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工作与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的工作与生活
——“高效工作与和谐组织”系列课程
一、缓解压力释放潜能
紧张而忙碌的现代社会, 会从各方面构成压力, 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损害身体的健康。
虽然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状况非常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技巧,对压力进行管理,提高承压能力,减少和避免压力造成的限制和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直接压力与深层压力
要对压力进行管理,首先需要了解压力的来源。
1、直接压力
工作中的压力,会来源于各方面:
•工作环境条件:办公环境拥挤而嘈杂,再加上一个易怒的上司,缺乏沟通与反馈,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的压力。
•超负荷工作:难度大、任务量多或者时间紧。
长期持续超负荷的工作不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还有可能影响你的健康。
•工作过于闲散:整天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没有事做,枯燥乏味。
无所事事令你感到自己工作的无足轻重,也会产生压力。
2、更深层次的压力
除了工作中的这些直接压力来源,你感受到的压力,可能会来源于间接的、更深层次的方面:•家庭:夫妻吵架、孩子学习不努力、谈恋爱不顺利、有财务困难,这一切都无形中给自己带来忧虑进而造成压力。
•个人健康:睡得晚、睡眠质量低、经常被感冒头疼等小毛病困扰,这也是压力的一个来源。
•人际关系:人是“社会人”,一定会跟周围的人打交道。
如果你跟同事或朋友产生了矛盾或纠纷,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心理:你是否有过失败经历或心理障碍,自己在做相似的事情时,总产生恐惧进而造成压力。
二、应对压力之策
面对这些压力,可以采取“分解移留”四项原则来应对:
原则1:分——分清领域
分清可控制领域与不可控制领域,在可控制领域采取相应措施。
原则2:解——解除压力源
根据上节谈到的压力来源的线索,寻找造成压力的根源,想办法解决造成压力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彻底消除压力源。
以下是一些消除工作压力的好办法:
●桌面整理:及时整理杂乱的办公桌;
●工作环境:解决噪声、光线、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工作环境舒适感;
●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工作,持续工作不代表着高效率;
●工作意义: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工作时多动脑,主动去发现和创造自己工作
中的乐趣;
●工作技能:加强业务技能,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压力;
●时间管理: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消除时间紧张带来的压力;
●沟通人际:重视沟通,消除人际关系障碍。
原则3:移——转移与发泄
对于无法消除压力源的事,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合理发泄,减弱压力。
做不相关的事,或者找个人倾诉,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原则4:留——保留适度压力
压力管理,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压力。
经科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提高忍受力,增强身体活力,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这种适度压力的状态下,人们能积极地调动内在潜力,增强自信心,激起进取、创新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承受压力的水平不同,所以要把握好压力的“度”。
三、通过控制和放弃,释放潜能
1、控制节奏
往往当你对事物取得控制权时,你会觉得压力顿消,游刃有余。
3
你需要控制自己的日程节奏。
你通常在什么时候写东西头脑清醒,思路流畅?什么时候情绪饱满,能够做重要的事?什么时候精神欠佳,需要休息?
总结自己的生物钟规律,配合安排各类事物,以使做每件事的效率最大化。
(点击“了解你的人体生物钟:请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可链接“学习帮助”。
(见附一))你同时需要控制做事的时机。
并不是什么事都是越快越好。
2、有取有舍
我要学英语、我要学电脑、我要学管理、我要学技术……;
项目A收益好,项目B有前途……
我想练瑜伽,我想练慢跑,我想游泳……;
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机会和选择。
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过多的机会和选择,反而会增添无限的压力。
要想减少压力,最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你必须学习选择和放弃。
你可以:
A.审视目标:
做事之前,首先要审视目标、确认目标是否可行。
不追求尽善尽美,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事务都负责任。
紧随目标,进行取舍。
B.衡量自身能力:
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衡量所承受的负荷,选择最有价值的事。
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
●识别直接压力与深层压力;
●采用“分解移留”原则应对压力;
●通过控制和放弃,释放潜能;
要实现和谐的工作与生活,你不仅需要学会掌控压力,还需要学会如何让工作更加有效率,敬请关注下一节:让工作更加有序。
二、让工作更加有序
有序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时间,从而减轻我们的压力,达到工作的平衡。
要让工作更加有序,我们需要学会:
●抓住重点
●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排工作
●管理记忆
一、抓住重点
要让你的工作更加有序,首先需要做到:关注重点。
先来看看一条重要的法则: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
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
80%的结果,归结为20%的起因;
80%的成绩,源于20%的努力;
20%的产品或客户,覆盖了组织80%的营业额。
5
80/20法则提示的是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与回报之间存在的一种不平衡关系。
在一组事务中,其中一小部分体现出的价值或重要性远远高过其它大部分。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组事务中,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部分。
从80/20法则,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
可以假定大部分(80%)的工作结果来自较小比例(20%)的工作相关活动。
所以我们关注重点,就是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可以创造大部分价值、获得高回报的那部分重点工作中。
举例:
你要对员工进行某项软件系统的培训:
考虑80/20法则前:你会按照指导手册各章节顺序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考虑80/20法则后:经考察发现,你发现员工最常用的部分是其中的第5、6两个部分。
于
是,你安排把大部分的培训时间放在这两部分的培训上。
结果:受训员工使用该软件系统效率明显提升。
二、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排工作
并非找出重点就能够保证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工作的先后顺序。
我们先来做个小练习:
小练习:
请把以下四件物品按先后顺序放入瓶中,使瓶中装入尽可能多的东西,且不满出来。
各种类型的工作,就好像瓶子里的石块、碎石、沙子和水一样,应当讲究科学的先后顺序,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放入更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率。
石块类事物:日常基础性工作,在没有紧急状况的条件下,应当首先确保完成。
如果因忙于琐碎事务,而把此类重要的事搁置起来拖到最后一刻,不仅时间仓促,质量和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此类工作如:
●中长期计划
●制度建设
●防患未然
●改进产能
●建立人际关系
●发掘新机会
●规划、休闲
碎石类事物:一些突发性事情。
这些突发性工作无法避免,但通过坚持石块类工作,防患于未然,可以减少和避免碎石类工作的出现。
此类工作如:
●危机(如负面消息报道)
●急迫的问题
●有期限压力的计划
沙子类事物:一些有待于解决但不重要的工作。
可以通过更好地计划和授权,更多地设立规则,尽量减少此类事物。
此类工作如:
●不速之客
●突然打来的电话
●突然发来的信件与报告
●突然的会议邀请
●受欢迎的活动
7
水类事物: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相对于有难度或压力的工作,有时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这类更让人感到轻松的琐事,无形中拖延了有难度但更重要的前几类工作的进展。
因此,需要避免花费过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在此类事物上。
此类工作如:
●繁琐的工作
●无关紧要的信件
●无法紧要的电话
●打发消遣时间之事
总结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效方法:“工作80/20法”:
通过这个方法,你就能够更出色
...、更高效
...地完成工作了。
...、更有序
三、管理记忆
繁忙的工作中,要想做到井然有序,还需要防止意外,做好记忆与备份管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重要途径,做好记忆管理:
·随时记录
·设置提醒
·及时备份
1、随时记录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大量的办公软件开始代替传统的纸笔记录,我们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例如:工作中频繁运用电子邮件来进行沟通的人,可以使用outlook来管理自己的邮件,这样日常收发的邮件都会记录在系统里,可以作为日常工作信息的重要记录线索。
2、设置提醒
工作要保持有序,重要的事情不仅不能错过,而且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可以利用现代办公设备,充当提醒重要事项的好帮手。
任务的最后期限、重要的会议、所在单位的重要事件、家人的生日……,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系统中的提醒功能,提前提醒,以做好准备工作。
有的提醒功能可以设置为每年、每月或每天重复提醒,例如outlook软件中的提醒功能,就更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当你意识到将来的某件事需要提醒时,不妨立即设置提醒,这样你就可以放心无忧了。
3、及时备份
现在工作中庞杂的数据,不可能完全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需要依靠相应的数据系统或资料文件来记录。
意外停电、电脑故障、操作失误、遗失损坏……,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备份系统,往往也会严重打乱工作的秩序。
及时备份,为我们的有序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
9
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你可以考虑定期备份以下数据:
●通讯录
●客户资料
●往来邮件
●项目数据
●设备维修手册、发票及用户密码
有了定期的备份,当不幸碰到“9 • 11”事件时,你就能成为第二个摩根•斯坦利了。
通过
●抓住重点;
●按正确顺序安排工作;
●管理记忆;
相信你一定能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更加井然有序,更加平衡。
努力实现工作上的平衡时,我们还需要争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敬请关注下一节: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三、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工作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彼此影响。
那么,如何能够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呢?
一、你是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你是否感到:焦虑、烦躁、情绪失控、无休止的工作、没有休息的时间……
其实,你此刻正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以下是失衡的重点表现:
表现一:工作就是全部。
两点一线,工作——回家休息睡觉——工作,吃饭仅仅是为了有能量工作,休息仅仅是为了有精力工作,节假日也在考虑工作的事,没有消遣娱乐,一切均以工作为重心。
表现二:情绪失控。
看什么都不顺眼,或者一点事不顺心就大发雷霆,脾气坏,情绪易失控。
这时候很可能不是周围的事物出现了问题,而是你自己出了问题。
长期工作多、压力大,容易造成这种失衡状态。
表现三:陷入低潮。
一蹶不振,无法走出失败和低迷,失去信心、勇气和激情,接二连三地失败,导致恶性循环。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上三类表现之一,就要警惕是否处于失衡状态了。
二、需要平衡的方面
要达到全面的平衡,就是要达到健康、精神、生活、工作四方面的平衡,缺一不可。
而大多数人只注重工作,忽略了其他三方面的平衡。
11
1、精神:学会“主动休心”
现代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令人忙忙碌碌无法止步。
你知道你是为什么而忙吗?
你现在正努力取得的目标和结果,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你现在决策、做事的原则,是否偏离了你根本的价值观和信念?
你周围的环境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
你的规划需要调整了吗?
主动休心,就是在身心达到临界状态时之前,主动审视和调整,以达到身心平衡。
也许我们无法像曾参那样,做到一日三省,但我们可以给定期给自己留一个“自省”的时间,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
2、健康:学会“主动休息”
过去人们常常把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当作是勤奋的表现,但现在这一点需要打一个问号。
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作的特点,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长时间持续工作可能导致低效或无结果;另一方面,屡屡出现的“过劳死”,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需要善待自己的身体。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主动休息,就是在身体尚未感到疲劳和疲乏时开始休息。
这是对付疲劳和疾病的“灵丹妙药”。
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除了坚持锻炼之外,还可以注意以下两种有效方式:
i. 通过伸展运动解除慢性疲劳
长期工作造成的慢性疲劳,通过剧烈运动或静态休息,都无法有效解除。
对付“慢性疲劳”最科学的方法,是做一些适当的伸展运动。
如,瑜伽、体操等。
伸展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工作而造成的乳酸堆积,解除疲劳感。
ii. 保持身体碱性环境降低生病可能
正常人的身体环境呈弱碱性。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100名癌症病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
据统计,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
因此,少吃“三高”食物,多吃碱性食品,可以降低身体酸性化的可能,防止百病入侵,保持健康体魄。
3、生活:与家人、朋友和自己有约
上一次你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外出游玩是什么时候?
你多久跟你的同学或朋友聚会一次?
你上一次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你家里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理财计划?
开会,加班,出差,谈项目,……无数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一次次剥夺了你、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正常发展、享受生活的机会。
生活领域的缺失与失衡,会严重影响你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三、达到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好方法
要想达到健康、精神、生活、工作全面的平衡,尤其是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可以采用一个有效的方法——角色分解法。
步骤一:把你的工作角色、生活角色一一分解。
步骤二:每周按照各角色制定你的周计划并按天执行。
确保各方面角色平衡。
13
步骤三:月底、季末或年末时,按角色回顾并调整你的计划。
确保中长期平衡。
你已经学习了:
•了解自己是否处于平衡的状态;
•达到健康、精神、生活、工作全面平衡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
●缓解压力释放潜能;
●让工作更加有序
●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才能拥有和谐的工作与生活,才能与人更好地实现沟通互动,共求合作共赢。
敬请关注课程:《和谐的人际互动》。
附一:学习帮助
了解你的人体生物钟
清晨6点: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大脑思维活跃。
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
上午10点:大脑精力最充沛,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到高峰,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也是学习新事物的最佳时间。
中午1点:反应较迟钝,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适当休息。
下午2点:反应最敏捷。
下午3点:分析和创造的最佳时刻。
下午4点:体能最好,肌肉力量最强,从事体育活动最佳时机。
此时做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动效率也最高。
下午5点:此时较适宜做计算、统计等工作。
晚上6点-8点:此时嗅觉、听觉都极为灵敏,肝脏也能最有效地对付酒精,美容效果
较好。
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
晚上8点至10点:情绪最为稳定,思路较为清楚,是从事写作、设计的黄金时刻。
晚上10点至11点: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这可使体温上升而影响入睡。
晚上11点至1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黄金睡眠时间,其他时间不能替代。
此时保
持熟睡状态最佳。
午夜至第二天清晨:身体内部开始其自身最繁重的工作,更换已死亡的细胞,为下一
天做好准备。
这个时刻表显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能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节奏,你应该了解自己的生物钟规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