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
**省**县人民医院 **** 334100郑**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以我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异。

结果:在对6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分别为93.33%、96.66%,对照组分别为53.33%、6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所以加强对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同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低血压症的发生。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治疗手段,术后低血压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增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要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本文对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每位患者都排除其他干扰性疾病。

随机将这60例患者均分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5~79岁,平均年龄(46.25±11.23)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42.35±10.25)岁。

60例患者中,实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有28例,实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者16例,实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有12例,实行先心病封堵术者2例,实行射频消融者2例。

低血压症状一般出现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是术后24小时之内,并发低血压的患者症状绝大多数均为发病
急,压下降快速,骤降至高压70~90mmHg,低压60~50mmHg,心律不齐,减至25~35次/分,脉象弱,脸色苍白,四肢冰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术中与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护理干预,如下:
1.2.1健康知识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之类的教育活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有层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作用,加强患者对病情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的追求,自觉配合治疗。

1.2.2心理护理:在术前,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积极普及专业知识,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路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认识误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的情绪。

1.2.3饮食护理:一般而言,在术前4h前,要让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丰富高蛋白质的流质食物,术后立即饮水,一般7h左右饮水1升,通常饮水量为1000~2000ml,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在术后,每15min~2h观察1次血压,设置心电监护,监测患者血压、心电波等方面的变化,咨询患者有否出现胸闷与心悸等不适症状。

加强巡视,认真观察患者伤口情况,检查是否出现出血,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禁食或自感饥饿时间较长,可进行术后补液,如果患者状态良好,可术后进行少量的流食。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

1.2.4拔管护理:拔管前应向患者解释拔管的方式、压迫时间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舒缓患者的心理,做到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

同时要准备好多巴胺、除颤仪、阿托品等急救药物,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拔管时动作轻柔,以减轻拔管时的疼痛感。

压迫过程中医师尽量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

拔管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面部肤色变化,心率变化以及动脉搏动的情况,一旦有特殊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而且整个过程要
保证温度适宜。

2.结果
通过本组选取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共60例,其中有12例患者并发
症是发于手术中,48例患者是在术后24h内引发。

经医师的及时抢救,有28
例患者在发病30~60min内恢复到正常的生命体征,血压上升到110/90mmHg,
有32例患者在病发60~90min内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病例。

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
为93.33%(28/30),护理满意度为96.66%(29/30);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
为53.33%(16/30),护理满意度为60.00%(18/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
是在临床上治疗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心血管介入治疗会导致
患者心率减缓、血压降低,极易引发病急、病情严重的并发症,并发低血压就
是其中的一种,发病机制主要为神经调剂功能障碍。

下丘脑和皮层中枢受各种
各样刺激因素的作用,会使得自主神经张力增强,小血管以及内脏肌肉反射性
扩张强烈,使得心排血量骤升,回心血量骤减,血压急剧下降。

实行心血管介
入治疗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保证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有全面的
了解,并能做到主动地配合治疗。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
的焦虑、紧张、怀疑等负面情绪。

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防治心血管病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了解手术过程,积极配合医护
人员的相关工作。

应当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观察生命体征,早
发现,早治疗,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万小卿.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临床肺科杂志,2010 (01):144-145. {2}张红.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中国当代医药,
2011(31):124-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