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中篮球训练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体育课中篮球训练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18T15:30:03.220Z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作者:米日姑丽.买买提[导读]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个学校对篮球教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关注在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篮球教学开始强调“以人为本”
米日姑丽.买买提
巴楚县色力布亚镇第一中学 843817摘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个学校对篮球教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关注在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篮球教学开始强调“以人为本”。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开始被许多学校引申为篮球教学法。
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篮球教学作了简要的论述,包括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初中篮球教学的特点,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为今后初中篮球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篮球训练;分层教学;实施;反思引言:分层教学法本质上是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推进初中篮球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
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应局限于对学生现状的观察,而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篮球训练方案,实现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篮球知识技能,以实现篮球教学的有效发展和创新。
1 初中体育课中篮球训练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初中体育课中篮球训练分层教学是指根据篮球训练的课程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特征,采取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训练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篮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是“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原则,学生被动进行学习,学习自主性不高。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机会,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体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加强整个初中阶段篮球课程模式的建设,不仅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逐步改变和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现状 2.1 学生个体差异性显著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后,学生经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篮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竞技性,受到许多学生喜爱。
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各不相同,个体差异非常明显。
传统的初中篮球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篮球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吃不饱”或“营养过剩”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特征,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2.2 篮球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自由练习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因此,初中篮球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篮球技术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
3 初中体育课中篮球训练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由于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所以,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先天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有效地调节教学难度。
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展开的首先一步,对于整个分层教学模式的效率与效益具有显著性影响。
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运动能力、性格习惯等进行全面了解,以此来确保分层的科学性,为后续分层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
以下我们以性格为分层因素对篮球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个班级体的学生,男生与女生在体能上存在差距,因此,教师将学生按性格进行分层,分为男篮和女篮,可以提高篮球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课前,对于男篮的学生,要求其慢跑1000米、做一组20个俯卧身作为热身;对于女篮的学生,要求其慢跑800、做一组50个深蹲作为热身。
男女学生身体素质不同,教师按照不同的要求展开篮球训练,才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师教学要求,促进他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所发展。
3.2 对学习过程分层指导
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教育思想发展改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但是,尽管教师已经把课堂的主体性地位交还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但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这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做动作、摆球姿势等,以避免学生动作不得当造成安全隐患。
例如,学生在学习“传接球”时,经过一学分层练习一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监督。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亲自示范原地胸前的传接球动作,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严格按照老师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允许他们尝试自主练习,如在传接球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应及时求助于老师,并指导相应的动作;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做传接球运动,要引导他们将指导的重点转向了解传接球运动的,并让他们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以各种方式进行传接球训练,在训练中要及时请教老师,并作相应的引导。
3.3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切不可扼杀学生打篮球的积极性,而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打篮球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评价学生时,要弱化批判功能,突出激励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篮球时充满自信。
例如学生在接、传球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肯定,从学生身上寻找榜样,引导和激励学生去学习。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有一般能力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结语: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分层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理念相一致,并得到有效运用。
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学生分层的方式、教学分层的方法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分层,联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曾大双.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008(005):85.
[2]庄琰. 探究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9):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