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的范围
1.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
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大气圈的底层
B.地心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分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除了水圈的全部还包括()
A.大气圈的上部、岩石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上部、岩石圈的下部
D.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下部
4.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现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和白色的部分分别属于生物圈的哪个圈层()
A.水圈,大气圈
B.岩石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
5.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无法确定
6.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最准确的一种说法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全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表面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12750千米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8.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9.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
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11.生物圈中,人类的“立足点”是()
A.岩石圈的内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底部
1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13.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
14.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看到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这个美丽图案实质上是()
A.海洋
B.森林和原野
C.云彩
D.生物圈
15.在生物圈的各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大气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
C.岩石圈的上层
D.水圈的底层
16.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7.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另外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的圈层是()
A.大气层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18.关于生物圈的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仅是地球上很薄的一层
B.包括了整个地球,是地球上很厚的一层
C.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9.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9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一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_________圈、_________圈和岩石圈.
(2)“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_________成分组成.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_者.
(3)“月宫一号”内的实验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植物舱内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提供的,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植物舱内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所消耗.
(4)“月宫一号”内实验人员的生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必须保障生活环境(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__.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20.某同学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章的知识做了如下的总结,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_________,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_________,它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3)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两种,其中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而环境中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
(4)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这说明生物也能_________.
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
部和__________的表面.其中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
2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增进了对宇宙的了解,我们已经近距离地观测了月球和火星,目前观测的结果是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增进对地球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生存的,生物生存的范围仅限于__________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
(2)潜水员发现,海平面以下超过100米的地方植物就非常少了,你认为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它在环境因素中属于__________.
(3)农民常把麦田中的杂草除去,因为杂草会消耗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且长得高了会影响小麦的光照,杂草与小麦是__________关系.
23.请你分析回答下面有关生物圈的问题:
(1)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的表面.
(2)从地域关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来看,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对此举出以下因素的一个实例:
①生物因素__________;
②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
(3)美国科学家模拟生物圈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最终因__________含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含量猛增,靠昆虫传粉的植物死亡,粮食大量减产,科学家无法继续生活而提前结束,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解析】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A错误;
B、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B正确;
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C错误;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D错误.
2.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B 符合题意.
3.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A
【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地球美丽呈现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和白色的部分分别属于生物圈的水圈、大气圈.故A正确.
5.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19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
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可见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岩石圈.
6.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可见D符合题意.
7.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可见B符合题意.
8.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的颜色,代表大气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故A正确,BCD错误.
9.A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
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C
【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A错误;
B、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错误;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D错误.
11.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层和浅水的底层.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这里还能发现深海生物.大部分水圈都有生物生存.
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19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
的细菌等微生物;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12.D
【解析】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地球上所有生物仅指生物部分,A错误;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仅指环境部分,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
13.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
14.D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是代表岩石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代表大气圈.A、海洋,蓝色,A错误.
B、森林和原野,绿色,B错误.
C、云彩,白色,C错误.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是代表岩石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代表大气圈.D正确.15.C
【解析】A、大气圈的上层,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A不符合题意;
B、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19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B不符合题意;
C、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可见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岩石圈的上层,C符合题意;
D、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D不符合题意.
16.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19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
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
17.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19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
18.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9.(1)大气;水(2)非生物;生产(3)光合;光合(4)简单;弱
【解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
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所有的非生物成分,即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能制造有机物,还能为实验人员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同时消耗实验人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月宫一号”内的碳氧平衡.
(4)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20.(1)生物圈
(2)栖息地
(3)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4)适应性;影响环境
【解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我们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3)、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种,其中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而环境中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4)、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适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这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21.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