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年第11期
102
农 产 品 加 工
二、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常见检测技术
1、气相色谱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H 2、N 2和He 这样的流动相将待测物质送入色谱柱中,利用各种物质对柱中固定相的不同作用力进行组分分离,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一般只需要10-20 uL 或1 ng 样品用量,被作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技术[2]。

常用氮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热导检测器(TCD)等大型检测器,因为检测结果极易受样品前预处理的影响,所以对样品前处理技术有严格标准和要求。

利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的方法检测白菜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农药残留量一般在0.007-0.035 mg/L 之间。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融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优势,具有分离效率高、结果较准确的特点。

当被检测物质和干扰物质的波峰较接近时,还能利用GC/MS 技术对定量定性分析提供有效保障,其中常见的质量分析器是四级杆质谱,电子倍增检测器是应用较广泛的检测器。

但是,这种技术对气体或沸点较低的物质有较高的准确性,因为温度等原因的影响不适用于分析稳定性差的物质。

3、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快检技术,一般利用酶、微生物、抗原等物质加上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对特定化学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包括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三种类型。

其中,运用电流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检测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还具备高灵敏度、良好选择性的特点。

4、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一种利用某种特定原因导致酶活力减低或丧失的农药残留快检技术,在检测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从样品前处理到最后呈现检测结果一般花费半小时左右,检测速度较快。

据相关资料结显示明,克百威和的检出限较高,速灭威、涕灭威、西维因的检出限次之,涕灭威亚砜的检出限最低。

同时,农药浓度越高对酶活力的抑制率也就越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蔬果中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非常复杂繁琐,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来提供基础与条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掌握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知识与操作,并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环节进行灵活运用,实现农药残留检测高准确性目的,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风海.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4-24.
[2] 王莎莎.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2017(21):85-85.
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程雪梅
(山东省栖霞市植物保护站,山东 栖霞 265300)
摘要:为了提质、增效、防治,农药被广泛运用到农业种植栽培中。

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酸酯之后的一种合成农药,主要用于杀虫、杀螨与除草,如果蔬果中残留存在此种农药,不仅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将污染环境。

检测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至关重要,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

该文主要探讨了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固相萃取技术、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等,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生物传感器和酶抑制法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蔬果;食品安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方法程雪梅. 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2):10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在农业生产领域可以弥补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的短板,具有与碱易分解、水中溶解度高、高效低毒等特点,主要包括西维因(甲萘威)、涕灭威、速灭威、克百威(呋喃丹)、异丙威(叶蝉散)、巴沙等。

据相关中毒事件来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神经冲动的传递,具有发病快的特点。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食用性,必须加强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物的检测。

一、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1、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流程,其一是利用吸附剂将样品液体溶液中的被测物质保留下来,经过适当溶剂去除不需要的杂质;其二是选择性吸附干扰物质,让样品溶液中的被检测物质流出;其三是同时吸附干扰物质和被检测物质,再利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选择性洗脱。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处理,目前,常用于蔬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装置是氨基小柱。

在具体使用时,应格外注意上样溶剂和洗脱溶剂的选择。

2、分散固相萃取技术
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主要操作步骤是取适量样品加入到离心管中,依次利用乙腈、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进行振荡提取离心处理,最后把上层清液吸取出来上机检测[1]。

这个方法的重要环节就是吸附剂选择,最常见的是一种叫PSA 固体填料,此外还应注意无水硫酸镁对溶液温度的影响。

如果蔬果中含腊和脂,那么需要选择C18;如果蔬果中的色素含量较高,为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应加入GCB(石墨化碳黑)。

3、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流体力学体积大小来分离混合物质的技术,主要填料是孔径不同的凝胶颗粒,混合物中的油脂、色素(叶黄素和叶绿素)、生物碱等大分子经过这种方法将被先淋洗出来。

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通常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合应用,达到高效、准确的效果。

DOI:10.16815/ki.11-5436/s.2019.32.07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