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5章 第67讲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 mol X最多能与1 mol H2加成 D.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
提升 关键能力
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2H14O3,故A 错误; X的分子中含有酯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一定条 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反应,故B正确;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X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 X最多能与4 mol氢气加成,故C错误; 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X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能区分,故D错误。
常见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
烷烃基
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反应
(1)加成反应:使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2)氧化反应:能使__酸__性__K_M__n_O__4溶__液___褪色
苯环
(1)取代反应:①在FeBr3催化下与液溴反应;②在浓硫酸催化 下与浓硝酸反应 (2)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 注意: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反应
提升 关键能力
该物质中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 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 1 mol该物质中羟基可与3 mol Na反应,酯基可与1 mol NaOH反应,故等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 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项错误; 该物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项正确。
生成酯和水
氧化 反应
C2H5OH
CH2==CH2 或C2H5OH
O2(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 酸性KMnO4溶液
生成乙醛和水
加氧 去氢
CH2==CH2被氧化为 CO2;C2H5OH被氧 化为乙酸
整合 必备知识
反应 类型ຫໍສະໝຸດ 官能团、有机物 (或类别)
试剂、反应条件 特点
实质或结果
消去 反应
醇羟基(有β-H) —X(有β-H)
返回
< 考点二 >
有机反应类型
整合 必备知识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物(官能团)的关系
官能团、有机物 反应类型
(或类别)
试剂、反应条件
特点 实质或结果
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或碳碳 X2(X=Cl、Br,后同),H2, 断一 不饱和度减小
三键
HX,H2O(后三种需要催化剂) 加二
取代反应
饱和烃 苯
X2(光照)
第67讲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
复 习
1.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目 标
2.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官能团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反应类型。
考点一 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考点二 有机反应类型

练真题 明考向
< 考点一 >
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整合 必备知识
1.常见官能团性质总结
官能团(或其他基团)
提升 关键能力
3.穿心莲内酯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结构简式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0H30O5 B.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等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3∶2 D.该物质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5)与NaOH反应,1 mol —COOH消耗1 mol NaOH;1 mol 基)消耗1 mol NaOH,若R′为苯环,则最多消耗2 mol NaOH。
(R、R′为烃
提升 关键能力
1.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
√B.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反应
2.有机反应中的几个定量关系
(1)1 mol
加成需要1 mol H2或1 mol X2(X=Cl、Br……)。
(2)1 mol苯完全加成需要3 mol H2。 (3)1 mol —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 (4)1 mol —COOH与Na反应生成0.5 mol H2;1 mol —OH与Na反应生成0.5 mol H2。
提升 关键能力
2.有机物W(
)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合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可发生加成、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B.①和②的反应类型相同 C.②的试剂与条件是浓硫酸、乙醇、加热
√D.1 mol Z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提升 关键能力
X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 应生成Y,Y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Z, Z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W,据此分析解答。
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醇羟基、—X消去,
NaOH醇溶液,加热
- 产生碳碳双键或碳碳 三键及小分子
加聚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反应
催化剂
多合一 原子利用率为100%
缩聚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 反应 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
(1)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
酚羟基
(2)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 (3)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整合 必备知识
官能团(或其他基团)
常见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
醛基
(1)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②与新制的 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2)还原反应:与H2加成生成醇
羧基
(1)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3)与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
整合 必备知识
官能团(或其他基团)
常见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
酯基
水解反应:①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和醇;②碱性条件下水 解生成羧酸盐和醇
酰胺基
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硝基
还原反应:如
整合 必备知识
整合 必备知识
官能团(或其他基团)
常见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
(1)水解反应: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生成醇 碳卤键(卤代烃)
(2)消去反应:(部分)卤代烃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不饱和烃
醇羟基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放出H2 (2)催化氧化: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醛基或酮羰基
(3)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上一 —X、—NO2取代
X2(FeX3作催化剂);浓硝酸(浓 下一 与碳原子相连的
硫酸作催化剂)
氢原子
整合 必备知识
反应 官能团、有机物 类型 (或类别)
试剂、反应条件
特点
实质或结果
取代 反应
酯 —OH
H2O(稀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上一 NaOH溶液(加热)
下一 羧酸(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生成羧酸(羧酸的钠 盐)和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