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水磨古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西水磨古镇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有着“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之称的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距离成都约70公里。

据记载,商代就有部落在此聚居,而且都很长寿,有“长寿之乡”的美誉,被称为"老人村"。

后因当地人利用寿溪河水推动石质器具加工粮食,远近闻名,改名为水磨,沿用至今。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古镇入口了。

大家右手边这个白色的建筑叫做羌碉,它高10米左右,雄伟气派,大气磅礴,上面还有四个字“水磨羌城”,碉楼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与羌绣、羌笛并称为羌族三绝,也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羌碉是用石片和黄泥土筑成,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

为什么这羌碉外面是白色的呢?那是因为羌族以白色为美,以白石为神。

再强族聚居地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现白石的踪迹。

然而,放在不同地方的白石代表着不同的神。

如,放在山顶上的是山神,放在屋顶是天神,放在田地里是土地神,等等。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随意触摸那些白石哟!大家看看这座碉楼还有什么特点?没错,就如大家现在看到的一样,羌碉的石墙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而在大家看不到的内侧则与地面垂直。

在修建时却不绘图,不用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而建筑却能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比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了。

千百年来,羌族先民为了避免战乱,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兵和堆粮食,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施放烟幕。

一般在羌族聚居地,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碉楼。

连接起几百里间的村村寨寨,一旦发现敌情,马上点燃碉上的烟幕,很快就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

不单如此,碉楼还发挥着便于取水的作用。

羌碉一般修建在背靠高山,门前有河流经过的地方,这样泉水自雪山上而来,从地下暗道便能通向各家各户,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走在很多地方都能听见脚下汩汩的流水声。

作为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羌碉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战乱纷争中得以传承。

好了,关于羌碉的话题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前行,去探寻这个被誉为“云朵中的民族”的古老羌族都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