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沈涛;赵乐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12(000)011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沈涛;赵乐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233000;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一、蚌埠市农村供水工程基本情况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全市总面积5952km2,2010年末总人口362.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90万人。

蚌埠市自2001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2003年开始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00处,供水人口45.31万人,其中设计供水规模200m3/d及以上或供水人口2000人以上(以下简称“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91处,设计供水人口44.49万人。

蚌埠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见表1。

在规模以上供水工程中,县级水利部门直接管理的有21处,乡镇管理的有44处;供水水质定期或不定期送检的73处;已实施计量收费的86处。

规模以上供水工
程管理基本情况统计见表2。

二、蚌埠市农村供水工程存在主要问题
(一)技术力量不足
目前蚌埠市规模较大的农村供水工程多由县级水利部门直接管理或由供水公司承包,管理人员大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但规模较小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临时指派,或由村干部兼职,极少有经过系统培训后正式上岗的。

技术力量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一是设施设备运行管理不善,对净水、消毒设施的日常维护以及原材料的保管等达不到规范要求,容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对于工程的安全运行缺乏应急措施,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处置不够及时、有效,引发不必要的后果。

(二)供水工程效益低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且人均用水量小,因此农村供水工程的一大特点是供水范围大、管道长,工程维护、水费收取等成本相对较高,同等供水规模下,工程效益远低于城市供水工程。

蚌埠市农村供水工程是民生工程之一,其投资和建设主体均由政府承担,具有极强的公益性质,工程运行也是采取“保本微利”的原则,利润空间小,基本处于维持运行状况。

随着运行年限增加,工程运行维护成本将越来越高,若不在运行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将会使供水工程运转困难,难以发挥应有效益。

表1 蚌埠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统计行政区划小计设计供水规模200m3/d及以
上或2000人及以上取水水源类型工程类型地表水地下水城镇管网延伸联村单
村处万人处万人处处处处处龙子湖区 1 1.50 1 1.50 1 1蚌山区 1 1.00 1
1.00 1禹会区 6 1.24 6 1.24 6淮上区 11 1.12 10 1.02 10怀远县 28 18.23 24 17.81 3 21五河县 34 1
2.58 33 12.42 33固镇县 19 9.63 16 9.49 1 15 4 6 17 7 8 25 12 3合计 100 45.31 91 44.49 11 80 9 41 41 1 6 1
表2 蚌埠市规模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理情况单位:处行政区划工程总数量
县级水主体水质检测方式管理收费形式利部门乡镇村集体企业其他自检送检不检测计量收费不收费龙子湖区 1 1蚌山区 1 1禹会区 6 6淮上区 10 9 1怀远县 24 8 12 2 2 1 1 5 2 1 10 22 1 1 6 1 0 23 1五河县 33 32 1 33 32 1固镇县 16 13 2 1 7 7 2 13 3合计 91 21 44 17 8 1 16 73 2 86 5
(三)监督管理难度大
农村供水工程通常距离城区较远,数量多,对于供水水质检测和安全管理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有部分工程受水源水质等因素影响,其净化、消毒方法不尽相同,管理技术要求高,难以统一监管模式。

三、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用城市供水的管理方式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按照保障水源、保证水质的要求,建立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的供水单位日常水质检测制度和县卫生疾病控制中心不定期抽检制度,工程日常运行要有水质化验记录并建立水质档案簿。

县级疾控中心每年对农村供水工程水质监测两次以上。

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多、管网铺设范围广,在水源污染、管道破坏等方面容易有安全隐患。

在对出厂水质进行常规检测的同时,各供水工程应根据水厂规模,结合生产特点,制定好特大干旱年份的应急供水预案、突发性水质恶化消毒处理预案、水厂消防防盗预案、管道破裂处理预案和发生触电事故的处理预案。

(二)扩张合并,规模化经营
由于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供给农民饮用,供水利润极低,尤其是在供水规模较小时,许多工程只能保本甚至亏损运行。

但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若盲目扩大供水规模,将导致管网铺设较长,维护费用大幅增加。

因此,针对不同水源、地形以及居民用水特点等,制定合适的供水规模,保证合理的利润,将有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

目前,蚌埠市近一半规模以上供水工程为单村供水,可通过合理的规划论证,适当
合并一部分工程,或者对其中部分工程通过管网延伸等手段扩大供水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减少供水中间环节,降低单方水供水成本,促进工程长效运行。

(三)明晰产权,强化监管
明晰产权,是为了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的责任。

以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国家、集体、个人(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所形成资产,其所有权由国家、集体、个人(企业)按出资比例共同所有。

产权明晰后,就要针对管护主体加强监管。

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县级管理机构作用。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供水单位都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在水源保护、工程保护、水质监测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水质质量。

四、结束语
农村供水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工程效益能否发挥,关键在管理。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由于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大,分布零散,类型不一,规模差异较大,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本文提出的标准化运行、规模化经营、强化监管等对策,希望能够为工程管理者提供参考,促进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