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_大作业1
数模第一次作业-(1)
. .2016年数学建模论文第套论文题目:专业、:专业、:专业、:提交日期: 2016.6.27题目: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摘要对美国人口数据的变化进行拟合,并进行未来人口预测,在第一个模型中,考虑到人口连续变化的规律,用微分方程的方法解出其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先求对数用matlab里线性拟合求出参数,即人口净增长率r=0.0214,对该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并计算了从1980年后每隔10年的人口数据,与实际对比,有很大出入。
因此又改进出更为符合实际的阻滞增长模型,应用微分方程里的分离变量法和积分法解出其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方程,求出参数人口增长率r=0.0268和人口所能容纳最大值m x=285.89,与实际数据对比,拟合得很好,并预测出1980年后每隔10年的人口数据,与实际对比,比较符合。
为了便于比较两个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描述情况作对比,又做出了两个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图,并计算了误差。
关键词:人口预测微分方程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一、问题重述1790-1980年间美国每隔10年的人口记录如下表所示:表1 人口记录表试用以上数据建立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并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预测五次人口数量,并查阅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如果数据不相符,再对以上模型进行改进,寻找更为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
二、问题分析由于题目已经说明首先用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来刻划,列出人口增长指数增长方程并求解,并进行未来50年人口数据预测,但发现与实际数据有较大出入。
考虑到实际的人口增长率是受实际情况制约的,因此,使人口增长率为一变化的线性递减函数,列出人口增长微分方程,求出其方程解,并预测未来五十年人口实际数据。
三、问题假设1.假设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2.各个年龄段的性别比例大致保持不变;3.人口变化不受外界大的因素的影响;4.马尔萨斯人口模型(1)单位时间的人口增长率r 为常数;(2)将N t 视为t 的连续可微函数。
数学建模第一次作业作业
(i)取定 x0 3.9, t0 1790, ,拟合待定参数 r .
t=1790:10:2000; c=[3.9,5.3,7.2,9.6,12.9,17.1,23.2,31.4,38.6,50.2,62.9,76.0,92.0,106.5,123.2,131.7,150.7,179.3,20 4.0,226.5,251.4,281.4]; f1=@(r,t)3.9.*exp(r.*(t-1790)); r0=0.02; r=nlinfit(t,c,f1,r0), se1=sum((c-f1(r,t)).^2), plot(t,c,'k+',1780:1:2010,f1(r,1780:1:2010),'k') (ii)取定 t0 1790 ,拟定待定参数 t0 、 x0 、 r
数学建模第一次作业 1、绘制图形 (1)程序及图形如下: n=500; t=linspace(0,2*pi,n); x1=cos(t); y1=sin(t); x2=2*cos(t); y2=2*sin(t); x3=2*cos(t); y3=sin(t); plot(x1,y1,'k',x2,y2,'k',x3,y3,'k') axis equal;title('参数方程画 x^2+y^2=1, x^2+y^2=4, x^2/4+y^2=1 的图像'); gtext('x^2+y^2=1') gtext('x^2+y^2=4') gtext('x^2/4+y^2=1')
2
黎曼函数的图像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分 母 P的 最 大 值 n =36时
数学建模作业题+答案
数学建模MATLAB 语言及应用上机作业11. 在matlab 中建立一个矩阵135792468101234501234A ⎡⎤⎢⎥⎢⎥=⎢⎥-----⎢⎥⎣⎦答案:A = [1,3,5,7,9;2,4,6,8,10;-1,-2,-3,-4,-5;0,1,2,3,4]2. 试着利用matlab 求解出下列方程的解(线性代数22页例14)12341242341234258369225476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答案:A=[2 ,1,-5,1;1,-3,0,-6;0,2,-1,2;1,4,-7,6]; B=[8;9;-5;0]; X=A\B 或A=[2,1,-5,1;1,-3,0,-6;0,2,-1,2;1,4,-7,6] b=[8,9,-5,0]' X=inv(A)*b3. 生成一个5阶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方阵,并计算出其行列式的值,逆矩阵以及转置矩阵。
答案:A=randn(5) det(A) inv(A) A'4. 利用matlab 求解出110430002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答案:A=[-1,1,0;-4,3,0;0,0,2] [V,D]=eig(A)5.画出衰减振荡曲线3sin3t y et -=在[0,4]π上的图像。
要求,画线颜色调整为黑色,画布底面为白色。
(在实际中,很多打印机时黑白的,因此大多数作图要考虑黑白打印机的效果。
) 给出恰当的x ,y 坐标轴标题,图像x 轴的最大值为4π。
6. 生成一个0-1分布的具有10个元素的随机向量,试着编写程序挑选出向量中大于0.5的元素。
数学建模和Matlab 上机作业2(2016-9-20)跟老师做(不用整合进作业中):上机演示讲解:函数,递归的两个例子的写法。
附:1. Fibonacci Sequence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上,费波那西数列是以递归的方法来定义: F1= 1;F2= 1;F (n )=F (n-1)+F (n-2) 2. 阶乘举例:数学描述:n!=1×2×……×n ;计算机描述:n!=n*(n-1)!自己做(需要整合进作业中,提交到系统中):1. 写一个m 文件完成分值百分制到5分制的转换(即输入一个百分制,转换后输出一个5级对应的得分,联系条件控制语句)。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2013年
数学建模期末大作业-2013年期末大作业题目一、小行星的轨道问题一天文学家要确定一颗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他在轨道平面内建立了以太阳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在两坐标轴上取天文观测单位。
在5个不同的时间对(1)建立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方程并画出其图形;(2)求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及轨道的中心(是太阳吗?);(3)计算轨道的周长。
二、发电机使用计划为了满足每日电力需求(单位:兆瓦),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类型的发电机。
每日电力需求如下所示:一最小输出功率。
所有发电机都存在一个启动成本,以及工作于最小功率状态时的固定的每小时成本,并且如果功率高于最小功率,则超出部分的功率每兆瓦每小时还存在一个成本,即边际成本。
这些数据均列于下表中。
电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我们的问题是:(1)在每个时段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2)如果增加表3中的关闭成本,那么在每个时段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3)如果增加表4中的关闭成本,那么在每个时段应分别使用哪些发电机才能够使每天的总成本最小?三、合理计税问题所以此人一年上税为:245×12+__=__元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每月的岗位津贴和年末一次性奖金实际上是放在一起结算给个人的,而具体每月发放多少岗位津贴和年末一次性发放多少奖金可以由职工本人在年初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显然,不同的选择发放方式所缴纳的税是不同的,这就产生一个合理计税的问题。
假定该事业单位一年中的津贴与奖金之和的上限是__元,试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四、光伏电池的选购问题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
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未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数学建模 大作业1
N
( 1, 2 ,..... N )= i 的极小值。通常表示为 i 1
N
min F( 1, 2 ,..... N )= i , i 1
s.t. rij2 (t)>64 ,t tij ,i,j=1,2,….N,i≠j
i
6
,i=1,2,….N.
由于在这个及消化问题中目标函数可约束条件关于变量 1, 2 ,..... N 均为非 线性的,因此上述方程组是一个有约束的非线性的规划模型。
数学建模大作业
姓名 1:廉文秀 学号:200904745 姓名 2:沙吾列 学号:200903952 姓名 3:索海娟 学号:200903951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094 指导老师:张仲荣
2012 年 5 月 22 日
升机运输公司问题
一家运输公司正考虑用直升机从某城市的一摩天大楼运送人员。你被聘为顾 问,现在要确定需要多少架飞机。按照建模过程仔细分析,建模。为了简化问题, 可以考虑升机运输公司问题。 基本假设如下:
由于约束条件 ri2j (t)>64, t t ij ,i,j=1,2,…N,i j
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别是 tij 的表达式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问题进一步简化。注
(t)=vtcos
+
x
0 j
(t)=vtsin
+
y
0 j
若记时刻 t 他们距离为 (t),则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为
ri2j (t)=(xi(t)-xj(t))2+(yi(t)-yj(t))2
经简单计算可得
ri2j ( t ) =v2 [(cos i -cos j )2+(sin i -sin j )2] t2
i
架飞机的方向角调整,-
数学建模大作业
兰州交通大学数学建模大作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车辆093学号:200903812 姓名:刘键学号:200903813 姓名:杨海斌学号:200903814 姓名:彭福泰学号:200903815 姓名:程二永学号:200903816 姓名:屈辉高速公路问题1 实验案例 (2)1.1 高速公路问题(简化) (2)1.1.1 问题分析 (3)1.1.2 变量说明 (3)1.1.3 模型假设 (3)1.1.4 模型建立 (3)1.1.5 模型求解 (4)1.1.6 求解模型的程序 (4)1实验案例1.1 高速公路问题(简化)A城和B城之间准备建一条高速公路,B城位于A城正南20公里和正东30公里交汇处,它们之间有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山脉。
公路造价与地形特点有关,图4.2.4给出了整个地区的大致地貌情况,显示可分为三条沿东西方向的地形带。
你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给定三种地形上每公里的建造费用的情况下,确定最便宜的路线。
图中直线AB显然是路径最短的,但不一定最便宜。
而路径ARSB过山地的路段最短,但是否是最好的路径呢?AB图8.2 高速公路修建地段1.1.1 问题分析在建设高速公路时,总是希望建造费用最小。
如果要建造的起点、终点在同一地貌中,那么最佳路线则是两点间连接的线段,这样费用则最省。
因此本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以建造费用最小为目标,需要做出的决策则是确定在各个地貌交界处的汇合点。
1.1.2 变量说明i x :在第i 个汇合点上的横坐标(以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i =1,2,…,4;x 5=30(指目的地B 点的横坐标)x=[x 1,x 2,x 3,x 4]Tl i :第i 段南北方向的长度(i =1,2, (5)S i :在第i 段上地所建公路的长度(i =1,2, (5)由问题分析可知,()()()()25425524324423223322122221211x x l S x x l S x x l S x x l S x l S -+=-+=-+=-+=+=C 1:平原每公里的造价(单位:万元/公里)C 2:高地每公里的造价(单位:万元/公里) C 3:高山每公里的造价(单位:万元/公里)1.1.3 模型假设1、 假设在相同地貌中修建高速公路,建造费用与公路长度成正比;2、 假设在相同地貌中修建高速公路在一条直线上。
数学建模样题及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数学建模样题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数学建模作业一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宿舍,333人住在B宿舍,432人住在C 宿舍。
学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试用下列方法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按比例分配取整数的名额后,剩下的名额按惯例分给小数部分较大的。
Q值方法:m方席位分配方案:设第i方人数为,已经占有个席位,i=1,2,…,m .当总席位增加1席时,计算,i=1,2,…,m把这一席分给Q值大的一方。
d’Hondt方法: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1,2,3,…相除,其商数如下表:1 2 3 4 5 …A 235 117.5 78.3 58.75 …B 333 166.5 111 83.25 …C 432 216 144 108 86.4将所得商数从大到小取前10个(10为席位数),在数字下标以横线,表中A,B,C行有横线的数分别为2,3,5,这就是3个宿舍分配的席位。
(试解释其道理。
)(4)试提出其他的方法。
数学建模作业二假定人口的增长服从这样的规律:时刻t的人口为,t到t+t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与-成正比例(其中为最大容量).试建立模型并求解.作出解的图形并与指数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
解:dxdt=r(xm-x),r为比例系数,x(0)=x0 解为:x(t)= xm-( xm-x0)ert,如下图粗线,当t→∞时,它与Logistic模型相似。
数学建模作业三一容器内盛入盐水100L,含盐50g .然后将含有2g/L的盐水流如容器内,流量为3L/min.设流入盐水与原盐水搅拌而成均匀的混合物。
《数学建模》作业
要求1、选题要求,学号是1号的选A组第1题,2号选A组第2题,以此类推,15号选A组第15题,16号回头选A组第1题。
如果对上面的题目把握不大或不敢兴趣的,可以在B组题目中任选一题。
2、答卷论文内容包括:摘要(100——300字,含研究的问题、建模的方法及模型、模型解法和主要结果),问题分析与假设,符号说明,问题分析,模型建立,计算方法设计和实现(框图及计算机输出的计算结果),结果的分析和检验,优缺点和改进方向等。
用软件求解的,请在附件中附上算法程序。
3、论文(答卷)用白色A4纸,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页边距。
4、第一页为封面(自己下载),写上学号、姓名、第二页为论文标题和摘要,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论文从第二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5、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
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4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
6、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
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论文名[J].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论文提交:2015年5月(本学期第11周)论文打印装订成册上交注:2015年5月(本学期第11,12周)答辩大作业题目A组1、生产计划高校现有一笔资金100万元,现有4个投资项目可供投资。
项目A:从第一年到底四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次年年末回收本利115%。
项目B:从第三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第5年末才回收本利135%,但是规定最大投资总额不超过40万元。
数学建模作业(1)备课讲稿
数学建模作业(1)习题一在3.1节存储模型中的总费用中增加购买货物本身的费用,重新确定最优订货周期和订货批量。
证明在不允许缺货模型和允许缺货模型中结果都与原来一样。
一、不允许缺货的存储模型问题分析若生产周期短、产量少,会使存储费用小,准备费用大,货物价格不变;而周期长、产量多,会使存储费大,准备费小,货物价格不变。
所以必然存在一个最佳周期,使总费用最小。
显然,应建立一个优化模型。
模型假设为了处理的方便,考虑连续模型,即设生产周期T和产量Q为连续量。
根据问题性质作如下假设:(1)产品每天的需求量为常数r。
(2)每次生产费用为c1,每天每件产品存储费为c2,购买每件货物所需费用为c3. (3)生产能力为无限大(相对于需求量),当存储量降为零时,Q件产品立即生产出来供给需求,即不允许缺货。
模型建立将存储量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q(t),t=0生产Q件,存储量q(0)=Q,q(t)以需求速率r递减,直到q(T)=0,如图,显然有:Q=rT图(1)不允许缺货模型的存储量q(t)一个周期内的存储费是c2∫q(t)dt,其中积分恰好等于图中三角形面积QT/2,因为一个周期的准备费是c1,购买每件货物的费用为c3,得到一个周期的总费用为:C=c1+c2QT/2+r Tc3=c1+c2 r T2/2+ r T c3则每天的平均费用是C(T)=c1/T+r c3+c2 r T/2上式为这个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模型求解求T使上式的C最小。
容易得到T=√2c1/(c2r)则Q=√2c1r/c2二、允许缺货的存储模型(1) 模型假设产品每天的需求量为常数r。
(2) 每次生产费用为c1,每天每件产品存储费为c2,购买每件货物所需费用为c3.(3) 生产能力为无限大(相对于需求量),允许缺货,每天每件损失费为c4,但缺货数量需在下次生产(或订货)时补足。
,模型建立因存储量不足造成缺货时,可以认为存储量函数q(t)为负值,如图所示,周期仍记为T,Q是每周期初的存储量,当t=T1时q(t)=0,于是有 Q=r T1图(2)允许缺货模型的存储量q(t)在T1到T这段时间内需求率r不变,q(t)按原斜率继续下降。
北京工业大学数学建模-实验1答案
他妻子驾车至火车站接他回家。一日他提前下班,乘早一班火车于 17:30 抵达 A 市火车站,随 即步行回家,他妻子像往常一样驾车前来,在半路相遇将他接回家。到家时张先生发现比往常 提前了 10 分钟,问张先生步行了多长时间? 解:假设他的妻子和他在半路相遇后仍载着他开往车站并返回家中,则他并不会比平时早到 10 分钟,早到的这 10 分钟是由于他和妻子没有从半路相遇点到车站之间往返产生的,即从相 遇点到车站车行时间为 5 分钟, 即他和妻子相遇时刻为 18:00 前 5 分钟即 17:55, 他 17:30 到达 车站,则其步行时间为 25 分钟。 (4)一男孩和一女孩分别在距家 2 公里和 1 公里且方向相反的两所学校上学,每天同时放学 后分别以每小时 4 公里和每小时 2 公里的速度步行回家。 一小狗以每小时 6 公里的速度由男孩 处奔向女孩,又从女孩处奔向男孩,如此往返直至回到家中。问小狗奔波了多少路程。如果男 孩和女孩上学时,小狗也往返奔波在他们中间,问当他们到达学校时小狗在何处? 解:男孩女孩从各自学校回家的时间都是 0.5 小时,所以小狗奔跑的时间也是 0.5 小时,这个 过程中,小狗的奔跑路程为 3km。如果男孩女孩上学时,小狗也往返在他们之间,那小狗出现 的位置可能有两种情况,因为最初的跑动方向可能是男孩方向也可能是女孩方向。
dT (t ) k (T (t ) T0 ) (1) dt
式(1)的通解为: T (t ) T0 Cekt 。 早上 6 点时 t=0, T(0)=26℃, 早上 8 点时 t=2, T(2)=18℃.假设死者死亡时体温正常 T(t0)=37℃, 由通解表达式可知:
T (0) 10 C 26
加分实验
基本投票问题
某部门推出一专项基金目的在于培养优秀人才,根据评比结果来确定资助的额度。许多单 位的优秀者都申请了该基金,于是该基金的委员会聘请了数名专家,按照如下规则讲行评比。
数学建模作业完整版
数学建模作业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数学建模》作业学号姓名工作量 100 %专业所属学院指导教师二〇一七年六月数学建模作业第一部分: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20 分)。
1、(马王堆一号墓入葬年代的测定建模问题)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于 1972 年 8 月发掘出土,其时测得出土的木炭标本中碳-14 平均原子蜕变数为次/分钟,而新烧成的同种木材的木炭标本中碳-14(C-14)原子蜕变数为次/分钟. 又知碳-14 的半衰期为 5730 年,试推断该一号墓入葬的大致年代。
问题分析: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度是不受环境影响的,它总是和该元素当前的量成正比,运用碳—14测定文物或化石年代的方法是基于下面的理由:(1)宇宙射线不断轰击大气层,使大气层中产生碳—14而同时碳—14又在不断衰变,从而大气层中碳—14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且其含量自古至今基本上是不变的;(2)碳—14被动植物体所吸收,所以活着的生物体由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其含量在物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3)动植物的尸体由于停止了从环境中摄取碳—14,从而其体内碳—14含量将由于衰变的不断减少,碳定年代法就是根据碳—14的减少量来判断物体的大致死亡时间。
模型建立设t 时刻生物体中碳—14的含量为x (t ),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即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数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为T ,生物体死亡时间为t0,则由放射性物质衰变规律得数学模型⎪⎩⎪⎨⎧=-=,)(,00x t x x dtdx λ ① 其中0>λ称为衰变系数,由放射性物质所决定,x 0为生物体在死亡时刻t 0时的碳—14含量。
模型求解对所得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①采用同变量分离法求解,得 e x t t x t )(00)(--=λ??由于T t t =-0时,有 0021)()(x T t x t x =+=??代入上式,有 T e T 2ln ,212==-λ????? 所以得 ? T t t e x t x )(2ln 00)(--= ②这就是生物体中碳—14的含量随时间衰变的规律,由之易解得 )()(ln 2ln 00t x t x T t t =- ③ 将所得的数学模型的一般解应用于本例,此时以T=5730,37.380=x (新木炭标准中碳—14原子蜕变数),X(1972)=(出土的木炭标本中碳—14原子蜕变数) 代入到③式,得 ?209578.2937.38ln 2ln 57300≈=-t t 年 于是得??1232095197220950-=-=-≈t t 年结果表明,马王堆墓入葬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3年左右的西汉中期,该结论与马王堆出土文物的考证结果相一致。
数学建模(合)大作业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7 学年第 2 学期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502班____ (学号):庞云杰(20155653)_______2017年 03月21日通过N(t)=N0e rt其中r=0.0202(1/年),N0 =6.0450(百万);我们可以预测美国2010,2020,2030,2040,2050年的人口;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2010年 514.28(百万)2020年629.39(百万) 2030年770.26(百万) 2040年942.66(百万)2050年1153.65(百万)误差分析利用指数增长模型预测美国人口变化状况,其预测结果与真实值比较,相对误差在1%-55%之间,预测模型明显不可靠。
模型2利用MATLAB进行曲线拟合,首先在平面上绘出已知数据的分布图,通过直观观察,猜测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再用函数拟合的方法确定其中的未知参数,从而估计出2010 2020 2030 2040 2050年的美国人口。
利用MATLAB作出美国人口统计数据的连线图如图1。
1美国人口统计数据连线图2建模方法2拟合效果图由图1可以发现美国人口的变化规律曲线近似为一条指数函数曲线,因此我们假设美国的人口满足函数关系x=f(t), f(t)=ea+bt,a, b为待定常数,根据最小二乘拟合的原理,a, b是函数的最小值点。
其中xi是ti时刻美国的人口数。
利用MATLAB中的曲线拟合程序“curvefit”,编制的程序如下:首先创建指数函数的函数M——文件用最小二乘拟合求上述函数中待定常数,以及检验拟合效果的图形绘制程序m-function, fun1.mfunction f=fun1(a,t)f=exp(a(1)*x + a(2));t=1790:10:2000;图3误差分析观察误差和图像,模型2对过去的统计数据吻合得较好,但也存在问题,即人口是呈指数规律无止境地增长,此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人口的增长而增长,这不可能。
数学建模基础练习一及参考答案(DOC)
练习1 matlab练习一、矩阵及数组操作:1.利用基本矩阵产生3×3和15×8的单位矩阵、全1矩阵、全0矩阵、均匀分布随机矩阵([-1,1]之间)、正态分布矩阵(均值为1,方差为4),然后将正态分布矩阵中大于1的元素变为1,将小于1的元素变为0。
2.利用fix及rand函数生成[0,10]上的均匀分布的10×10的整数随机矩阵a,然后统计a中大于等于5的元素个数。
3.在给定的矩阵中删除含有整行内容全为0的行,删除整列内容全为0的列。
4.随机生成10阶的矩阵,要求元素值介于0~1000之间,并统计元素中奇数的个数、素数的个数。
二、绘图:5.在同一图形窗口画出下列两条曲线图像,要求改变线型和标记:y1=2x+5;y2=x^2-3x+1,并且用legend标注。
6.画出下列函数的曲面及等高线:z=sinxcosyexp(-sqrt(x^2+y^2)).7.在同一个图形中绘制一行三列的子图,分别画出向量x=[1 5 8 10 125 3]的三维饼图、柱状图、条形图。
三、程序设计:8.编写程序计算(x 在[-8,8],间隔0.5)先新建的,在那上输好,保存,在命令窗口代数;9.用两种方法求数列:前15项的和。
10.编写程序产生20个两位随机整数,输出其中小于平均数的偶数。
11.试找出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12.当)1(433221)(+⨯++⨯+⨯+⨯=n n n f 时, ?)20()30()40(=+f f f四、数据处理与拟合初步:13.随机产生由10个两位随机数的行向量A,将A 中元素按降序排列为B,再将B 重排为A 。
14.通过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分别采用y=c1+c2e^(-t)和y=d1+d2te^(-t)进行拟合,并画出散点及两条拟合曲线对比拟合效果。
15.计算下列定积分:dxdy y x ex )sin(2112222+⎰⎰---16.(1)微分方程组当t=0时,x1(0)=1,x2(0)=-0.5,求微分方程t 在[0,25]上的解,并画出相空间轨道图像。
数学建模的作业
实验1 渡口模型仿真计算实验内容:(渡口模型仿真)渡船营运者如何规划,使得单次运送车辆最多、最合理,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实验目的:对渡口问题进行仿真计算,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实验步骤:1、对问题的变量进行合理定义,并指出合理存在区间;2、选取合适步长,通过C语言或者MATLAB软件编程,遍历寻优,得到单次运送所获利润的最大值,并同时求出最大值点;3、考虑随机到达的情况,进行随机优化;4、比较结论,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或者进一步优化和重构模型。
【问题提出】一个渡口的渡船营运者拥有一只甲板长32米,可以并排停放两列车辆的渡船。
他在考虑怎样在甲板上安排过河车辆的位置,才能安全地运过最多数量的车辆。
【准备工作】他关心一次可以运多少辆车,其中有多少小汽车,多少卡车,多少摩托车。
他观察了数日,发现每次情况不尽相同,得到下列数据和情况:(1)车辆随机到达,形成一个等待上船的车列;(2)来到渡口的车辆中,轿车约占40%,卡车约占55%,摩托车越占5%;(3)轿车车身长为3.5~5.5米,卡车车身长为8~10米。
【问题分析】这是一个遵循“先到先服务”的随机排队问题,这里试图用模拟模型的方法来解决,故需分析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下面一些问题:(1)应该怎样安排摩托车?(2)下一辆到达的车是轿车还是卡车?(3)怎样描述一辆车的车身长度?(4)到达的车要加入甲板上两列车队的哪一列中去?【建立模型】其中我以函数获得的平均分布的随机数,然后假定车身长度也符合平均分布,并假定渡船甲板由两列组合成一列,长64米,每辆车辆来到渡口,遵循先到先服务的原则,依次进入,并假定两辆车之间相隔0.5米,因此得出模型1假定遵循左右均衡的原则。
尽可能使左右车辆的卡车数量相等,轿车数量相等,得出模型2模型1中,由于车辆为分两队摆放,每边都应有一定间隙,例如,若有8米空隙在模型1中,理论上还可停一辆车,但显然是不可能的.假定给出停放两列汽车的方式为采用先停一列再停一列的方式,得出模型3由于车辆的长度不可能特长或特短,因此车长该服从正态分布.将以上模型修改,得出模型4,5,6【模型求解】注意到甲板停放两队汽车,可供停车的总长度为32*2=64米。
数学建模大作业_操场追及问题
2
由于小明室友从中心开始追小明,因此初始条件为 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小明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无法求出上述微分方程的 解。因此,接下来我们应该尝试建立 X 与 Y 关于时间的表达式。 引入椭圆的参变量方程, 给出 X 和 Y 关于参变量 的表达式:X a cos , Y b sin . 而 得: ,由于小明速度为 1,因此在时间 t 内小明走过的弧长为 t ,依据弧长公式可
图1
图2
3
36.5 400 ,模仿椭圆的概念, c a 2 b2 36.5 85 36.5 长轴 a 短轴 b 36.5 .可以计算出离心率为 e 0.89 , 79 , a a 2 查阅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 将以上两式联立方程组可以求得建模后椭圆 长轴及短轴的值。解得 a 79.35, b 36.18.
参考《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 1999》 ,我们得到 400m 跑道的设计标准如下:大多数 适宜的 400 米椭圆跑道被建成弯道半径为 35.00m 到 38.00m 之间,最好的是 36.50m , 国际田联建议所有新造的跑道应该按后者的规定建造,并被称之为“400 米标准跑道” , 图 1 给出了实际的 400m 跑道设计图,图 2 是根据标准手册简化的 400m 跑道图。
1
一、问题重述
小明在平面上沿 400 周长的操场(可考虑为椭圆)以恒定的速率 v=1 跑步。 他的室友从操场中心出发,以恒定速率 w 跑向小明,室友的跑步的方向始终指向小 明。讨论 w 大约为多大时,室友能追上小明,做出轨迹图,并讨论追上的时间。
二、问题分析
本题是一个追及问题,追及问题的三个要素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在此题中时间为 未知量,速度大小的给出方式常规,因此此题的关键就在于速度方向的模型化。 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了两个模型,第一个为从实际跑道中抽象化的椭圆轨道模 型,第二个为实际 400m 跑道模型。 在一个模型中,我们采取了速度分解的方法。将系统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出 小明和他室友的位置坐标,连线方向即为舍友下一时刻的运动方向,也即速度的方向, 通过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分解,可以得出室友横坐标与纵坐标随着时间变化的微分 方程。此微分方程包含小明的位置坐标,方程右侧并不是显含时间的,为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参变量 ,根据椭圆的参数方程将小明的位置坐标表示成 的函数,并依据弧长公 式将 表示成 t 的函数进而建立起完整的微分方程组,最后用 Matlab 进行数值模拟。 第二个模型利用了第一个模型速度分解的理论,唯一不同的是在给出小明位置坐标 时直接写出了位置与时间的显式分段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完整的微分方程组,并最终给 出了追及轨迹及数值结果。
数学建模通识课大作业题目
数学建模通识课大作业题目注意事项 :(1)大型作业由学生组队达成 , 每队不超出 3 人;(2)在 17 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达成;(3)答卷包含问题复述、建模假定与成立、模型求解与计算等部分构成,引用他人的成就或其余公然的资料 ( 包含网上查到的资料 ) 一定依照规定的参照文件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途和参照文件中明确列出;(4)答卷一定拥有原创性,如发现剽窃和相同,成绩计0 分;(5) 答卷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各任课老师指定的邮箱,交卷截止时间为2012 年 12 月 20日夜晚 9:30。
题 1:地下管线A 地和B 地之间准备修筑一条地下管线, B 地位于 A 地正南面 20km 和正东 30km交汇处,它们之间有东西走向岩石带。
地下管线造价与地质特色有关,图 1 给出了整个地域的大概地质状况,显示可分为三条沿东西方向的地质带。
AR沙土C1沙石P C2岩石C3沙石C2S沙土C1B图 1你的任务是成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给定三种地质条件上每千米的修筑花费的状况下,确立最廉价的路线。
图中直线 AB 明显是路径最短的,但不必定最廉价。
而路径 ARSB 过岩石和沙石的路径最短,可是不是最好的路径呢?你如何使你的模型进一步适合于下面两个限制条件的状况呢?1.当管线转弯时,角度起码为140°。
2.管线一定经过一个已知地址(如P)。
题 2:电子游戏中的数学近来几年来,跟着电子游戏的日趋普及,电子游戏业已成为横跨信息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家产。
对电子游戏中的一些数学识题进行研究,成为数学界和有关人士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某电子游戏中,玩家每次下注一元,由机器随机分派给玩家五张扑克牌,而后允许玩家有一次换牌的时机,即能够放弃此中的某几张牌,放弃的牌留下的空缺由机器在剩下的 47 张牌中再次随机分派。
玩家的奖金依照其最后所拥有的牌型而定。
下边是一份典型的奖金分派表:牌型奖金(元)同花大顺( 10 到 A)800同花顺50四张相同点数的牌25满堂红(三张同点加一对)8同花5顺子4三张相同点数的牌3两对2一对高分对( J 及以上)1其余0在上表中,玩家的牌型属于某一种类且不属于任何更高的种类,则博得该牌型相应的奖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大作业姓名1:赵成宏学号:201003728姓名2:吴怡功学号:201003738姓名3:蒲宁宁学号:201004133专业:车辆工程2013年5 月28 日直升机运输公司问题一家运输公司正考虑用直升机从某城市的一摩天大楼运送人员。
你被聘为顾问,现在要确定需要多少架飞机。
按照建模过程仔细分析,建模。
为了简化问题,可以考虑升机运输公司问题。
基本假设如下:假设运载的直升机为统一型号; 假设每架飞机每次载人数相同;假设飞机运送的人员时互不影响;假定人员上了飞机就安全,因此最后一次运输时,只考虑上飞机所花时间。
1、按照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对本题建立模型,并选用合理的数据进行计算(模型求解); 2、本问题是否可以抽象为优化模型;除了考虑建立优化模型之外,是否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建立模型。
注意考虑假设条件。
甚至基于不同的假设建立多个模型。
归纳起来,有以下假设:(H1)所有飞机的飞行高度度均为10 000m ,飞行速度均为800km/h 。
(H2)飞机飞行方向角调整幅度不超过6,调整可以立即实现;(H3)飞机不碰撞的标准是任意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大于8km; (H4)刚到达边界的飞机与其他飞机的距离均大于60km; (H5)最多考虑N 架飞机;(H6)不必考虑飞机离开本区域以后的状况. 为方便以后的讨论,我们引进如下记号: D 为飞行管理区域的边长;S 为飞行管理区域取直角坐标系使其为[0,D ]×[0,D]; v 为飞机飞行速度,v=800km/h;(x 0i ,y i)第i 架飞机的初始位置;()(),(t t y x ii )为第i 架飞机在t 时刻的位置;θ0i为第i 架飞机的原飞行方向角,即飞行方向与x 轴夹角,0≤θ≤2π;θi ∆第i 架飞机的方向角调整,-6π≤i θ∆≤6π; i θ﹦i 0i θθ∆+为第i 架飞机调整后的飞行方向角;一、两架飞机不碰撞的条件1、两架飞机距离大于8km 的条件设第i 架和第j 架飞机的初始位置为(0i 0i y x ,),(0j 0j y x ,),飞行方向角分别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他们的位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vtco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vtsi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vtco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0j 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vtsi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j y若记时刻t 他们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则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为2ij r (t )=(x i (t )-x j (t))2+(y i (t)-y j (t ))2经简单计算可得 2ij r (t )=v 2 [(cos iθ-cos j θ)2+(sin iθ-sin j θ)2] t 2+2v[(0i x -0j x )(cos i θ-cos j θ)+(0i y -0j y )(sin i θ-sin j θ)]t+(0i x -0j x )2+(0i y -0j y )2引入ij a = v 2 [(cos i θ-cos j θ)2+(sin i θ-sin j θ)2]ij b =2v[(0i x -0j x )(cos i θ-cos j θ)+(0i y -0j y )(sin i θ-sin j θ)]那么2ij r (t )=ij a t 2+ij b t+ 2ij r (0)由此可见,两架飞机不碰撞的条件为 2ij r (t )=ij a t 2+ij b t+ 2ij r (0) >642、由假设(6),我们不必理会飞机飞离区域Ω的状况,因此,在考虑两架飞机是否在区域内发生碰撞时,只需考察两架飞机有一架到达边界之前(7-7)式是否成立就可以了。
记第i 架飞机到达边界的时间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t ij =min (t i ,t j )表示第i 架飞机和第j 架飞机中至少有一架到达边界的时间,从而在区域Ω内不发生碰撞的条件就成为要求(7-7)式在t 时成立。
现在我们要计算第i 架飞机到达边界的时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向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分析,不难得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计算公式如下:i i v x D θcos 0-,若20πθ<≤i ,tan i θ00I i x D y D --≤或πθπ223≤≤i ,-tan 00i i i x D y -≤θ, i i v y D θsin 0-,若20πθ≤<i ,tan 00i i i x D y D --≥θ或πθπ<≤i 2,-tan 00i i i x y D -≥θ, i i v x θcos 0-,若πθπ≤<i 2,-tan 00i i i x y D -≤θ或23πθπ<≤i ,tan 00i i i x y ≤θ,i i v y θsin 0-,若23πθπ≤<i ,tan 00i i i x y ≥θ或πθπ223<≤i ,- tan 00i i i x D y -≥θ 二、非线性规划模型设有一架飞机到达区域Ω的边界时,连通区域内的飞机有N 架。
设它们的位置为(x 0i ,y i),飞行方向角为i θ0(i=1,2,…N )。
为了避免在区域Ω内发生碰撞,对各架飞机进行i θ∆的飞行角调整,又设调整后的飞行角为i θ=i 0i θθ∆+,i=1,2,…N调整的目的是避免在区域Ω内发生碰撞,但显然调整量越小越好。
引入目标函数F (N θθθ∆∆∆,.....,21)=∑=∆Ni i 1θ在我们讨论的飞行管理问题中它是有待于极小化的。
目标函数亦可取为∑=∆Ni 12iθ。
由前面的分析,第i 架与第j 架飞机在Ω中不相撞的条件为2ij r (t)>64,t ij t ≤其中r ij (t)和ij t 分别由前面可知。
而N 架飞机在区域内两两不相撞的条件可表述为2ij r (t)>64, t ij t ≤,i ,j=1,2,…N ,i ≠j这是极小化中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
由假设(H2),另一个约束条件应为 6i πθ≤∆ ,i=1,2,…N飞行管理的数学模型就归结为在以上两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F (N θθθ∆∆∆,.....,21)=∑=∆Ni i 1θ的极小值。
通常表示为min F (N θθθ∆∆∆,.....,21)=∑=∆Ni i 1θ,s.t. 2ij r (t)>64 ,t ij t ≤,i ,j=1,2,….N,i ≠j6i πθ≤∆,i=1,2,….N.由于在这个及消化问题中目标函数可约束条件关于变量N θθθ∆∆∆,.....,21均为非线性的,因此上述方程组是一个有约束的非线性的规划模型。
由于约束条件2ij r (t)>64, t ij t ≤,i ,j=1,2,…N ,i ≠j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别是ij t 的表达式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问题进一步简化。
注意到区域Ω的对角线长度为2D ,任一架飞机在Ω内的飞行距离不会超过2D ,从而在区域内停留的时间 不超过 t=2D/v只要在时间m t 内飞机不发生碰撞就可以保证在Ω内不会发生碰撞。
据此,我们将假设(H6)修改为(H6)’不考虑飞机在时间m t =2D/v 以后的状况。
数学模型可简化为min F (N θθθ∆∆∆,.....,21)=∑=∆Ni i 1θ,s.t. 2ij r (t)>64 ,t ij t ≤,i ,j=1,2,….N,i ≠j6i πθ≤∆,i=1,2,….N.由于m t 是一个不依赖i θ∆的常数,问题得到了明显简化。
航空公司的预定票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航空公司为争取更多的客源而开展的一个优质服务项目是预订票业务。
公司承诺,预先订购机票的乘客如果未能按时前来登机,可以乘坐下一班机或退票,无需附加任何费用。
设飞机容量为n,若公司限制只预订n张机票,那么由于总会有一些订了机票的乘客不按时前来登机,致使飞机因不满员飞行而利润降低,甚至亏本。
如果不限制订票数量,则当持票按时前来登机的乘客超过飞机容量时,将会引起那些不能登机的乘客(以下称被挤掉者)的抱怨,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和一定的经济损失(如付给赔偿金)。
这样,综合考虑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必然存在一个恰当的预订票数量的限额。
二、模型分析已预订航班的持票者数为m,在超订策略下,允许m超过飞机的容量N,如果这m个持票者恰好有k个未出现者,则实到的乘客数位m-k,当m-k≤N,即k≥m-N时,这些乘客都可以上机,因而航班的机票收入为(m-k)g。
而如果m-k>N,即k<m-N,那么只能有N个乘客搭乘该次航班,剩下的乘客只能被安排搭乘后续的航班。
三、模型建立设该航班的机票收入为Ng。
飞机航班的利润如下:(m-k)g-f,k≥m-N,S k = (1)Ng-f, k<m-N,S k是一个随机变量,为了进行比较,我们计算它的数学期望,假设有k个未出现者的概率为P k,则航班的期望收益为S =k Pk S ∑=mk =)(m 0f Ng Pk N k -∑-=+∑-=-mNm k f g P ])k -m [(k (2)当m ≤N 时,(1)式中的第一个和式消失,S 由第二个和式单独给出,求和下限改为零,即 S =])[(0f g k m Pk mk --∑= (3)实际上,这对应于需求不足的情况,预定航班的乘客数可能很小。
此时,讨论超订策略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仅考虑需要定航班的乘客数很大,航空公司允许的最大预定数m(>N)总是会达到的情形。
这是在繁忙线路上的航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将(2)式改为S =)(m0f Ng Pk k -∑=+∑-=---mNm k f Ng f g P )]()k -m [(k=(Ng-f)∑=mk Pk +∑-=mNm k P g )k -N -m (k由P k 的定义,∑=mk Pk =1,在上式的求和号中令j=N+k-m, 有S =Ng – f + g∑-=mNm k P g )k -N -m (k = Ng – f - g ∑=Nj P m-N+j 4)(4)式求和号中的每一项都是正,因此有S≤g – f ,显然,获得接近最大期望利润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所有的P m-N+j (0≤j ≤N ),使之尽可能接近于零。
而这可以通过使预定数m 大大超过N 来实现,因为随着预订机票的乘客数的增加,未出现者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而故意超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