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新乡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新乡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题)
1.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变压器均为
理想变压器,不考虑电感和电容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C.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D.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减小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2.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
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同时落地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到落地前的任意时刻,球a的机械能小于球b的机械能
3.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A为小车,质
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
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 ,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
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定滑轮、动滑轮之间的摩擦。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V的交流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
(3)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 /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4.某同学欲测直角三棱镜ABC的折射率n。
他让一束平行光以一定入射角从空气投射到三棱镜的侧面AB上(不考虑BC面上的光束反射),经棱镜两次折射后,又从另一侧面AC射出。
逐渐调整在AB面上的入射角,当侧面AC上恰无射出光时,测出此时光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α。
①在右面图上画出光路图。
②若测得入射角α=60o,求出折射率n的值。
5.如图所示,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b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为G,其中b的下半部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静止
在平面上。
现过a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缓慢的将a拉离平面一直滑到b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则应有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
B.开始时拉力F最大为G,以后逐渐减小为0
C.a、b间的压力开始最大为2G,而后逐渐减小到G
D.a、b间的压力由0逐渐增大,最大为G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
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
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记录每次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的关系。
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
A.微小量放大法
B.极限法
C.比值定义法
D.控制变量法
7.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1=2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5s后外力撤去,在此时刻再加上一个与F1反向的力F2=6N,物体又运动5s。
规定外力F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物体运动的这个10s的时间内,下列关于物体的速度图像,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
49eV的金属钠。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_______
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9.如图所示,在O和O/两点放置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OO/连线上有A、B、C三个点,且OA=BO/=O/C。
一正点电荷沿路径Ⅰ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1;沿路径Ⅱ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2。
把该正点电荷从A沿OO′连线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1大于W2B.W1为正值C.W1大于W3D.W1等于W3
10.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
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x=2m处的质点a从t=0时起的振动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错选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
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0.25s时,质点a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
D.t=0.25s时,x=4m处的质点b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E.从t=0开始,经0.3s,质点b通过的路程是6m.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输电线的电流由降压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和用户用电功率决定,所以A选项错误;在输电线上由于有电压损失,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所以B选项错误;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P增加时,据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不变,即P=UI,可知电流I增加,再由于匝数不变,据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可知输电线的电流也增加,所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据ΔP=I2R可知,输电线上损失功率增加,C选项正确;相反,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减小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也减小,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问题,主要考查远距离输电的能力损失问题的分析。
2.参考答案:CD试题分析:由于a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有:h/2=v0t-gt2/2,而b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2=gt2/2,从这两式求得h/2=
v0t/2,由此式可以分析出a球到达h/2与b球相遇时速度刚好为零,而重力对b球做正功,速度更大,所以A、B选项错误;从开始运动到相遇,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等,所以两球动能变化相等,C选项正确;由于只有重力做功,两球机械能相等,相遇后的机械能与相遇前相等,而相遇前b球机械能较大,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问题。
3.参考答案:(1)220V (2)B (3)0.49或0.50 (4)C 试题分析:1)请查阅教材;2)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滑板需要适当倾斜,所以A选项错误;为了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减小误差,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所以B选项正确;据F=ma,细绳的拉力F的数值可以通过测力计读出,所以可以不考虑m2应远小于m1,所以C选项错误;由于P处于失重状态,测力计的示数小于m2g/2,所以D选项错误。
3)a1=(s2-s1)/T2,a2=(s3-s2)/T2,a= (a1+
a2)/2=0.495m/s2="0.50" m/s2。
4)据F-f=ma,a=F/m-f/m可知,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4.参考答案:①如图所示。
②
试题分析:①光路如图。
②在AB面上:sinα/sinβ=n
在AC面上:sinγ=1/n,β+γ=π/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折射率值为n=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折射率。
5.参考答案:BC试题分析:据力的三角形定则可知,小球a处于初状态时,小球a受到的支持力N=G/sin30o=2G,拉力F=Ncos30o=
G;当小球a缓慢滑动时,θ增大,拉力F=Gcotθ,所以F减小;当小球a滑到小球b的顶端时小球a还是平衡状态,此时它受到的拉力必定为0,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小球a受到的支持力由N=
G/sinθ可知,θ增大而支持力减小,滑到b球的顶端时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支持力N=G。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6.参考答案:AD试题分析:把微弱的库仑力转换放大成可以看得到的扭转角度,并通过扭转角度的大小找出力和距离的关系,是放大法,A选项正确;保持带电量不变,改变A和C的距离而得到F和r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研究方法:放大法、极限法、比值定义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7.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据题意,物体在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1=F1/m=2m/s2;在F2=6N的反向力作用下,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2="-" F2/m="-6" m/s2;据v-t图像分析,只有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8.参考答案:3 2 试题分析:据题意,氢原子在跃迁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方式:3至1,3至2,2至1,对应的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要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能力必须大于2.49ev,而3至1的为:11.09ev,3至2的为:1.8 9ev,2至1的为:10.2ev,所以两种频率的光可以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氢原子的跃迁和光电效应。
9.参考答案:BD试题分析:据题意可知,A、B两点对称,即φA=φB,而路径Ⅰ和路径Ⅱ都是从同一等势面到另一等势面,两种路径电场力做功相等,所以A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据等量同种电荷等势面的分布特征可知B点电势较低,则从B点到C点的两种路径,电场力做正功,所以B 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与电势高低的问题,主要考查了对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的分布情况。
10.参考答案:ACD试题分析:据波速v=λ/T=20m/s,所以A选项正确;据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关系,利用上下坡法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B选项错误;t=0.25s=T+T/4,此时a质点运动到最低点而b质点运动到最高点,所以C、D选项正确;当t=0.3s时t=T+T/2,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1.2m,所以E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机械波波动图像和质点振动图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