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6课《画夜景》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6课《画夜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使学生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操作目标: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颜色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实际运用。
二、教法运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以下面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欣赏、交谈、想象”为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通过把学生带入艺术的空间里,引导学生不受限制地、敢于打破常规地、自由大胆的进行遐想,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有力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三、教具学具:
ppt课件、油画棒、示范作品、画纸、刮画纸、彩色卡纸、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组织教学:播放孩子熟悉的歌曲《虫儿飞》激发回忆黑夜的
景色,(师:小小的萤火虫让夜变得更美,你们小小的手也能创作出更多的美来,有信心吗?生:--师:那就上课!
2、魔术导入:引出本课课题——《画夜景》。
让孩子带着好奇走入课堂。
(师:今天来给你们上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请看---教师演示)
(二)、欣赏感知发现
1、观看航拍兰陵夜景欣赏导入:
让学生欣赏家乡的夜景,让他们以生活为基础进入学习,并激发学生对夜景的兴趣。
(提问:是什么让兰陵的夜变得这么美?)
2、学生答(灯···)
3、教师:其实能让夜变美的还有很多,看(出示ppt)猜一猜这是什么?生:星星、月亮,星星和月亮让夜空变得更美!师:看这是?生:路灯,路灯不但照亮黑夜也为城市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夜衣。
看这是哪里?其实这是我们兰陵的东伽河,在灯的装饰下是不是更美了!师:看这是?生:车道,穿梭中的车辆多像条条彩带!师:再看这是?生:烟花,它让黑夜变得更热闹更绚烂了!(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
4、我会找:发现是什么装扮的黑夜如此漂亮?
生:星星、月亮、烟花、灯光、车流···(教师同时贴画)
5、你们想不想看看在装扮下的天安门城楼?
(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天安门城楼夜景与白天景色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祖国美景。
)那白天的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图
6、学生分组讨论。
比一比:白天的景色与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比较景物、背景颜色的变化
(结论:亮色与暗色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绚丽的效果。
)
7、出示色环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教师指学生答。
直观、深动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亮色与暗色的差别。
8、师:许多的艺术大师就是运用亮色与暗色对比画出许多美丽的夜景来(出示图片。
重点欣赏凡高的星月夜,运用了那些亮色和暗色)
9、欣赏小朋友的画:水粉画夜景、刮画—夜色中的城堡
(二)体验表现创新
1、你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夜景的?
教师示范油水分离法画夜景
(1)先用浅色油画棒绘画景物,
(2)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2、师:想一想、说一说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夜景?
3、布置实践任务
提出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夜景
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让夜亮起来吧!。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三)展示交流评价
出示“寻找最美夜景”。
1、学生自由展示作品。
2、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仪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觉得自己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3、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4、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4、教师点评。
(四)回顾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2、出示作品,用浅色油画棒直接在深色卡纸上绘画的作品
课下你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画夜景。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课时安排:2课时
材料准备
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2 资料: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及卡通片光盘、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
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
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设计意图】:提问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2、欣赏
播放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想象
师:(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
生:想
师:“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做?”
生:“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地认为他们做好多的事情”
生:“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帮人们拿用吊车掉不起来的东西”
生:“我会帮农民伯伯轻轻松松的种一大块地”
师: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
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
(3)小组讨论: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设计意图】:想象能激发学生潜能,讨论能丰富学生的思维。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学生非常喜欢这些作品并谈了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他人作品中收到启发,丰富自己的知识。
5、学生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6、展示评价
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7、知识拓展
提高学生的认识,了解“巨人”的另一层含义。
师:巨人并不是一定长得高大就是巨人,我们还可以把在工作生活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的人和行为说是“巨人”。
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把什么样的人比喻成“巨人”呢?
生:军人——保家卫国;
生:雷锋——助人为乐
生:尊老爱幼、舍己救人……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大“巨人”!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这样既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贯穿思想教育,也能把“巨大--美好”的一面传授于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