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一搭》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立方块组合成的)的形状,并能画出平面草图;
2、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为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搭一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建立在不同活动中的,并且一环扣一环,层次清晰。
在教学中有序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首先画出一个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正面、上面、左面的形状,辨别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其次通过已画平面图形,猜想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从中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最后让学生根据依次给出的物体不同面的形状来还原立体图形的形状,进一步体验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与方法,并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等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在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想像猜测、推理验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明确了自己对空间的看法,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到的。
(一)旧知导入,引入教学
1.通过学生们学习过的苏轼的一首诗《题西林壁》引入教学.
【设计意图:这首诗是学生很熟悉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背诵,诗中的前两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恰恰是作者通过横、侧、远、近、高、低六个方向几个方向来观察庐山的,正好可以作为我这节课的一个素材。
接下来我就可以提一个小问题:“诗人可以这样观察庐山,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应该怎么观察呢?”很自然就引入了本课的教学。
那这节课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中的《搭一搭》这一课吧!】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并交代清楚本节课我们的研究方向。
师:大家会观察物体吧?会观察小正方体吗,大家会从哪几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能观察几个?这节课我们要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大家有信心把它学好吗?【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从生活出发,从学生观察过的实物出发,从他们学过的知识出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通过观察比较去探索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尝试体验,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各小组利用学具(正方体、方格纸),分工合作。
小组成员各负其责,教师进行巡视,小组按要求完成后在白板上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在搭积木这项比赛中,教师只是提供一种合理化的建议,只要在这节课的研究范围(这节课我们要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之内,学生可以自由搭出任何样式的图形,即使特别简单也无所谓,教师不给出特定的图形让学生去观察,这就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能够达到创新学习的教学目的,无疑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
师:现在进行小组作品展示,把你们搭好的立体图形和画好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展示给同学们。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真正做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亲手使用白板这种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部分派两名代表,一个负责解说,一个负责搭图形,这样做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同时,展示合作的成果,可以艺术地处理小组合作的成果。
】
师:他们小组画出的是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大家说与他们搭出的立体图形符合吗?
师:这么肯定?能说说理由吗?
师:谁还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这部分很可能就是一个知识的生成点,如果这组同学展示的图形很简单,那就要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没有被挡住的小正方体才这么容易观察,那这就会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同时,展示合作的成果,可以艺术地处理小组合作的成果。
】
师: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啊?他们小组摆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从正面看,没有被挡住的正方体,哪个小组搭出的立体图形有被挡住的正方体?
【设计意图:很自然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在这里就很有必要展出一个搭的稍复杂的图形,引导学生去讨论,引发学生去思考。
】师:他们小组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与他们搭出的立体图形符合吗?你能马上看出来吗?
【设计意图:这个图形有被挡住的小正方体,一定有学生观察起来很吃力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感觉,他们也许很快就观察出来了,还有些学生不敢确定,那这就又是一个亮点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怎样做才能既准确又迅速地画出平面图形呢?这就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让学生知道想象是多么地重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就
是动手操作,俗话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方法。
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摆一摆、想一想、画一画、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地理解,提升了学生自身地数学学习技能。
】
进行第二项活动:从给出的两个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来还原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发挥小组的合作能力,通过同学在小组中的互相讨论,他们也许自己就会摸索到如何去解决这类问题了,如果合作得好,他们也许还会发现只给出来两个方向的平面图形还不能唯一地确定一个立体图形,那这就是更难能可贵了。
】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
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方式,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知识的发展能力。
】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谈感受。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假如你是老师,你还想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从学生到老师的换位思考,从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种激励是强有力、最有效、最长久的,也是将激励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最佳途径。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对学习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