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一种对玉米、蔗糖、高粱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农业害虫。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在作物叶片上挖食达到越冬的目的,使叶片变黄、
枯死,并进一步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玉米螟幼虫还会在作物茎部钻网,引起茎部机
械破坏,甚至导致作物秆腐烂断裂。
玉米螟的危害特点是发生时期早、繁殖力强、危害部位多,且易出现草地亮绿、高黄
化等抗草甘膦胁迫现象。
及时有效地防治玉米螟对于保证玉米等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的意义。
针对玉米螟的危害,农业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除杂草:及时清除田间的秧苗和野生植物,减少玉米螟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为农作物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2. 合理施肥:玉米螟喜欢富含氮元素的植物,因此在施肥时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
适量增加磷、钾等元素的施用,保持作物营养平衡,降低玉米螟对作物的吸引力。
3. 旋耕制度:采用适时的旋耕措施,可以破坏玉米螟的越冬条件,减少害虫的滋生量。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引进寄生性
蜱螨、病毒等天敌对玉米螟进行控制,或者培育放养捕食玉米螟幼虫的昆虫,如蜘蛛、蜈
蚣等。
5. 化学防治:对于玉米螟危害较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
选择安全、
低毒的杀虫剂,按照标准剂量喷洒,并注意药剂使用的正确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
非目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6. 轮作栽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传代力,通过合理的轮作栽培,可以打破
害虫的生活环境,减少害虫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
玉米螟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防治玉米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措施,通过清除杂草、施肥、旋耕制度、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轮作栽培等方法综合使用,才能
有效地减轻害虫危害,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