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热点题型专练6 实验探究、验证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专练6 实验探究、验证类
(限时:25分钟)
1.(2016·辽宁省锦州市一模)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类似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方法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再利用叶绿体悬浮液进行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15482089】
(1)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____________(填“充分”或“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

(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

(3)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中_________________,乙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
14CO
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

回答下列问题:
①补充第二步:甲组中_______________,乙组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2
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试分析该实验结
C3
果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需要制备叶绿体悬浮液,因此不能破坏叶绿体,因此应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等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

充分研磨也会破坏叶绿体结构。

(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首先需要进行过滤;又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分离不同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

(3)①实验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磷酸,则实验组甲组中应加入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

②检测发现甲
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可能是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2
C3
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和C5。

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

【答案】(1)等于不充分(2)过滤差速离心法(3)①加入了适量磷酸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 ②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和C5③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2.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7,8­二羟基黄酮(7,8­DHF)可对抗雌性小鼠由于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但对雄性小鼠没有类似作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选取了健康、大小相似的成年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各20只进行验证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将雌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A、B;将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C、D。

②A、C组每天用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饲料饲喂,B、D组每天用等量同种饲料添加_____________饲喂,各组的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连续饲喂30天,每5天称重一次并记录。

(2)请预期各组的体重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实验步骤设计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发现A组小鼠增重明显高于C、D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6)欲进一步探索7,8­DHF的最佳使用剂量,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步骤①设置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

将雌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A、B;将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2组,编号C、D。

②由于要验证7,8­二羟基黄酮(7,8­DHF)可对抗雌性小鼠由于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加,所以A、C组每天用足量高脂饲料饲喂,B、D组每天用等量同种饲料添加一定量7,8­DHF 饲喂,各组的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连续饲喂30天,每5天称重一次并记录。

(2)预期各组的体重变化情况为:A、C、D组体重明显增加,B组增加不明显。

(3)由于缺乏实验前测量的数据,所以实验步骤的设计不合理。

(4)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实验结论为7,8­DHF可在雌性小鼠中对抗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对雄性小鼠没有类似作用。

(5)若发现A组小鼠增重明显高于C、D组,最可能的原因是雌鼠活动量少,耗能少。

(6)欲进一步探索7,8­DHF的最佳使用剂量,应配制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7,8­DHF,配合足量高脂饲料,分别饲喂多组雌鼠,比较各组雌鼠体重变化情况。

【答案】(1)高脂一定量7,8­DHF(2)A、C、D组体重明显增加,B组增加不明显(3)缺乏实验前测量的数据(4)7,8­DHF可在雌性小鼠(而非雄性小鼠)中对抗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长(5)雌鼠活动量少,耗能少(6)配制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7,8­DHF,配合足量高脂饲料,分别饲喂多组雌鼠,比较各组雌鼠体重变化情况
3.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 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

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

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 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 d、18 d和30 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2)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__________作用。

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1)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

(2)在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1,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何作用应当和对照组1比较,结果为促进。

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在IBA浓度为0~0.1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

(3)本实验因变量是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生根时间以及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

(4)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无关变量必须保证相同且适宜,则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本实验因变量是对单苗段生根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促进在IBA浓度为0~0.1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Ⅱ起始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4)②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