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统编版)-《河中石兽》-3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

2.积累文言词汇,提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质疑思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熟读背诵,培养文言语感。

【课前预习任务】
请同学们通读两遍课文。

【课上学习任务】
1.初读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2.带着问题浏览课文,勾画、提取相关信息。

3.简要讲述故事内容。

4.用表格形式梳理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关于寻找石兽的做法或判断分析。

5.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心态,理解三个人物形象。

6.整理文言词语的用法,试着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和材料想一想,老河兵的判断结论在这里为什么不适用了?【补充材料】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

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栓系浮桥所需的锚碇系统。

后因黄河改道,铁牛、铁人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

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老河兵就他所熟悉水道的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固然有理。

但蒲津渡的情况与
课文中寺门石兽沉入河中不同。

石兽是单个的石雕,而蒲津渡渡口的铁牛、铁人等则是栓系浮桥所需的锚碇系统,本身就有能够承重和稳固的功能要求,即使没入水中也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所以,课文中老河兵的分析判断与此处情况不符,结论也就不宜在此套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