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发现感染病例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出现院内感染病例应急处置预案
为提高医疗机构院内感染聚集性新冠肺炎病例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医院建立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下设相应小组。
1 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职责: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职责:负责普通病区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的会诊和诊疗方案。
3 资源调配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X
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院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队伍人员储备、后勤物资保障、捐献物资的管理。
(二)明确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及下设小组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适当,管理规范。
(三)医院建立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多部门协作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监测、报告与处理工作机制,确保实施监测的人员、设施和经费到位。
二、应急处置措施
(一)启动。
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或出现密接、次密接等高风险人群波及门诊或住院病区;医院在接到核酸实验室反馈的普通患者核酸可疑阳性报告信息后,立即启动本处置预案。
(二)报告。
1.临床科室立即上报科室主任,由科室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
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医务科应立即向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4.组长应在1小时内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证实出现疫情病例时,应当在2小时内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立即向属地XX区疾控机构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三)迅速进行人员管控,对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未离开医院的核酸检测人员等就地隔离管控。
(四)迅速摸排人员情况。
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医生、核酸检测人员在岗、接诊情况、病区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就地隔离。
(五)保卫科立即查看患者就诊监控录像,查看患者就诊路线、停留位置、
停留时间、戴口罩情况;患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
三、处置。
1.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对患者就诊经过和停留的预检分诊通道、门急诊大厅、就诊诊室、核酸采样点、辅助检查科室、相应病区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管控。
2.医务科安排专家会诊,会诊后如初步考虑:待排除新冠病毒肺炎,立即启动将患者收住医院隔离区域集中隔离治疗。
3.安排核酸监测人员配合疾控人员,以研判发现患者停留时间长、戴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工作重点,开展环境采样和检测,做好多点采样、送检。
4.后勤保障部门立即组织对患者经过的路线,潜在的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
消杀完成后,再次采样、检测,确保消杀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5.医护人员立即二级防护,发现可疑新冠病毒感染者时,对其本人及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规范的隔离控制措施,并电话通知医院隔离区,将病人按照规定路线转运至医院指定的隔离区域,期间关闭中央空调,由总务科固定专用电梯,运送完成后通知进行消毒,消毒30分钟后方可重新启用。
加强人员管控,规范设置隔离区域并加强管理,避免人群聚集。
院内专家组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指导隔离病区对病人进行采样送检。
同时协助卫健委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病原学检查、消毒等工作。
分析研判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当转运泉州市定点医院。
医务科上报洪朝辉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与定点医院联系,向属地XX区疾控中心电话报告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立即实施启动《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应急处置预案》,病区封闭禁止出入,病区隔离患者的密接患者暂时原地隔离,病区暂停患者出入院,根据隔离患者诊断结果及相关部门流调结果做好患者后续处置。
6.感控科做好封闭后患者及陪侍人的流调,同时落实场地隔离、转运路线准备、人员疏散、途径路线消杀等工作,并负责对病房进一步排查,医生护士护送
患者及陪护至专用通道,护士负责对返回途径路线及病房进行终末消毒。
同时对转运救护车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7.立即组织全员人员核酸检测。
检测人员范围:全院在岗医务人员、保安员、保洁员以及其他工勤人员,包括其家庭共居住成员;在院患者及陪护。
采样、检测工作要在1天内完成。
8.迅速进行院内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应各司其职,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我院非定点救治医院,发现应急情况应尽快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规范转运至泉州市定点救治医院。
对于门诊发现的密接、次密接患者,应当在指定区域及时隔离,通知相关疾控部门转运至隔离点。
对接触过病人的医生护士及工作人员进行排查,按接触的频率频次及程度进行评估,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统一医学观察隔离。
充分研判查找传染源。
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
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消毒隔离小组制定并组织落实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被污染环境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
积极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病原学检查、消毒等工作。
资源调配保障组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敦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四、预案终止
在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至末例确诊病例发病后14天内无新
的病例出现,环境得到有效消毒,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应责成各个小组对事件发展态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终止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