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专题培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5
B .5:2
C .9:10
D .5:8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0~50s 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D .乙的速度始终为4m/s
3.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A .v v >甲乙
B .v v <甲乙
C .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 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5.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 和2m/s 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 .3m/s ;向东
B .3m/s ;向西
C .7m/s ;向东
D .7m/s ;向西
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
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B.C.D.
7.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小明绘制出它们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运动速度保持为0.6m/s
D.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9.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
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
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
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
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
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
10.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900m,通过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1.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应不少于12min B.应不超过12min C.应不少于20min D.应不超过20min 12.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3.下列情况不属于
...机械运动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
14.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
C.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5.给下面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_____;
(2)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1_____。

1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25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______;57s内物体做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m/s。

17.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
后退,这里的“后退”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18.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

19.王宁同学今年15岁了,身高169_____(请填写合适的单位)。

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_____h。

20.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_____cm,全程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s。

三、解答题
21.刘萍在上海浦东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为她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36 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22.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迎来了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如图所示是深圳湾大桥,它北起深圳湾口岸,上跨伶仃洋深圳湾,南至香港特别行政区10号干线公路,线路全长
5545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空气中的声速v=340m/s)请你计算:
(1)若小磊驾驶轿车沿深圳湾大桥匀速行驶5km所用的时间是4min,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她是否超速。

(区间测速限速100km/h)
(2)到达目的地停车时,汽车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经过0.01s后收到回波,则汽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
(3)已知倒车雷达系统在倒车过程中:当听到“嘀——嘀——嘀”的长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90~12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嘀-嘀”的短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60~9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嘀嘀”的急促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离障碍物已经进入40~6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的长鸣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40cm以内的范围。

假设车以0.5m/s的恒定速度倒车,当车后障碍物距离传感器刚好120cm时,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回波?(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23.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开炮后经过2.1s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的声音。

(此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忽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求:
(1)炮兵在发射炮弹时都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其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2)反坦克炮距坦克多远?
(3)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4.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了3次,每次停留
20min,最终用了5h到达乙地。

汽车在运动途中经过一个隧道,司机在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鸣喇叭,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山崖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求:(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 h?合多少m?
(2)汽车鸣喇叭时离隧道口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4.B
5.A
6.D
7.A
8.C
9.D
10.B
11.A
12.C
13.D
14.C
二、填空题
15.mmm/s【详解】(1)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cm=1846mm(2)2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16.匀速直线2
17.地球车【详解】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18.5【详解】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读数为5min分针偏向6一侧所以大盘秒针读数为375s故停表读数为
19.cm01【详解】115岁同学的身高约160cm故填cm2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m=15km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20.506【详解】1小车通过的总路程是:;2全程所用时间:
三、解答题
21.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
t
v
=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2.B
解析:B
【详解】
A.由s~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s
v
t =可
知,它们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乙的图象在甲的上面,50s后甲在乙上面,可知0~50s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0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由A已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即乙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一直保持4m/s,故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B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s
v
t
=可知
v v
<
甲乙
故选B。

解析:B
【详解】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故选B 。

5.A
解析:A
【详解】
以甲为参照物,甲乙相对地面的速度同向,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将以3m/s 的速度远离甲,即向东运动,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6.D
解析:D
【详解】
甲乙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乙的速度比甲快。

A .图中所示是匀加速的图像,故A 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所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的快,故B 不符合题意; CD .图中是s-t 图像,且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速度大的斜率大,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

故选D 。

7.A
解析:A
【详解】
由图知,甲、乙、丙、丁四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
30m 5m 6s
s v t =
==甲 乙的速度为 3m 0.6m 5s
s v t '=
=='乙 丙的速度为 3m s v =丙
丁的速度为
则甲的速度等于丁的速度。

故选A 。

8.C
解析:C
利用s -t 图象中物体运动的时间、对应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到速度的大小;根据图线的弯曲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详解】
AB .由图可知,甲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是一条弯曲图线,所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 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乙物体在5s 时,通过的路程为3m ,则乙物体的速度
3m 0.6m/s 5s
s v t =
== 故C 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在5s 之前,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5s 之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9.D
解析:D
【详解】
乘客坐在一辆以8m/s 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
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与电线杆之间发生了向东位置变化,所以他在向东运动; ②以坐椅为参照物,他与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
③因为他后面的汽车的速度大于他乘坐的汽车的速度,所以以他后面的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
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都对,④不对,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0.B
解析:B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丙的速度,然后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统一,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
甲的速度
36km/h 10m/s v ==甲
乙的速度20m/s v =乙,丙的速度
900m 15m/s 60s
s v t =
==丙 比较可知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故选B 。

11.A
解析:A
【详解】
由警示牌可知,汽车的最大速度70km /h v =,通过的路程14km s =,由s v t
=得,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14km 0.2h 12min 70km /h
s t v =
=== 故选A 。

12.C
解析:C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

【详解】
A .乘客在电梯中并不走动,乘客之间无位置的变化,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静止的,故A 不正确;
B .乘客在电梯中不走动,那么相对于电梯就无位置的变化,所有乘客都是静止的,故B 不正确;
C .乘客随电梯向上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远,向下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近,乘客相对于树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C 正确;
D .乘客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动与静的描述是相对的,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动与静,要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变化。

13.D
解析:D
【详解】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中飞行的小鸟、升空的月亮、水中游动的鱼其位置都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而铁生铁其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4.C
解析:C
~
【详解】
AB .由图可知,两物体的s ﹣t 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当t =0时,一条图线在50m 处从0时刻开始运动,另一条图线0~5s 内物体静止,第5s 开始运动,说明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出发故AB 项错误;
C .图线的交点表示在同一时刻,且位置相同,则两物体在t =15s 时刻相遇,故C 项正确;
D .由图可知,上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111100m 50m 3.3m 15s
s v t -=
=≈ 下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222100m 10m s 10s
s v t =
=≈ 故D 项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5.mmm/s 【详解】(1)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cm=1846mm(2)2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解析:mm m/s
【详解】
(1)[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18.46cm=184.6mm
(2)[2]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

16.匀速直线2
解析:匀速直线 2
(1)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s ﹣t 图象与时间轴平行,则物体静止。

(2)由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可以求出物体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详解】
[1]由s ﹣t 图象可知,2
5s 内物体运动的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说明物体静止,故此时间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m 。

[2][3]由图象可知,5
7s 内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6m 2m 2m/s 2s
s v t -=== 【点睛】
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物体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7.地球车【详解】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2在行
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解析:地球 车
【详解】
[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

[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18.5【详解】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读数为5min 分针偏向6一侧所以大盘秒针读数为375s 故停表读数为
解析:5
【详解】
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读数为5min 。

分针偏向“6”一侧,所以大盘秒针读数为37.5s ,故停表读数为
300s+37.5s=337.5s 19.cm01【详解】115岁同学的身高约160cm 故填cm2家到
学校的路程是1500m=15km 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解析:cm 0.1
【详解】
[1]15岁同学的身高约160cm ,故填cm 。

[2]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m=1.5km ,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1.5km =0.1h 15km/h
s t v ==20.506【详解】1小车通过的总路程是:;2全程所用时间:
解析:50 6
【详解】
[1]小车通过的总路程是:
8.50cm-4.00cm=4.50cm s =;
[2]全程所用时间:
=10:5:10-10:5:4=6s t 。

三、解答题
21.
(1)20min ;(2) 36 km/h ;(3) 1h
【详解】
解:(1)由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10:20-10:00=20min t
(2)由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 =12km ,1=20min=h 3
t ,则速度为
12km =36km/h 1h 3
s v t =
= (3)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时间为 1136km =1h 36km/h s t v =
=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20min ;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36km/h ;
(3)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时间为1h 。

22.
(1)没有超速;(2)1.7m ;(3)0.007s
(1)根据s v t
=求出轿车沿深圳湾大桥的速度,然后与100km/h 比较即可判断; (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式s vt =求出声波的传播路程,该路程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

(3)根据s vt =表示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和车走过的路程,两者的路程和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据此求解。

【详解】
(1)轿车沿深圳湾大桥的速度
5km 75km/h 100km/h 14h 60
s v t ===<⨯ 可见,此小轿车沿深圳湾大桥没有超速。

(2)由s v t
=可得,在0.01s 内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 ′=v 声t ′=340m/s×0.01s=3.4m
则车尾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3.4m 1.7m 22
s d '=== (3)设倒车雷达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回波的时间为t 1,由s v t
=
可得,声音传播的路程和车走过的路程分别为 111340m/s s v t t ==⨯声声,1110.5m/s s v t t ==⨯车车
两者的路程和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即
2111112340m/s 0.5m/s 212010m s s s t t =+=⨯+⨯=⨯⨯声车
解得:10.007s t ≈。

答:(1)小磊驾驶轿车沿深圳湾大桥没有超速;(2)汽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1.7m 远;(3)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007s 可以收到回波。

23.
(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 510m ;(3) 850m/s 。

【详解】
(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由题可知,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
2.1s 0.6s 1.5s t =﹣=
由v st =可得,反坦克炮距坦克的距离为
340m/s 1.5s 510m s vt ⨯===
(3)炮弹飞行的距离
s '=s =510m
炮弹飞行的时间'0.6s t =,则炮弹的飞行速度
'510m =850m/s '0.6s
s v t '== 答:(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反坦克炮距坦克510m ;
(3)炮弹的飞行速度为850m/s 。

24. (1)72km h ,20m s ;(2)360m
【详解】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360km 572km h 72m s 20m s 5h 18
s v t ====⨯= (2)汽车鸣笛后运动的距离为
1s vt =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21s v t =
由题意知,汽车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12120m s 2s 340m s 2s 360m 222
s s vt v t s ++⨯+⨯'==== 答:(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72km h ,合20m s ;
(2)汽车鸣喇叭时离隧道口36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