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本(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本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创新教育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
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
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
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
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九年级地理的教学任务,从上次的测试情况来看,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仍然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相当一
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有l/2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
生平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课堂喜欢享受欢乐,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好逸恶劳,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劳动,上课时
而认真时而精神不振,回家很少复习功课,尚有十多个学生属于不思进
取型,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他们或偏向其他科,不理地理,有时不能完
成老师的要求。
有三五个属于无能为力型,所有的科目都是在混日子,
地理也不例外。
三、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年拟采用以下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和考试标准,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依据考纲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习惯,课堂上精讲多动。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时事的自觉性。
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四、教学计划:
1、____月份复习中国及世界地理
2、____月份复习地理专题
3、____月份综合复习
4、____月份进行考前训练。
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范本(二)【地理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3. 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
4. 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并能分析其影响;
5. 掌握地球的地貌类型和形成原因;
6. 了解地球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
1.1 地球的形状:复习地球的基本形状,包括赤道、南北极等关键概念;
1.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对地球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
1.3 地球的经纬度:讲解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点;
1.4 地球的时区:介绍全球时区的分布和原理;
1.5 地球的地貌:介绍地球的主要地貌类型和形成原因。
2.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2.1 陆地分布的特点:讲解陆地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地理区划的理论基础;
2.2 海洋分布的特点:介绍海洋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海洋的影响;
2.3 陆地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分析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3. 第三章-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
3.1 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球的三个主要层次和各层的特点;
3.2 地壳运动的原理:介绍地壳运动的原理和类型,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动等;
3.3 防灾减灾措施:教授地震和火山灾害的防治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有关社区减灾活动。
4. 第四章-气候和气象
4.1 气候与气候因素:介绍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地形等;
4.2 气候带:分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
4.3 气象要素:介绍气候要素的观测和分析方法;
4.4 气象现象:讲解不同气象现象的形成原理和影响。
5. 第五章-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1 地球资源的类型和分布:介绍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全球资源的分布情况;
5.2 能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分析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探讨节约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5.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授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以及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5.4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探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理知识;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培养其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 讨论和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实践与应用: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思维的活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2. 作业和报告: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报告,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地观察和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考试评测:组织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和示范;
2. 地图和实物:准备相关地图和实物,用于讲解、展示和实地观察;
3. 图书和资料:提供相关的地理图书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