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则生明

合集下载

(优美语句素材)古代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优美语句素材)古代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优美语句素材)古代清廉清正名言警语古代清廉清正名言警语优美语句素材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正直,要叫手下清廉先要自己清廉。

2、大臣法,小臣廉。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纪,小臣就能清廉。

3、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中午。

释:只需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胡作非为,那就能够令人民拥戴,即可歌舞升平了。

4、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

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

贪利固然是贪,沉醉声誉,欺世盗名也是贪。

切莫致力于图浮华浮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惟有朴素。

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需求他人,只需求百姓节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道德方正而有节操。

5、人之行贿,其实不是所愿。

但是行之有益,不能够有虑。

因之,肃贿风,由上起。

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优美语句素材)古代清廉清正名言警语释:人们因此行贿,其实不是心甘宁愿的。

但是由于行贿对个人有益,不行贿又有忌惮。

因此,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由于上边的做法,能够指引下边,上边不去行贿,能够遏止下边不来行贿。

6、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手下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固然命令人们也不仔细依据。

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释:公正了就能理解事理,清廉了就能产生声威。

8、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释:清廉的人恼恨贪心,讲信誉的人反对虚伪。

9、贪爱沉醉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释:沉醉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10、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能够牟利。

治家产则教化不能够,而政令不从。

公生明 廉生威

公生明 廉生威

公生明廉生威作者:刘绍义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04期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一块官箴刻石,上面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字眼“公生明,廉生威”,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清平,唯俭则用足’。

”看样子,此语流传甚广矣。

这刻石,最早是出现在泰安市,弘治十四年(1501年),为政清明的南直长洲(今苏州)人顾景祥任泰安知州时,将此语刻于石上并立于泰安府衙,此語最早的创造者,应该是蒲州学正曹端,曹端(1376——1434),河南渑池人,至今在他老家的祠堂中,还镂刻着这36字的传世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据《明史》记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曹端的学生郭晟到西安任职时,去看望改任蒲州学正的曹端,在老师家吃饭时,郭晟请教为官之道,曹端说:“其公廉乎。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郭晟牢记老师教导,并视其为座右铭。

曹端是一个忠孝两全的清官,据史料记载,永乐十六年(1418年)正月,曹端母亲去世,同年冬,父亲也走了,丧事一切从简,他在父母墓前结庐守孝,这一守就是六年。

他的学生郭晟也不负所望,“历九载以公廉称”。

要说传播这条官箴的人,不能不谈到山东巡抚年富和清代名臣颜希深、颜检、颜伯焘祖孙三人。

先说年富吧,年富(1395年-1464年),字大有,安徽省怀远县梅桥乡(现属淮上区)人。

本来姓严,讹成“年”。

年富历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景泰帝和明宪宗五朝,先后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历官吏科给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兼大同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山东巡抚、户部尚书。

不论在哪里,他都清廉刚正,始终不渝,从而成为一代名臣。

年富把流传甚广的这段官箴稍加改动,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六个字后,恭楷书写,置于座右,成了自己的为官之道。

到了泰安知府顾景祥刻石于府衙时,年富已经去世35年,此语能够在官场广为流传,应该与这段箴言“简而意甚周”密切相关。

200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公则生明-作文

200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公则生明-作文

200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公则生明这是一篇满分卷。

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认为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做到公则生明,然后分析寓言材料,再举包拯断案公正无私、岳飞带兵不徇私情为例证。

行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

但文采上稍显平平,材料也不新鲜。

日,记者采访了蒋璐。

蒋璐说,当她将主题确定为正确克服感情疏远才能客观认识事物后,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构思,大约用了-分钟。

构思完后则一气呵成,行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她当时的构思经过是: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物不受到感情亲疏影响时,才能公正无私,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

蒋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晓春告诉记者,蒋璐在班上的作文水平总体来说是优秀的,语文成绩也比较好,是省优秀班干部。

她认为蒋璐这次高考作文主题鲜明,整体结构和过渡句非常精彩,引古论今,结合巧妙。

附蒋璐作文:公则生明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

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

《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

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

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

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

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

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公则生明

公则生明

朱镕基总理将诚实诚实地履行自己的生命信仰,所以我们看到了公正,公正,尊严和诚实的高度形象。

,只有四个字,意思深。

公平公正地思考事情,做事情,然后处理问题是正确和正确的;另一方面,用主观色彩,他们不能公平和无私地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

而人们往往是主观的影响,很难对事物做出正确和深刻的理解,所以做不容易。

人们必须首先克服远距离的感觉,客观地理解事物。

韩菲子在寓言中说:一个富有的人的歌,有一天大雨给他的房子墙漏了严重。

他的儿子没有修好,会有人偷,隔壁的老人也觉得是晚上,真的富人都被偷了,富有的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怀疑下一个人是个小偷。

可见,丰富是被盗,完全深情,是怀疑对象,所以不客观,很难认出真相。

也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

因此,远距离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为了得到正确的理解,我们必须对事物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而不会有情感的痕迹。

在整个古圣徒,所有的客观和客观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以实现正义的目的不是部分的。

我们想从宝正学习,他是诚实诚实,不包罗所有罪行。

他的断头台上剪了国王,下了切人民,只要真相,你就可以在他面前闪过,只要有邪恶和贪婪,都不能逃脱他公正的眼睛。

所以,只有在文明的历史永远刻在他的名字。

我们想从岳飞学习,他训练岳佳军,快速行进,杀敌人勇敢,他的公正与他的儿子岳云不可分割,违反军法的军法,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和偏见,所以整个军队上下,没有人不同意,没有人不赞美,因此,岳佳君只有金君害怕,只能使北宋保存,岳飞的精神像河中的光辉般的历史。

是否去古人或现有的人,只有公正和公正,才能得到事情的真相,以便处理被赞美的事情。

情绪上的偏见只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不要争论,我们必须坚决拒绝让理性的感觉占主导地位。

这句话仍然在耳中回响,让我们排除情感干扰,理性和正义在世界上!。

公正谚语

公正谚语

公正谚语导读:1、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2、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3、不看人行事。

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5、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6、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7、力量来自公正。

8、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9、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10、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

11、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12、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13、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14、延误公正就是不公正。

15、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

16、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18、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19、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2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21、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24、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

25、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26、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27、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28、心苟至公,人将大同。

29、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30、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3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32、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33、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34、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3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36、公其心,万善出。

37、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

38、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

39、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公平谚语英文翻译

公平谚语英文翻译

公平谚语英文翻译导读:本文是关于公平谚语英文翻译,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Justice gives birth to wisdom, but honesty gives birth to prestige.2、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worse than laziness.3、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Justice and selflessness bring the people together.4、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

One word is right, the world is fixed; one word depends, the world is swept.5、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The public is selfless and the level is unbiased.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 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7、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One word will serve the world, and one word will be heard by the world.8、有公心,必有公道。

Justice is necessary if you have a sense of public will.9、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He who talks about the world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he world.10、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Speech is not legally allowed to go out, and act unfairly is not born in the heart.1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清廉四字金句

清廉四字金句

清廉四字金句
一、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二、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四、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五、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六、吏钚廉平,则治道衰。

七、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八、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十、正以处心,廉经律已。

十、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十二、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十三、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十四、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十五、病从口入,腐从贪起。

十六、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会正。

十七、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十八、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十九、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二十、政通人口,百废俱兴。

二十一、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二十二、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磊落从政,步人生。

二十三、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

二十四、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二十五、多闻己过,广达民情。

二十六、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之要,贵在用人;为官之要,贵在清廉;清廉之要,贵在砺人。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5课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5课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含答案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天下为公,得民心者得天下。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但有一些干部还仅仅将其作为政治口号,或只说不做,或言行不一,这影响了民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胡锦涛主席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求并作出具体论述,意在强调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性。

信念无敌一个探险队正在沙漠上艰难前行着,这时大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所有人的水壶都没水了。

在沙漠中,没水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所有队员都感到死神正在向他们招手,他们都觉得四肢乏力,几乎走不动了。

这时,队长把所有队员召集在一起,只见他拿起一个水壶,缓缓地说:我这里还有一壶水,我们还有希望在喝完这壶水之前走出沙漠,找到水源。

他接着说,但我们就这一壶水了,没有走出这沙漠,谁也不能喝这壶水。

这壶水从队员手中传开,大家拿着水壶都感到沉甸甸的,一股希望重新在身上流淌着,浑身充满了力量。

终于,探险队走出了沙漠,就在大家喜极而泣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壶水,那壶水再次从所有队员的手中传开,最后回到了队长的手里,队长缓缓地打开壶盖——倒下了满满一壶的沙子。

微感言: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3.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列子·说符》4.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5.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一、作者视窗胡锦涛,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工程师。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核心。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求是》2003年第13期),题目是编者加的。

公则生明 诚则抚众 俭可养廉 勤可兴业

公则生明 诚则抚众 俭可养廉 勤可兴业


司梵经

些 已 经 上马
为 发 展 外 向 型 经 济 提 供 及 时有 效 的 服 务

继续 抓好 企业建档 工作

拟帮助


与 有 关 乡 联 系 成 立 了 服 务性 的 经 济 实 体 促 进档 案工 作 与经济 建 设 挂钩

个 乡 镇 企 业建 立 档 案 工 作

加 强 企业 挡案 管 理工 作 在 改革 完善 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髙 上下功夫


积 极 开 展 档 案 协 作 组 活 动 全县 已 建
□ 金 坛县 档 案 局 馆 统 思 想 认 识 首 先 在 为 农业 企 业 服 务 上 做 文 章



金 坛 县 档 案 局 馆 的 同 志认 真 学 习 贯 彻 邓 小 平 同

各 项 基 础 条 件 的 改 善 有 利 于 发 挥 在 两 个 文 明 建设 中


提 高 工作 效 率 工作 质 量
工 作 更 密 切 地 为 农业 生产 服 务 为 企 业 的 发 展 服 务


金 坛讯
其次 本着 有 利 于档 案 事 业 的 发展 有利 于 档案 工 作










公则 生明
诚 则抚 众
勤可兴业
儉可养廉





统经
内 部加 强管理
做 到 制 度 化 科 学 化 标 准化 程 序 化

第五篇廉政格言警句

第五篇廉政格言警句

第五篇廉政格言警句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 汉*桓宽【注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 《旧唐书》【注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 墨子【注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4、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

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 古对联【注释】做官从政要戒贪。

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

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

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5、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注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6、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注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 清*朱舜水【注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 唐*杜荀鹤【注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9、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 唐*陈子昂【注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10、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 宋*吕祖谦【注释】为官之道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宋*林逋【注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诫子书原文讲解

诫子书原文讲解

诫子书原文讲解《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⒅意与岁去:意:意志(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21)夫:大丈夫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职人员座右铭

公职人员座右铭

一.公职人员座右铭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常怀勤政爱民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4.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于正气。

5.廉洁奉公,天地存正气。

6.为人以诚,做事以敬,修身以勤,为官以廉。

7.廉洁从政为官,诚信服务为民。

8.陈文兵:廉洁是魂,勤政是本;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9.当政要兴一方,为政要敢创新,治政要求民安,施政要洁自身。

10.惟清惟廉惟实,尽心尽职尽力。

11.襟怀坦荡天地宽,公正清廉日月长。

12.做人以诚为先,当政以廉为重。

13.勤政一生无憾,廉政一世无愧。

14.位卑未忘公仆身,权重不移清廉志。

廉洁之本在于自律

廉洁之本在于自律

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公道正派、为政清廉,既是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又是其做人、为官应有的修养和品德。

《礼记》中有一句名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是说,只有做好了“修身”这个根本,才能肩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就更应该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好修身立德这个根本。

修身立德包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改造。

党员干部以修身立德为立身处世之本,要自律其心,把执政为民作为修身立德的第一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净化主观世界,以公正律心、以理性律家,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廉洁自律要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拒腐防变意识。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一些党员干部滑入腐败“泥潭”,缺口往往是从喝点小酒、收点小礼上打开的。

他们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己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

有的领导刚上任时,尚能做到廉洁自律,可是做官时间一长,位置坐定以后,听顺了恭唯和奉承,习惯了别人的顺从和抬爱,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律己之心逐渐懈怠,私欲慢慢膨胀起来,即使吃点收点拿点沾点,但觉无妨,坦然起来了。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遏则滔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党员干部应从一点一滴入手防范错误,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作为党员干部的底线,要自己给自己立规矩、自己给自己定框框,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党纪国法的尊严威信,敬畏百姓的利益希望,敬畏个人的道德操守。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带着“两个务必”“进京赶考”,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各级干部必须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

廉 政 警 句

廉 政 警 句

廉政警句德是做人之本,勤是为政之道,廉是为官之则。

廉洁铺平幸福路,贪婪写就长恨歌。

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滴水常击石能穿,欲望稍纵人自毁。

心底无私天地宽。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廉洁一生,安宁一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执法,正;做人,清。

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

廉则光明磊落,可养浩然正气;贪则寝食难安,难逃恢恢法网。

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和谐凝聚力量,公正深得民心。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摧。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以德服人人自服,以廉树威威自树。

做人要正,做事要实。

为官要勤,为税要廉。

吃纳税人嘴短,拿纳税人手软——吃拿之中交易的是国家税收,丧失的是自身人格。

防微杜渐去贪欲,警钟长鸣不失身。

为政重在廉,做官贵在勤。

腐败,获得的是暂时的乐;清廉,得到是永生的幸福。

身正不怕影子歪,青莲不怕鬼扣门。

贪必心黑,廉必眼明。

无欲则刚,无私则明。

修身自律为清官,做人做事做公仆。

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不贪为宝,无欲则刚。

以理服人,依法治税,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知足长乐乐在其中,坦坦荡荡四季平安。

新官上任盆把火,一盆水洗头,清醒头脑明方向,一盆水洗手,面对诱惑手不痒,一盆水洗脚,立稳脚跟身不斜。

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冰。

德乃做人之本,勤是为政之道。

廉洁来自无私,腐败止于正气。

为官惟廉、从政惟勤、处事惟公、作人惟实。

廉洁勤政、秉公为民。

当为孺子牛,官场作正人。

民心不可欺,法纪不可违。

善恶天地知,良心不可昧。

凡事不做则已,做则最好。

做人,当知礼仪廉耻;做事,应问无愧于心。

身正方能带人,律己方能服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吾日三省吾身;结交需择善;德刑并重,德主刑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居官守法;权是双忍剑,荣辱一挥间;清白为人,正直持家;立身若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书法有精神者贵,道心以廉让为高;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篇(一)

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篇(一)

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篇(一)1、贪而弃义,必为祸阶。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2、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清·金缨《格言联璧·悖凶》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而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五代史·冯道论》4、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伯养说》5、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宋·林逋《省心录》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宋·林逋《省心录》7、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汉《黄石公三略·下略》8、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

——宋·杨万里《见执政书》9、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

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

——唐·姚崇《辞金诫》10、务为清廉仁爱之官,勿作苟且贪污之事。

——清·徐栋、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屏恶》11、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清碑·官箴》12、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汉纪十八》13、伤风害理,莫甚于私。

暴物残民,莫大于贿。

——唐·陆贽《全唐文》卷四七三14、至廉而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15、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晏子春秋·内篇向上》16、若君子,律身固己廉矣,一日当官,忧君国之忧,不忧其身家之忧,宁静淡泊,斯名真廉。

——林纾《析廉》17、直不近祸,廉不沽名。

——《新唐书》《孔巢父列传》18、治民莫若平,临财莫若廉。

——三国·王肃《孔子家语·辩政》19、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

——宋·真德秀《西山政训》20、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

——《明史·循吏传》2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桓宽《盐铁论·疾贪》22、廉方自守。

古代廉政名人名言

古代廉政名人名言

古代廉政名人名言[标签:栏目] ,古代廉政名人名言1、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汉·刘向《说苑·说丛》2、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伯养说》3、上邪下难正,从枉不可骄。

——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4、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后汉书·班固列传》5、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

——梁实秋《钱》6、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简素为美。

——宋·司马光《训简示康》7、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8、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寒松堂集》9、官省则事省,事省则民清;官烦则事烦,事烦则民浊。

——《周书》卷二三《苏绰列传》10、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

可以得下之援。

——宋·吕本中《官箴》11、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12、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明·薛宣《读书录》卷七13、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明·朱祖文《北行日谱》14、正以处心,廉心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了处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15、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16、居官以清,士君子分内事。

清非难,不见其清为难。

不恃其清而操切凌轹人为尤难。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居官格言》17、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江纂》18、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文韬·盈虚》19、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20、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模式构思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模式构思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模式构思写作佳苑2010-05-31 05475d56b7b40100into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模式构思在高考作文试卷中,选择议论文的考生占75%以上。

那么,怎样写议论文呢?议论文怎样才能得高分呢?总结议论文的一般性规律,结合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起、承、转、合。

起就是引题、入题,就是结合给的话题,用极短的文字,迅速抓住主旨、中心,迅速入题。

如高考优秀作文《公则生明》一文的“起”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承就是结合论点、主旨,进行分析、论证,就是承接,就是对论点进行延伸、进行思辨性分析。

如《公则生明》一文,紧承“起”,对“公则生明”的内涵加以解释,并结合材料分析。

转就是借助事例,进一步“转入”说理、说事,进一步论证自己树立的观点、认识。

用事实说话,最好用两个方面的材料,一是古今中外的事例,可以选取一个事例评写,也可以用概括的几个事例。

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来说理。

总之,“转”就是结合“转入”的整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公则生明》一文,用包拯、岳飞两个例子来证明观点。

合就是进行总结、拓展。

可以用名人的话,或用整齐的句子结尾。

此外,可用简短的文字结尾。

如《公则生明》一文的“合”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在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处世为人吧!一般“起、合”文字可以200余字,各占一段。

而“承、转”可用300—500字的文字,分别占1—2段即可,这是基本的要求,文字与段落可不拘于此。

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导读:1、诚信友爱良心安,家庭和睦福寿添。

2、邻里和睦一家亲,东家西舍照顾勤;儿女在外难使劲,互相帮助显真情。

3、岁寒三友松梅竹,治家三宝勤俭和。

4、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5、家风好乡风好国风才有希望,党风正政风正民风必然清淳。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德如明镜,可照人间大世界;善似天平,能量心中小乾坤。

8、万事和为贵,待人谦和驯;俭约以持家,富贵不忘本;饮食须合理,强身又健体。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家事无大小,和谐最重要,父母养育恩,用心去回报。

11、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12、心手相连共享美好生活,风雨同舟共创平安之家。

13、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4、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15、一入贪途难入睡,两袖清风饭菜香。

16、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17、有爱有义有梦想,同心同德同追求。

18、公生明,偏生暗。

19、处世忌无德;做人贵有诚。

20、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21、富不奢糜,穷不失志。

22、柴米油盐酱醋茶,艰苦奋斗好持家,左右逢源两头夸,家庭和睦关系大。

2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4、廉洁始于一言一行,文明在于一点一滴。

25、道德文化立身,勤奋贤能立家,友爰诚信待人,朴实清亷传世。

26、长,乃家之榜样;子,乃家之言行。

27、道是脚下路,德乃身后名。

2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29、阅读让人宁静,学习让人致远。

30、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31、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32、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3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4、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3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6、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37、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38、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39、于己,明德守信;于人,乐善谦礼;于家,相敬和睦;于国,奉公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则生明
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

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

《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

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

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

"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

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

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

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

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

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

"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

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

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

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

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
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