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一、背景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公正原因,存在着确定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直接威逼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在自然祸害、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下,饮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需要适时订立应急预案,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二、应急预案
1. 应急流程
1.发觉饮水不安全问题:适时通知相关部门,对饮用水进行
检测;
2.初步评估影响范围:依据检测结果判定饮用水污染源及其
影响范围;
3.紧急处理:实行相应措施如短时间停止供水等,同时通知
居民停止饮用;
4.确认完成:重新开启供水,并对饮用水进行再次检测。
2. 应急措施
1.发觉饮水不安全问题时,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适时通知
相关部门,同时对饮用水进行检测;
2.依据不同污染源,实行不同措施进行处理,如水源污染要
适时对水源进行封闭;
3.接受消毒方式对饮用水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消毒规程;
4.假如污染范围较广,应适时调配人员和物资,组织人员进
行应急处置;
5.同时加强饮用水管理力度,实行监测制度,拓宽饮用水渠道、改善饮用水设施等工作来加强防备。
3. 应急物资
1.倒水式过滤器:过滤源水中的泥土、叶子等杂质;
2.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氯、臭味等;
3.超滤器:滤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4.消毒剂:灭菌杀菌。
三、饮用水管理和防备
1. 监测制度
1.设立专门的饮用水监测机构;
2.实施饮用水监测制度;
3.接受现代化的监测设备,适时把握饮用水安全情况。
2. 拓宽饮用水渠道
应依据地域特点接受合适的饮用水渠道,如地下水、河水、湖水等:
1.地下水:应对地下水进行分析、筛选,建设地下水水井,保证水源的稳定性。
2.河水:通过在河流两岸建设水库、绿化带等方式进行河流整治。
3.湖水:依据不同湖泊种类,建设相应的生态湖,使饮用水质量得到提高。
3. 加强饮用水设施管理
1.设立专门的饮用水设施管理机构;
2.对饮用水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3.对饮用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使用符合规定的材料。
4. 宣扬教育
开展宣扬活动,提高农村居民水资源利用和饮水安全意识,普及水资源节省、保护学问;激励居民环保、节水。
同时,要加强宣扬教育,使农村居民普遍把握防范饮用水污染方案,提升居民自我保护本领,削减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四、总结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方案,是紧要的保障措施。
应急预案要求订立单位遵奉程序进行应急预案的执行,精准的把握能在第一时间将不安全掌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任务完成后要进行整改和评估,总结阅历,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进行饮用水管理和防备,彻底去除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推动农村现代化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