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鼠的生命哲学等3则】尼亚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亚鼠的生命哲学等3则】尼亚鼠
北非沙漠中有一种鼠,叫尼亚鼠,这种鼠喜群居,通常会在一片区域内,所有鼠洞连成一片一起生活。
群体中总有一个首领对其他鼠发号施令,相当有威严。
白天,这个首领抬起两只前脚坐在洞口上,看着其他鼠跑来跑去,只要从它身边经过的鼠,都得放慢速度,当它发出一声呜叫后,所有的鼠必须立即停下来,然后直盯盯地看着它,好不威风。
尼亚鼠首领从来不外出觅食,然而它的洞穴里各式各样的食物应有尽有。
这是因为其他鼠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食物,送到它的洞穴里,直到食物快塞满时,它才会大叫一声,其他鼠才各自分散,开始寻找自己的食物。
鼠群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隔上半年或是几个月后,总有一只鼠搬离这个洞群,在离洞群很远的地方打洞,然后无精打采地站在洞口。
这只鼠是曾经的首领。
原来,尼亚鼠的首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过争斗后,胜者为王,败者下台。
而败下来的首领通常会搬离那个鼠群,然后不吃不喝,孤独地生活。
但这种状态只存在三四天,就在这个曾经的首领饿得快要不行的时候,它就不再沉默,而是重新回到鼠群,像其他鼠一
样,听现任首领的,每天第一件事便是找食物给首领,然后找自己的食物……几天后,它好像忘记了自己是曾经的首领,和其他鼠一样忙忙碌碌地生活,快乐地跑来跑去。
尼亚鼠首领遭遇了巨大的生活落差,但它经过短暂的失落后又重新焕发了活力,这就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你的人生也可能遭遇巨大落差,但要记住,我们可以失去名望,可以失去财富,但一定不能失去快乐生活下去的那颗坚强的心。
(强子摘自《知音女刊》
20__年第10期)
动物早已这样干了
(香港)李碧华
逆境中,好些富豪破产,一贫如洗,为了求生,舍下身价当小贩、推销员、保险经纪……面对风浪和挫折,等待重生的那一天。
这样的故事的确激励人心。
人对很多东西都无能为力,因为活得很“被动”。
人改变不了环境、大气候、人家的想法、经济不景气。
人也改变不了命运――唯一可以自主的,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而且不怨。
这是人性的特质吗不。
动物早已这样干了。
螃蟹特大的钳状螯是个宝贝,一旦情势危急,会自断以保命。
海参可以排出非常稠稠黏黏的肠子内脏,把身体断裂成两截甚至几块。
海豹原来是在海岛上群居的,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作了调适与演化,不但学会游泳,还精于潜水。
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
改变和舍得是个惨痛牺牲的过程,并不容易,重生也几经调养。
动物可以这样,为什么有些人却要自寻死路呢(聂勇摘自新京报网)
狗狗甩水有“定律”杨杨
当一只湿狗摆动身体甩开身上的水滴时,绝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水滴四溅。
XX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却从中看出复杂的流体力学运作。
为了研究狗甩水,破解这种“动力防水性”的密码,研究小组配置了价值2.75万美元、每秒可拍摄1200帧的摄像机,花费240小时来拍摄和分析27种被淋湿的动物的甩水镜头。
其中有来自实验室里的狗和老鼠,也有XX亚特兰大动物园中包括一只260公斤重的棕熊在内的几只动物。
结果显示:动物的摆动频率和体型大小成反比。
小鼠每秒摆动29次,狗每秒摆动5次,体型更大的棕熊则每秒摆动4
次。
动物甩干身体,遵循一种依照指数定律的频率,研究小组称其为“湿狗摇摆定律”。
这一科学成就如何造福人类回答是,这种水滴离散的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改进洗衣机和喷涂设备,甚至包括给硅片镀膜的匀胶机。
研究人员还举出XX火星探测器的例子,这部机器曾因为无法自动除去积累的灰尘而导致失去动力。
也许未来的航空机器人可以像沙滩上的西班牙猎犬那样,只需摆动几下即可清除在火星上沾染的满身尘埃。
(江雅仪摘自20__年7月21日
《羊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