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一封信》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教材《一封信》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以及第二封信中露西的积极乐观态度。
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理解露西心情的变化,懂得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之处。
1.1关于生字教学
在生字“封”的教学中,可通过动作演示,如拿一个信封,展示给学生看这就是“封”,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像信封上、包裹的封口处等。
对于“削”字,可通过字形分析,左边是“肖”,右边是立刀旁,和刀有关,本义就是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再联系生活中削铅笔的动作来加深理解。
在认读多音字“朝”时,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朝向窗外”,告诉学生在这里“朝”读“cháo”,表示面对着、向的意思;再列举“朝阳”这个词,让学生知道在这里“朝”读“zhāo”,表示早晨。
在书写“信”字时,重点强调笔画顺序,先写单人旁,再写“言”字,并且要注意字的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左边单人旁的竖要写直。
1.2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让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是露西的爸爸出国了,她和妈妈想念爸爸;经过是露西开始写了一封充满思念和难过情绪的信,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重新写了一封充满乐观积极情绪的信;结果是露西和妈妈带着美好的心情等待爸爸的回信。
对比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内容,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
第一封信里,露西写了“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这体现出露西因为爸爸不在家而感到不开心、孤独,并且遇到困难(台灯坏了)也很无助。
而第二封信中“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这里可以看出露西的心情变得积极乐观,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太阳闪闪发光,希比希又蹦又跳),并且在遇到问题(台灯坏了)时也有积极解决的态度(想自己修台灯),同时也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
2.难点
体会露西心情变化的原因,理解这种心情变化背后所蕴含的积极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像露西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
2.1体会心情变化的原因
在讲解露西心情变化时,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妈妈的表现。
妈妈在看到露西写的第一封信后,笑着说:“我们一起重新写吧!”妈妈的这个举动和态度是影响露西心情变化的重要因素。
妈妈用积极的态度引导露西重新看待生活中的事情,让她看到虽然爸爸不在家,但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例如,妈妈引导露西看到阳光、希比希的活泼,这种积极的引导让露西从只看到生活中的不如意(爸爸不在家的孤独、台灯坏了的无助)转变为看到生活中的希望和乐趣。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
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在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很沮丧,但是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发现自己在考试中也有进步的地方,并且可以通过努力下次考得更好,就像露西在妈妈的引导下重新看待生活一样。
2.2理解积极生活态度
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自己是露西,在爸爸不在家的情况下,会怎样生活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像露西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不仅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也能让远方的爸爸放心。
在课堂上分享一些积极面对生活困难的小故事,如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积极乐观地学习、生活,成为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
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在讲解露西第一封信中表达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的爸爸或者最亲近的人去了很远的地方,很久都不能回来,然后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露西当时的心情。
在讲解第二封信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简单布置,如摆放一些家庭照片或者小盆栽等),然后让学生扮演露西,坐在这个场景里读第二封信,感受露西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写信的心情。
2.问题引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解露西写第一封信时,教师可以问:“露西在第一封信里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体现出她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从信的内容中分析露西的心情。
在对比两封信时,问:“前后两封信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露西心情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分析露西心情变化的原因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讨论露西心情变化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内容。
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像露西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时,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小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困难经历,然后一起讨论如何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困难,最后每个小组总结出一些应对困难的方法,并在全班分享。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1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给亲人或者朋友写过信呢?(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写信的经历)写信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封信的故事。
1.2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一封信”,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初读要求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词圈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读音情况,特别是对多音字的认读。
2.2生字教学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信封、削铅笔、朝着、重新、结尾、鲜花、星期、冷清、肩膀、一团、浓雾、露西、哄人、首先、关闭、圆珠笔”。
自读生字词: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这些生字词,会读的直接读出来,不会读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小老师领读:请几位小老师来领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跟读。
去掉拼音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读对的同学跟读,读错的同学其他同学帮忙纠正。
识字方法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如,“削”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左边“肖”加上右边立刀旁;“朝”字可以用字形记忆,左边是“日”和“十”,右边是“月”,表示早晨太阳升起,月亮还在天上。
2.3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前面所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3.1学习第一封信
3.1.1找出第一封信的内容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露西写的第一封信的内容,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读出第一封信的内容:“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
3.1.2体会露西的心情
教师引导:从这封信的内容中,你们能感受到露西怎样的心情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从“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可以看出露西因为爸爸不在家而感到难过;“家里总是很冷清”体现出她很孤独;台灯坏了也修不好,表现出她的无助。
教师范读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模仿读,读出露西的这种心情。
3.2学习第二封信
3.2.1找出第二封信的内容
同样让学生找出第二封信的内容,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读出第二封信:“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
3.2.2体会露西的心情变化
教师提问:对比第一封信,第二封信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的心情两方面进行对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二封信里,露西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如太阳和希比希,并且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想自己修台灯),虽然还是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但整体心情变得积极乐观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封信,读出露西积极乐观的心情。
3.3分析露西心情变化的原因
3.3.1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露西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小组内成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
3.3.2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说因为妈妈的引导,有的小组可能会说露西自己也在思考如何让爸爸放心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妈妈的引导是一个重要因素,妈妈用积极的态度让露西重新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同时露西自己也在成长,能够接受妈妈的引导,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4.拓展延伸
4.1情感教育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露西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要像露西一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并且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2写信练习
教师布置任务:假如你是露西,你还想在信里对爸爸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给露西的爸爸写一封信。
学生进行写信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信的格式和语言表达。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写的信,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封信》这篇课文,认识了生字词,了解了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体会到了露西心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露西一样,积极面对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五、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xìn()xiāoqiānbǐ()cháozhe()chóngxīn()
答案:封信削铅笔朝着重新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zhāocháo)霞映照着大地,小明朝(zhāocháo)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答案:zhāocháo
3.照样子,写词语
又蹦又跳(ABAC式):()()
答案:又说又笑又大又圆
4.阅读理解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露西写道:“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
(1)从这段话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答案:蹦、跳、修、看
(2)这段话体现了露西怎样的心情?
答案:体现了露西积极乐观的心情,她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并且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三遍,组两个词。
2.把自己写的给露西爸爸的信修改完善,然后读给家人听。
3.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