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不同花纹鞋印的同一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2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32 No.2 2017年3月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Mar.2017·公安技术研究·
浅议不同花纹鞋印的同一认定
王彪马睿东
摘要: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犯罪分子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对现场脚印进行伪装或毁坏,有的还将作案时穿用的鞋扔掉或销毁,以至于即使在现场发现并提取到鞋印,也没有办法对犯罪行为作出认定。
不过,由于足迹检验中鞋印花纹属于种类特征,其按一定顺序组合可以具有特定性,因此通过对同一人穿不同花纹鞋留下的鞋印进行分析和检验,可以依据造型体的脚型特征、步态特征、磨损特征和年龄特征而对不同花纹鞋印作出初步的同一认定。
关键词:不同花纹;鞋印;同一认定;种类特征
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20(2017)02-0120-04
一、引言
司法实践中的同一认定,是指以客体特征为基础开展的,是具有专门知识、经验的人对案件中出现的物品、物质进行比较、检验,分析该物质的来源是否为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
①实践中,可以依据特定特征而做出同一认定,也可以依据细节或种类特征作出认定同一的结论。
痕迹学中的同一认定,是去伪存真的认识活动。
特定特征的形态、尺寸、各区域的比例、空间位置关系等决定了该痕迹只能由某一特定客体形成,无法由其他客体形成。
因此,同一认定可以依据特定特征而获得。
细节特征不是某个客体或某个人所独有的,不能根据它们单个的形态和尺寸进行同一认定,但把几个细节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并依据所处时空位置和比例关系就可以确定某一特定客体,因此同一认定也可以依据细节特征而获得。
种类特征是由机体的起源、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制造条件等因素确定的,这些特征对于同类客体来说应该是共同的。
但是,当多个种类特征结合在一起,由于特殊的位置关系和相对比例,这些种类特征也就变成了特定特征,因此也可以进行同一认定。
二、种类特征在同一认定中的运用
收稿日期:2017-02-16
作者简介:王彪(1994-),男,河南商丘人,汉族,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沈阳,110000;马睿东(1987-),男,山西平顺人,汉族,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公安局民警。
①何家弘:《司法证明同一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1期。
- 120 -
种类特征也称种属特征,是同类客体都具有的属性,无特定性和唯一性。
司法实践中仅仅依据种类特征作出同一认定结论是不严谨的。
但在实践中,根据特征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依据种类特征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
(一)样本容量有限的条件下种类特征向特定特征的实质转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无法依据种类特征进行同一认定。
但是,当数量有限的样本中拥有该种类特征的客体只有一个时,种类特征实际上指向了特定的客体,也就是种类特征和时空位置特征相组合后构成了具有特定特征的组合体,此时的种类特征便具有使客体特定化的能力。
比如在受害人被踹倒致使肋骨断裂刺穿脾脏后大出血死亡案件中,犯罪现场有四位穿不同鞋底花纹鞋子的嫌疑人,因此显现提取受害人身上的鞋底花纹后便可以作出认定。
事实上,鞋底花纹是典型的种类特征,在制作鞋子的过程中同一个模具可以制作出成千上万双相同花纹的鞋子。
根据鞋底花纹能把鞋子的种类锁定,使得侦查范围缩小,但并不能确定现场鞋印究竟是哪一双鞋所留。
但在本案中,由于样本数量有限,种类特征也就转化成了特定特征,因而可以按照特定特征来进行同一认定,其结论在法庭上也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二)种类特征按一定顺序组合之后具有特定化的能力
在根据特征组合体作出同一认定时,不仅要考虑质量和数量,还要把特征组合体所处的环境因素和形成条件也纳入进来,这样才能正确把握特征的价值。
①对于单个足迹,种类特征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但将多个种类特征按照一定次序、方式排列组合构成组合体后就具有了特定性,可以据此作出同一认定结论。
例如,脚趾的形状和各趾的高低关系属于种类特征,但是对各趾的高低关系进行量化,这种有序排列的组合也就有了特定性。
跖前缘是波浪状属于种类特征,将跖前缘的波峰和波谷的高低落差量化、波峰波谷的具体形态也构成了特定特征。
理论上来讲,不同的鞋子也可以进行同一认定,鞋底趾区、跖区、跟部的磨损位置也属于种类特征,但是将各个磨损位置的磨损形状或对磨损特征进行连接构成一个几何图形,磨损特征之间的相对距离、两线之间夹角的排列组合也构成了特定特征。
三、不同花纹鞋印同一认定的依据
鞋印中的特征具有反映性和可辨性,是足迹检验的根本,依据此特征可以进行个体识别。
造型体的尺寸、脚趾的尺寸和形状、足弓的高低、足跟的形状为脚型特征。
反映起落脚方向、蹬踏压痕的是步态特征。
反映重力点和着力面作用的是磨损特征,反映鞋底修补、缺损的是附加特征。
②理论上讲,不同花纹鞋印的同一认定具有可行性,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脚型特征
人脚是由26块骨骼和肌肉、皮肤等构成,其生长发育受DNA和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形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脚型。
脚骨之间的构成和搭配在成年后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过程中变化很小。
每个人腿部骨骼的长短粗细、髋膝踝关节的形态结构受到DNA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人各不同的腿型,在成年之后的一定时期内是十分稳定的。
人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进行的,各主要器官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进行。
由于腿、脚特征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也是相对稳定的。
脚型特征的多样性决定了遗留鞋印的多样性。
在现场遗留鞋印中,依据鞋印中的磨损特征和着力面可以推断出脚型特征,磨损特征实际上是脚型的翻版。
由于每个人的脚并不完全相同,脚底面长短
①郑筱春:《论司法实践中的痕迹鉴定和同一认定结论》,《鉴定科学》2009年第1期。
②郑筱春:《痕迹鉴定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76-177页。
- 121 -
与宽窄之间的比例关系、各脚趾之间的高低关系、第一跖趾骨或第五跖趾骨到各趾的距离等特征的组合体具有指向性和特定性,可以直接用作同一认定。
也就是说,通过现场上脚型特征中各脚趾之间的比例关系和时空位置的组合方式可以为同一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步态特征
步态特征是指足迹中反映出的足在运动或站立时,足底各部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在承痕客体上留下的各种形态。
每个人的人身特点都可以从足迹中反映出来。
足在运动循环过程中,每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起足、落足和支撑三个阶段。
各阶段均有必然出现的主体特征及可能出现的伴随特征。
每个正常人的足迹中都存在主体特征,即起足蹬痕、落足踏痕和支撑压痕,这三种痕迹特征既稳定又明显,且不易受外在条件的影响。
步态中的伴随特征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方能出现的痕迹特征,如起足时的挑痕;落足时的磕痕;支撑时的坐痕等。
①
步态特征与人的行走习惯和思维定式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是十分稳定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是由于嫌疑人的心理变化、现场条件的限制以及地理环境等原因造成的。
选择稳定的步态特征进行分析检验,步态特征中起落脚方向、压痕的凹凸形态和蹬痕方向、位置、痕底状态、起止点(缘)和部分痕迹壁,可以构成明显的着力点和着力面。
它们的形状、长宽、深浅(浓淡),以及各自与足迹中心线构成的角度、距离等是步态特征的细节。
各细节的综合往往反映出人在起足、落足和支撑动作时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是进行足迹分析和鉴定的物质基础。
同时,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排除偶然性的因素,筛选出稳定特征作为比对的依据。
(三)磨损特征
磨损特征是指鞋子在穿用过程中,因鞋底与承受客体之间的高频率磨损挤压而导致鞋底表面物质脱落所造成的痕迹。
磨损特征可反映穿鞋人赤足的结构特征以及鞋底结构特征的变化,同时也可反映出穿鞋人行走习惯和动作规律。
鞋底磨损特征受鞋底材料的影响,以及人的体型、足型、行走习惯动作的制约。
因此,在同一人所穿用鞋的鞋底上都能发现相同的磨损特征,鞋底磨损特征的重复出现为同一人穿同种花纹的不同鞋或不同花纹鞋的同一认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足迹的磨损特征与人体的结构功能相适应,受人独特的行走习惯和方式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由于每个人的鞋底磨损痕迹在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各不相同,使得鞋底磨损特征具有特殊性。
这种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人体足部结构以及行走方式等因素影响。
个体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又决定了鞋底磨损特征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为足迹检验提供了依据。
各磨损区域的时空位置和磨损性状以及各磨损区域之间的相对距离按一定顺序组合后就具有了特定特征。
根据这些磨损痕迹反映的特定性,再结合现场情况就可以做出可靠的同一认定结论。
(四)具体运用
2016年12月27日,某县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
被害人冉系某独自生活老人,在案发后第五天被其子发现死于家中。
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未发现室内有翻动现象,仅在散落于死者所居房间地面的海报上提取到一枚完整灰尘足迹。
后经调查发现许某具有重大嫌疑,但因其作案时所穿的鞋子已无法找到,遂现将现场发现的灰尘足迹(图1)和嫌疑人许某穿自己鞋(图2)捺印的穿鞋足迹进行比较。
在图1中,鞋印长约28.9厘米,宽约10.2厘米,透过鞋印可以观察到趾压痕前缘到足跟压痕后缘长约24.5厘米,跖压痕直径2.5厘米左右,偏外落脚,正起脚。
在图2样本足迹中,鞋印长约28.4厘米,宽约8.9厘米,趾压痕前缘到足跟压痕后缘长约24.5厘米,跖压痕直径约2.5厘米,偏外落脚,正起脚。
两个鞋印中根据花纹种类可以发现现场鞋印是运动鞋所留,样本为单皮鞋所捺印。
运动鞋的长和宽会略大于皮鞋,这是非本质差异,不影响对鞋印的判断。
在现场和样本鞋印中,趾压痕前缘到
①史力民、马建平:《足迹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146页。
- 122 -
足跟压痕后缘长约24.5厘米,可推断身高为171.5厘米;跖压痕直径长2.5厘米推断出年龄大概25岁左右;起落脚方向一致;足底面的跖压痕和跟压痕的形态基本一致。
这些特征都是质态和价值比较好的种类特征,是与人身特点相符合的本质属性的表现。
将这些种类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
图1 图2
四、结论
在足迹的检验鉴定过程中,仅凭单个足迹的脚型特征、步态特征、磨损特征和年龄特征,无论怎样都不能够进行同一认定。
但是,如果将这些特征有序结合在一起,那么其特定性就会变得很强,可以据此做出同一认定的结论。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同花纹鞋底同一认定结论不能作为法庭证据来用,但是可以为侦破案件缩小范围、划定侦查方向,因而对侦查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Patterns on the Feasibility of Shoes
WANG Biao MA Rui-Dong
Abstract: In order to escape the punishment of the law, offenders will resort to various means to fabricate or destroy the footprints on the crime scene. Some desperate offenders throw away or destroy their shoes, which makes it hard to affirm the criminal act even with footprints taken from crime spot. Because footprint patterns belong to the species characteristic, the combination according to certain order can have a kind of specificity. So based on foot shape body characteristics, gait feature, wear feature,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shoes, the paper holds that preliminary consensus determination still can be made in footprint test through testing and analysis on the footprints left by shoe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worn by the same person.
Key words: different patterns; shoe imprints; identification;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辑:木言]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