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
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
镇痛满意度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骨科疼痛患者,例数80例,采用抽签分组
方式对研究对象8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
月5日,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骨科疼痛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骨科疼痛患者),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质量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的
镇痛满意度和疼痛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骨科疼痛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疼痛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通过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不仅
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早期康复。

【关键词】质量评价指标;骨科疼痛护理管理;效果;镇痛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120-01
随着我国对疼痛关注度不断提高,临床多数医院的护理质量考核目标中均纳
入了疼痛指标,而在骨科中患者均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易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
一定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疼痛管理操作十分重要[1]。

因此,我院对质量评价指
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和
研究,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骨科疼痛患者,例数8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80例
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5日。

骨科疼痛患者
中骨创伤类型主要包括膝关节韧带损伤、股骨胫骨骨折、锁骨骨折、半月板损伤、股骨头坏死等。

观察组40例:年龄在20岁直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0.21±1.15)岁,骨科疼痛患者性别:20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

对照组40例:年龄在21岁直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0.12±1.21)岁,骨科疼痛患者性别:21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

2组骨科疼痛患者的各项资料(平均年龄、性别)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采
用P>0.05代表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0例均使用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应使用肉眼观察骨科患者伤口血流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药物
治疗,预防感染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骨科病房内的消毒工作,进
行开窗通风,使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利于患者康复[2]。

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质量评价指标。

1.首先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建立,邀请专家对疼痛指导进行补充和完善,然
后对每位骨科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实施评估,在对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时,
二级指标主要包括24h疼痛评分<3分、疼痛评分<3分、24小时需要止痛药物
<3次,以上三个指标达到则表示护理干预有效。

2.对骨科疼痛患者实施镇痛护理,对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疼痛护理指导,
强化超前镇痛措施,再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建立疼痛标准,若患者在3分以下,给予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方式,若患者评分在4分-6分、可给予患者使用药物镇痛方式,若患者评分大于或者等于7分,应由主治医生制定镇痛方案,给予患者实施,并将每位骨科患者的镇痛效果详细记录[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骨科疼痛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使用NRS疼痛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代表骨科疼痛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4]。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结果中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镇痛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若结果数据具有差异,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镇痛满意度
观察组骨科疼痛患者的镇痛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所示。

表1: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骨科疼痛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3讨论
疼痛是人体机体的反射性保护机制,在骨科患者中十分常见,疼痛轻重程度能有效反映人体机体创伤恢复情况和损伤情况,而加强对患者疼痛管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

通过在骨科疼痛患者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评价指标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对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度,通过根据患者疼痛变化和病情特征,完善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能全面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实施护理操作,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镇痛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程度[5]。

综上所述,通过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不仅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黄天雯, 陈晓玲, 谭运娟,等.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2):148-151.
[2]童莺歌, 刘敏君, 刘冬华,等. 5所三级医院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9(1):24-28.
[3]余婕, 贺连香, 周阳,等.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6):548-550.
[4]尹芝华, 高征, 唐红英. 骨科建立无痛病房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评价[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 22(5):485-487.
[5]黄天雯, 肖萍, 陈晓玲,等.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12):861-8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