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期末复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只有当内、外螺纹的牙型、直径、螺距和导程、线数、旋向等要素一致时,它们才能互相旋合。
2.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表示牙底的圆只画3/4圈。
3.螺孔在剖视图中,它的牙底用细实线表示,牙顶用粗实线表示,剖面线画到粗实线为止。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
中,表示牙底的圆只画3/4 圈。
4.外螺纹的终止线和内螺纹(剖视中)的终止线用粗实线绘制,内外螺纹端部倒角圆,在端视图中省略不画。
5.按剖切范围的大小来分,剖视图可分为全剖、半剖和局部剖三种。
6.省略一切标注的剖视图,说明它的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中心面。
7.圆柱齿轮按轮齿的方向可分为直齿、斜齿和人字齿三种。
8.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四项内容一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
9.图样中的图形只能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零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为依据。
10.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机械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每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
11.螺纹盲孔中的锥顶角为120度。
12.齿轮的基本参数是模数、齿数、压力角。
13.盘盖类零件的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
14.一对齿轮啮合后的中心距等于这对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之和。
15.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16.同一机件如在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其图形大小不同;但图上标注的尺寸数值相同。
17.图纸的基本幅面有A0、A1、A2、A3、A4五种。
18.导程S、螺距P和头数n的关系是P=S/n(s=pn)。
19.符号表示该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
20.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轮廓。
21.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上方,栏内分格线为细实线,左边外框线为粗实线。
22.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一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两条轮廓线。
23.装配图中的装配尺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
24.在装配图中规格(性能)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
25.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相等。
26.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圆点。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
在指引线末端画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
27.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一组视图、必要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零
件序号、明细栏。
28.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左方。
29.在装配图中安装尺寸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30.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示清楚而影响对装配关系的理解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局部视图。
31.装配图中对规格相同的零件组,可详细的画出一处,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其装配结构。
32.为了防止机器或部件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漏,同时也避免外部的灰尘、杂质等侵入,必须采用密封装置。
33.为了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假想画法,将其他相邻零、部
件用细双点画线画出。
34.在装配图中,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一个序号。
35.为了保证轴肩端面与孔端面接触,可在轴肩处加工出槽,或在孔的端面加工出倒角。
36.在装配图中外形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即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37.在装配图中装配尺寸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
1.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 B 。
A.零件图B.装配图C.轴侧图D.三视图
2.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键、销等,若按 B 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A.横向B.纵向C.垂直于轴线方向D.侧向
3. 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是 A 。
A.规格(性能)尺寸B.装配尺寸C.安装尺寸D.外形尺寸
4.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和 D 。
A.标题栏B.零件序号C.明细栏D.标题栏、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5. 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 B 个接触面和配合面。
A.二B.一C.三D.四
6. 装配图中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C 方。
A.右方B.左方C.上方D.下方
7. 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是 B 。
A.规格(性能)尺寸B.装配尺寸C.安装尺寸D.外形尺寸
8. 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个机器安装到基座上所需的尺寸是 C 。
A.规格(性能)尺寸B.装配尺寸C.安装尺寸D.外形尺寸
9. 装配图中指引线指向所指部分的末端通常画一 A 。
A.圆点或箭头B.直线C.斜线D.圆圈
10. 在装配图中,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 A 个序号。
A.一B.二C.三D.四
11.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非接触面画 A 条轮廓线。
A.2 B.3 C.4 D.1
12.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与本部件的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 B 。
A.夸大画法B.假想画法C.展开画法D.缩小画法
13. 为了防止机器或部件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漏,同时也避免外部的灰尘、杂质等侵入,必须采用 A 装置。
A.密封B.防松C.紧固D.压紧
14. 机器或部件在工作时,由于受到冲击或振动,一些紧固件可能产生松动现象,因此在某些装置中需要采用 B 结构。
A.密封B.防松C.紧固D.压紧
15. 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即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是 D 。
A.规格(性能)尺寸B.装配尺寸C.安装尺寸D.外形尺寸
16. 在装配图中,对于薄片零件或微小间隙,无法按其实际尺寸画出,或图线密集难以区分时,可采用 A 。
A.夸大画法B.假想画法C.展开画法D.缩小画法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非接触面画一条轮廓线。
(X)
2.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当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
3. 由装配图不能够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x )
4. 为了表示与本部件的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假想画法,将其他相邻零、部件用细点画线画出。
(X)
5. 在装配图中,对于薄片零件或微小间隙,无法按其实际尺寸画出或图线密集难以区分时,可将零件或间隙适当夸大。
(√)
6. 装配图中明细栏中的编号与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必须一致。
(√)
7. 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个机器安装到基座上所需的尺寸为装配尺寸。
(X )
8. 装配图中的一组图形的表达方法,与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完全相同。
(X )
9. 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称为安装尺寸。
(X )
10.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
(√)
11.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键、销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
12. 装配图中明细栏内分格线为细实线,左边外框线为粗实线。
(√)
13. 装配图中当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左方。
(√)
14. 装配图中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上方。
(√)
15. 装配图中的一组图形,是用来表达组成机器的各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X )
16. 装配图与零件图一样,要标注全部的尺寸。
(X)
17.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允许省略不画。
(√)
18. 装配图中标注的尺寸,是组成装配体的各个零件的全部定形、定位尺寸。
(√)
19. 在装配图中,标注装配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是安装尺寸。
(X )
20. 在装配图中,同一装配图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
21. 在装配图中,每种零件或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
(√)
22.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末端圆点应自所指部分的轮廓上引出。
(X )
23. 滚动轴承不需要进行密封。
(X )
24. 装配图中对规格相同的零件组,可详细地画出一处,其余用粗实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 X )
25. 在装配图中,不需要标注零件的全部尺寸。
(√)
26. 在各个剖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一致。
(√)
27. 装配图中明细栏中零件的序号自上而下。
(X)
28. 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和配合面。
(√)
29. 在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标注在视图的外面,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
(√)
30.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接触面只用一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
(√)
31. 装配图同零件图一样画出标题栏。
(√)
32.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示清楚而影响对装配关系的理解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X )
33.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外形轮廓。
(√)
34. 在装配图中,当用剖视图表达时,三个或三个以上零件相接触时,除了其中两个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不同外,第三个零件采用不同的剖面线间隔或者与同方向的剖面线位置错开。
(√)
35. 装配图中明细栏是所绘装配图中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
(√)
36. 在装配图中,当用剖视图表达时,相接触的两个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等。
(√)
37. 在装配图上标注尺寸与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目的相同。
(X )
38. 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结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
39. 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指引线相互可以相交。
(X)
40. 利用装配图可以将零件的投影从重叠的视图中分离出来,从而读懂零件的基本结构形状和作用。
(√)
四、绘图题:
1.请在指定位置画出M16X30(M12X20、M20X30)的外螺纹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螺纹的公称直径是M16(12、20),螺纹的长度为30(20),杆长自定。
2.根据所给主俯视图,在中间空白处绘出全剖主视图。
五、识读零件图:
1、识读轴承盖的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的表达方法:主视图采用
的是2个剖切平面的全
剖视图,B是局部视图。
2)图中标注的6xΦ9 EQS表示6
个Φ9的孔,它们在圆周是均
匀分布的,其沉孔部分的直径
为Φ13,深度为8,
孔的定位尺寸为Φ100。
3)“2x1”表示宽度为2,深度为1。
4)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表面分别是:直径为Φ63和Φ80的表面以及右端面。
5)在给出的中心线位置绘制C向视图。
(虚线省略不画)
题:
1)该零件的表达方法:左视图采用
的是1个剖切平面的全
剖视图。
2)图中标注的3xΦ11表示3个
Φ11的孔,它们在圆周是均匀分
布的,其沉孔部分的直径为
Φ17,深度为10,
孔的定位尺寸为Φ95。
3)“2x0.5”它表示宽度为
2,深度为0.5。
4)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表面是直径为Φ32的表面,它的Ra值是0.4。
5)在给出的中心线位置绘制C向视图(虚线省略不画)。
3、识读端盖的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的表达方法:主视图采用的是旋转剖切平面的全剖剖视图。
2)图中标注的4xΦ11表示4个Φ11的孔,它们在圆周是均匀分布的,其沉孔部分的直径为20,深度
为2,孔的定位尺寸为Φ83圆周。
3)图中标有“C1.5”的工艺结构叫做倒角,1.5表示倒角边长1.5。
4)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表面是直径为轴孔的表面,它的Ra值是1.6。
5)在给出的中心线位置绘制C向视图(虚线省略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