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餐桌上的酒水、饮料种类丰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酸奶
B . 玉米糊
C . 冰水
D . 白酒
2. (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
B .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C .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 .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
3. (2分)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 氧气
B . 蛋白质
C . 水
D . 脂肪
4. (2分)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一致的是()
A .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模型法
B . 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结构--替代法
C .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控制变量法
D . 研究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类比法
5. (2分)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
A .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 . 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 .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 . 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6.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 .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 .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 . 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7. (2分)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

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20℃时,在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ng水,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A .
B .
C .
D .
9. (2分)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容器B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B . 容器A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C . 容器C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D . 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11. (2分)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入砂粒后依次将它们直立于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中呈漂浮。

若试管浸入液体部分深度都相同,则试管中所装砂粒()
A . 三管一样多
B . 甲试管最多
C . 乙试管最多
D . 丙试管最多
12. (2分)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的数值是11
B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C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D . 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3. (2分)木块B上放一铁块A,浮在水面上(如图)。

如果用细线吊住铁块A挂在木块B下面,仍浮在水面,则木块B浸入水中的体积比原来
A . 大一些
B . 一样大
C . 小一些
D . 无法判断
14. (2分)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5.0mL溶液a;
(2)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3)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4)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 ,则1.0g药品一共可配制溶液d的体积是()
A . 2000mL
B . 2500mL
C . 250mL
D . 1000mL
15. (2分)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A . 3×104Pa
B . 3×105Pa
C . 3×106Pa
D . 3×107Pa
二、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
16. (3分)小明同学在读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联想到了科学课上学过的水循环,看下图并回答:
(1)小明认为“天上来”对应水循环各环节中的①________,“奔流到海”对应水循环各环节中⑥地表径流;
(2)小明也对诗中的“不复回”提出质疑,他认为水是可以通过________ (填水循环类型)而复回的;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和地心引力。

17. (8分)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和能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泥土 b.食用油 c.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3)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填序号)
a.蛋清 b.乙酸铅溶液 c.水
(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____ (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
(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
(6)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和________等化石燃料,其中煤是成分复杂的固态混合物,含有主要元素是________ .
18. (3分)有2.3 g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
(1)该过程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它们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19. (3分)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番茄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
20. (2分)小明用手把重 8N,体积为1.2×10 -3m3 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

(后一空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 取 10N/kg,ρ水=1.0×103kg/m3)
21. (2分)20℃时,若将 202g 某盐 R 的溶液恒温蒸发掉 20 克水,恢复到20℃,有 2g 克R(无结晶水)析出。

若将原溶液再蒸发掉 20 克水,则再有 4 克 R(无结晶水)析出,则原溶液是____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 (2分)如图是国产歼-15 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

飞机升空是利用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起飞________更容易(“顺风”或“逆风”)。

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_______(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23. (4分)现有一瓶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请参照如图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KCl的溶解度________KN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0℃时________gKNO3溶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 .
实验方案:在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时,先在较高温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热的浓溶液,然后________,即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进行________操作,即可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24. (4分)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 。

(2)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字母)。

(3)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 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7分)
25. (3分)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II :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

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

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

(2)请指出方案I的两点不足之处________。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

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________。

26. (4分)同学们,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实验,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操作步骤,往往都是因为一些特定的原因而规定的,请你对以下实验所采取的操作步骤作出解释.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 .
(2)使用显微镜寻找物像时,要在镜筒缓缓上升的过程中寻找,目的是:________ .
(3)“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置a、b、c三支实验试管,而不是b、c两支(如图),这样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 .
(4)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要使用碘液染色表皮细胞,目的是:________ .
27. (12分)实验题。

(1)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CO2不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SO2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除去,而CO2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套实验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反应所得到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溶液不褪色.
则A瓶的作用是________;
B瓶的作用是________;
C瓶的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放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28. (8分)如图是小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已知B中天平最小砝码为5g,在操作时食盐放于右盘,砝码放于左盘,则称得食盐实际质量为________g,所幸后期发现操作错误,立刻更正。

(2)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 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 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 .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 . 读数时,视线在游码偏右侧进行读数
F . 砝码磨损
G . 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4)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12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克,向其中加入________克水可配得5%的氯化钠溶液。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29. (5分)在医院质量分数为 75%的酒精常被作为消毒剂使用。

小美和小燕想要配制这样的消毒剂1000g,今后可以在家使用,则两人需要使用多少毫升的无水酒精?(其中ρ无水酒精=0.8g/mL,ρ 水=1.0g/m)
30. (10分)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g?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 436.6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mL?水的体积是多少 mL?
31. (6分)001A 型航母舰是中国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

2018 年 5 月 13 日清晨,001A 型航空母舰离开码头,开始海试;5 月 18 日,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

(ρ海水=1.03×103kg/m3 , g=10N/kg)
(1)航母 001A 设计满载排水量约 7 万吨,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是多少?满载后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2)已知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小于太平洋的海水密度,当这艘满载的航空母舰从太平洋航行到印度洋时(不考虑燃油、食物、淡水等物质的消耗,舰体浸水部分当作长方体),舰身会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

32. (7分)在科技小发明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可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

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将长为 50 厘米,质量为 100 克,横截面积为 10 厘米 2 的薄壁小筒竖直立在水中;每次在小筒中加入 10 厘米深的待测液体,当小筒上的某刻度线与水面相平时,大筒上对应刻度就是被测液体密度。

(1)该装置工作的原理是________。

(2)当向小筒加入某液体,小筒的 18 厘米刻度与水面相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如果要增大该装置的测量范围,你的建议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
16-1、16-2、16-3、
17-1、18-1、18-2、19-1、19-2、19-3、20-1、21-1、22-1、
23-1、
24-1、
24-2、
24-3、
24-4、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7分)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28-3、
28-4、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29-1、30-1、
30-2、
31-1、31-2、32-1、
32-2、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