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住宅小区建设标准(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道路与交通设施
6.1道路规划
6.1.1小区内道路系统规划,其路网结构、道路分级、广场和停车场的设置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1应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及居民出行方式和出行规律,选择合理路网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6.1.1.2道路系统应有利于小区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多样化创造条件。
6.1.1.3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二个出入口、小区主要道路出入口距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200m。
除小区主道、次道外,小区其他道路不宜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6.1.1.4应使内外联系便捷、顺畅、安全、利于消防、救护、环卫、商店货运车辆通行,并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
6.1.1.5居住容量大或以公共交通为主要方式的小区,宜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小区边缘地区,并设置相应停靠站。
6.1.1.6对于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有条件的可设置专用道系统,并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人与机动车分行创造条件。
6.1.1.7应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坡道及标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规定。
6.1.1.8考虑居民小汽车通行,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6.1.2山区和丘陵地区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展线。
6.1.2.2主要道路宜平缓。
6.1.2.3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规定。
6.1.2.4不得已时可采用回头曲经,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6.2.8条规定。
6.1.3小区内道路可划分为主道、次道、支道、入户道及人行道。
6.1.3.1主道为连接小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或交通运输较集中的沟通全小区性的主要道路。
6.1.3.2次道为连接小区次要出入口的道路,或小区内教育文化生活福利设施以及各住宅楼之间相互沟通的道路。
6.1.3.3支道为车辆和行人较少的道路,主道和次道相连接的道路,消防道路、液化气供应站的道路。
6.1.3.4入户道为进入各居住户的道路。
6.1.3.5人行道为地人通行的道路。
6.2道路设计
6.2.1小区道路设计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情况,使道路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6.2.2小区内的主道计算行车速度可采用20km/h,次道计算行车速度可采用15km/h。
6.2.3小区内机动车道路路面宽度应符合表6.2.3规定。
表6.2.3:小区机动车道路路面宽度表
道路类别道路红线宽度(m) 路面宽度(m)
主道 11.0~14.0 7.0~10.0
次道 4.5~6.0
支道 3.5~4.5
入户道 2.5~3.0
注:当混合交通干扰较大时,宜采用上限;若交通干扰较小或沿道设置人行道时,可采用下限。
消防站及液化气供应站的路面宽度不宜小于3.5m。
6.2.4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2.4规定。
表6.2.4: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与建、构筑物关系小区类别
Ⅰ类小区Ⅱ类小区Ⅲ类小区
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 5
多层 33 32 2
有出入口 8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 4
多层 22 2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主道的边缘指红线:次道、支道及入户道的边缘指路侧带边线。
当道路设有人行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人行道边。
6.2.5小区内机动车道路最小转弯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6.2.5.1在平坡或下坡的长直线段的尽头处,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圆曲线。
如果场地限制需要采用小半径的圆曲线时,应设置限制速度标志等安全设施。
6.2.5.2除回头曲线外,小区内的道路平面转弯处,可不设超高加宽。
6.2.5.3小区内道路平面转弯曲线半径,Ⅰ类小区的道路不宜小于20m、Ⅱ、Ⅲ类小区的道路不宜小于15m。
困难地段的转弯曲线半径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小于12m。
6.2.5.4小区内道路交叉口路面内边缘转弯半径,不得小于表6.2.5规定。
表6.2.5:交叉口路面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
小区类别路面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m)
主道次道支道
Ⅰ类小区 20 15 12
Ⅱ类小区 15 12 9
Ⅲ类小区 12 9 9
注:地形条件困难时,除陡坡处外,最小转弯半径可减小3m。
6.2.6小区内机动车道路在平面转弯处和纵断面变坡处的视距,不应小于表6.2.6规定。
当平面转弯处视距不符合规定时,横净距以内的障碍物,除对视线妨碍不大的稀疏树木或单个管线支架、电杆、灯柱等可保留外,应予以清除。
表6.2.6:小区道路最小视距
视距类别最小视距(m)
停车视距 15
会车视距 30
交叉口停车视距 20
注:
①当受场地条件限制,采用会车视距困难时,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设置分道行驶的设施(如反光镜、限制速度标志,鸣喇叭标志等)。
②当受场地限制时,交叉口停车视距可采用15m。
③与城市道路相接处,视距不得减少。
6.2.7小区内道路纵坡应符合下列规定。
6.2.
7.1道路纵坡不宜大于表6.2.7-1规定。
6.2.
7.2道路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坡度小于0.3%,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6.2.
7.3小区内道路纵坡连续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6.2.7-2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不应小于50m。
6.2.
7.4当主,次道和支道纵坡变更处的相邻两个坡度代数差大于2%时,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m,竖曲线长度不应小于15m。
6.2.
7.5经常通行大量自行车的小区内道路的纵坡,宜小于2.5%,最大纵坡不应大于3.5%。
当纵坡为2.5%~3.5%时,限制坡长应符合表6.2.7-3规定。
表6.2.7-1:小区内道路最大纵坡(%)
道路类别主道次道支道
最大纵坡 6 8 9
注:
①当场地条件困难时,次道的最大纵坡可增加5%,主道、支道的最大纵坡可增加2%。
②交通运输较繁忙的支道,其最大纵坡不宜增加。
③通往消防站及液化气供应站的道路纵坡不应大于6%。
④与城市道路相接处,其最大纵坡不宜增加,当纵坡大于3%时,应设置缓冲段。
表6.2.7-2:纵坡限制坡长
纵坡(%) 限制坡长(m)
大于5~6 800
大于6~7 500
大于7~8 300
大于8~9 200
大于9~10 150
大于10~11 100
表6.2.2.7-3:自行车道纵坡限制坡长
纵坡(%) 2.5 3.0 3.5
限制坡长(m) 300.0 200.0 150.0
6.2.8采用回头曲线的道路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应按表6.2.8的规定采用,并采取设置限制
速度标志和在其外侧设置挡车堆等安全措施。
表6.2.8:回头曲线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名称单位指标计算
行车速度 Km/h 15
最小主曲线半径 m 15
超高横坡 % 6
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最小长度 m 15
停车视距 m 15
会车视距 m 30
最大纵坡 % 4.5
单车道路面加宽值 m 1.5
注:
①最小主曲线半径,在工程艰巨的路段可采用12m。
②超高、加宽缓和段宜设在紧接圆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直线上。
在地形困难地段、可将超高、加宽缓和坡段长度的一部分插入到圆曲线内,但插到圆曲线内的长度不得超过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的50%,且插到圆曲线后所剩余长度不得少于10m。
6.2.9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置12m×12m的回车场地。
6.2.10人行道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6.2.10.1小区内的主道、次道路,可根据需要,在车道的单侧或双侧的部分或全部路段设置人行道。
6.2.10.2经常通过行人而无道路的地方,应设置人行道。
6.2.10.3沿主道设置的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其它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当人行道宽度超过1.5m时,宜按0.5m的倍数递增。
6.2.10.4道路两则人行道纵坡,可与道路纵坡相同。
6.2.10.5当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设置梯步辅助解决竖向步行交通,每段梯步不得少于3 级,每隔15级左右设置宽度不小于1.5m的缓冲平台。
6.2.10.6人行道的危险地段,应设置栏杆。
6.2.10.7人行道横坡宜采用1%~2%。
6.2.10.8人行道边缘至建筑物外墙净距,屋面为无组织排水的建筑物,净距不得小于1.5m;屋面为有组织排水的建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3交通设施
6.3.1主、次道应设置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有关规定。
6.3.2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集贸市场、文娱活动场地等必须设置人流集散广场及公共停车场(库),面积按照集散人流量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6.3.3条规定。
6.3.3小区内应考虑设置居民小汽车、通勤车等停车场(库),设置方式及面积应符合表6.3.3 规定。
机动车每标准停车面积30m2,自行车为1.4m2。
配建停车场面积计入所属用地内。
表6.3.3:小区居民及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指标
类别单位机动车单车
Ⅰ类小区车位/户 1.0~1.3
Ⅱ类小区车位/户 0.7~1.0 2~3
Ⅲ类小区车位/户 0.5~0.7 2~3
饭店、酒家、茶楼车位/100m2建筑面积 2.0~2.5 2
肉菜、农贸市场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15~0.2 7.5
商业中心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5~1.0 7.5
中学车位/100学生 0.3~0.35 80~100
小学车位/100学生0.5~0.7 8~15
做人最好状态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闲事,不晒自己优越,也不秀恩爱。
你越成长越懂得内敛自持,这世界并非你一人存在。
做人静默,不说人坏话,做好自己即可。
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你活着不是只为讨他人喜欢,也不是为了炫耀你拥有的,没人在乎,更多人在看笑话。
你变得优秀,你身边的环境也会优化。
3.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为自己活着。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4. 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
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
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5, 我们总是带着面具走进爱情的,总想展示自己最优越的一面,你要接受一个人,不只是接受他的优越,而是看清了他的平凡普通却仍然去深爱。
事实经常是:我们走着走着,就感觉对方变了,其实我们并没有变,我们只是走进对方最真实的地方,然后迷失了自己。
6. 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
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难过、伤心时都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7.
8.
9.
3.
4.
6.
7.
8.
9. 总有一天,你会与那个对的人不期而遇:所谓的幸福,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
它无法预估,更没有办法计算,唯一能做得是:在遇见之前保持相信,在相遇之后寂静享用。
宁可怀着有所期待的心等待下去,也不愿去对岁月妥协,因为相信幸福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