜悦色地讲着故事,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如痴如醉。
而故事中的孩童就是童年的我。
事隔十年,恍若昨天。
蝉儿,为何你时而令人心烦,时而令人生情?想寻你出来问个究竟,可你却立在树梢头不动声色,只是扇动翅膀,一副焦虑的模样。
噢!我懂了。
城里的人踏着快节奏的步伐,将分分秒秒都献给工作学习,便没空用心倾听生活的赞歌。
而童年的我们,无拘无束,便可静下心来,倾听声音中夹杂的悲欢离合,让声音,滋润幼小的心田。
“吱吱……”那声音,在枝头永不停歇地叫着。
那声音,常在心田诉说——生活不是一首浮夸的摇滚乐,而是一曲灵魂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