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

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5小题,24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打开初中的语文课本,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字。

文字是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汉字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zhù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它在无形中影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

“一笔一画皆学问”,静态地观察每一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幽ào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ǎi diàn
B.zài diàn
C.zài dìng
D.zǎi dì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zhù_______________牢②ào_______________秘
2.小雷同学整理了教材中的部分文学文化常识,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上文中提到的“至圣先师”是古代先哲孔子,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老舍和朱自清都是现代文学大家,老舍先生以散文名世,朱先生擅用小说戏剧洞悉社会人生。

C.《金色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作家泰戈尔所写的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D.“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是尊敬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3.根据所学的知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突出中心呢?首先______________,其次
______________,另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如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对比手法等。

①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
②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③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④要围绕中心选材
⑤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A.①⑤②④③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⑤④②
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8分)


古诗文名句
修养三国时蜀汉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劝诫儿子要做到淡泊宁静,这句话从反面概括了仁人志士们的成功经验,成为千古名句。

哲《〈论语〉十二章》中“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
思一道理;而此文中的“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又向我们强调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爱国南宋诗人陆游爱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用“⑦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情怀。

5.综合性学习。

(8分)
七年级(1)班举行“朋友一生一起走”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开始之前,同学们推选你做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8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为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班级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王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王老师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26分)
(一)阅读《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①立春了!天亮堂起来了!一条条树枝上那么多春天的眼睛。

紫藤还在盘算着如何艳压群芳,春梅已悄悄冒出满身红蕾,早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一起撬开冬天的壳。

②在寒冷的日子里盼春,于料峭的日子里寻春,那些花不是花,芽也不是芽,而是温暖的感觉,明亮的化身,使人在黯淡的日子里保持着爱和希望。

③“明天回家吃炸糖糕吧。

”母亲打来电话说。

回家,回家。

走在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一大片素净的蓝色小花突然出现在我的脚边,星星般灿烂!春天才掀开一角,它们已迫不及待抖落出一地春天。

不,每朵小花都是一个盛开的春天。

一种我从未注意过的花,竟齐刷刷开在我回家的路边!忙查“识花君”,是婆婆纳。

再看一眼这明媚朴实的婆婆纳,不禁想起母亲纺织的老粗布。

④去年春天,听说村口来了一家印染花布的,母亲赶忙把她年轻时熬夜织成的最后一卷白粗布从箱底搬出来,请人印染上花色,反复洗晒晾干,捶平整,做好的十几个床单全分给了我和弟媳。

那些粗布床单,冬暖夏凉,越铺越柔软。

可惜,年轻的时候,我不懂。

记得20年前我出嫁时,母亲问我要不要这种老粗布,我一口回绝说,只喜欢洋气的花洋布。

就像从前,吃住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生活在幸福里的人。

⑤“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线,你瞧这条线又向北移了一指宽。

”每年冬至一到,母亲常常指着地上的房檐影子说。

爽朗的话语里充满无限的希冀和温暖,怕冷的我立即觉得春天就要来了。

⑥“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每当我发了新书,母亲总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坐下来,翻着课本,轻声读上一阵子。

那种如饥似渴的沉醉使一旁幼小的我对读书充满莫名的亲近感和神圣感。

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的母亲把美丽的读书梦传给了我。

⑦花盆里的指甲草从泥里钻出两片圆圆的子叶。

看着,盼着……终于茎叶间开出了紫的、红的花。

母亲采几朵最新鲜的花儿配了白矾,于碗底的凹槽里捣成花泥,敷在我的指甲上,再用扁豆角叶子包好,白线缠紧。

这样连染五六次,我的指甲便红得发紫,到学校比红夺冠的骄傲至今历历在目。

⑧与母亲同框的一幕幕,像许多落地生根的画,每一幅,都如春天般明亮而温暖。

⑨母亲是从外县远嫁过来的。

老实巴交的父亲一贫如洗,母亲硬是把一个荒凉的家园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我的伙伴丽说:“你们家的欢笑和明朗全是你娘带来的。

”没错。

我们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之所以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全靠活成了一束光的母亲。

⑩长大后,我在村子里教书,中午常回家吃饭。

“今天咋没听见你们学校的上课铃响?”有天吃饭的时候,母亲突然问我。

我心里咯噔一声,说:“改点儿了,还没来得及调整。

”原来她还一直在牵挂着我,就像我一直牵挂着她一样。

⑪临走,母亲很自然地用手捏了捏我的自行车轮胎,然后拿来打气筒打气。

我立在那里,像个上学将走的孩童。

“看这链子干的,你蹬着不沉呐?”母亲又拿来机油瓶子,用一根鸡毛蘸满油,轻触着链子,另一只手缓缓转动脚蹬子。

油一滴一滴渗进去,两三圈后,车链子变得油亮亮的。

我蹬上充满气、蘸过油的自行车,一缕风吹过耳边,飞向白云朵朵的蓝天。

⑫母亲七十多了,可不曾见她闲过。

每次回家,儿时的大院子依然一派生机。

康乃馨满盆子红,两丛大月季花开得灿灿的。

青葱的小菜园里,母亲在浇水。

叫一声:“娘!”“哎……”母亲应了一声。

一颗心,便有了安处。

⑬儿子高考后的一天,母亲塞给我一个小包,悄悄说:“这是5000块钱,给孩子上大学用。

”我心里一惊,饱经风霜的母亲哪儿来的钱?这钱不过是我平时给的零用钱加上每月一百多块的养老金,她舍不得花,一分一分从牙缝儿里省下来的罢了。

⑭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

⑮回家的路是世界上最美的路。

伴着一路的光和暖,女儿又回到了母亲身边。

走进厨房,一盆热腾腾的糖糕刚刚炸好,“快吃吧!”甜蜜的童年时光又回来了。

⑯浅浅的春雨过后,红梅落了。

玉兰推开门扉,“哗”的一声,杏花、桃花一树一树全开了。

而我再无心赏春,一颗盼春、寻春的心早已被那片蓝色的婆婆纳占满。

春色愈来愈浓,可怎么浓得过那片素净的小花——那是母亲的一片心啊。

(文/侯腊梅,有删改)6.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将下面的框架图补充完整。

(3分)
描绘春景,奠定情感基调①___________,引发
回忆
回忆往事,②__
_______________
歌颂母亲,③____
________________
再绘春天景象,深
化主题
7.朗读这篇文章应确定怎样的感情基调?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紫藤还在盘算着如何艳压群芳,春梅已悄悄冒出满身红蕾,早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一起撬开冬天的壳。

(提示:注意句中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何理解文中第⑭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1分)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

八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军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去,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七年级学生小月(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一脚把门踢坏了……
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中学教师卓秀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和同伴交流沟通。

教育硕士李莉也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受的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2~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

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

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

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数据来源《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材料三万文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

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

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两位同学都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都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B.受调查的青少年,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是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

C.受调查男生的奔放的负面情绪多于女生,同样,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也多于女生。

D.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更加顺利。

11.请从材料二的图表信息中,简要概括两条你得出的主要结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谈到了对青少年情绪管理的建议,请简要说说内容上各侧重什么。

(4分)
材料一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6个小题,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止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狼得骨止
B.止增笑耳
C.望梅止渴
D.适可而止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生动刻画形象的同时,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请结合对《狼》及【链接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将表格填写完整。

(4分)
【链接材料】
鼠好夜窃粟①,越人置粟于盎②,鼠恣啮③,且呼群类入焉。

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④溺死。

(《越人溺鼠》)注:①[粟]谷子,小米。

②[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

③[恣啮](zì niè)放肆地咬。

④[咸]全,都。

篇目文中形象及其特点原文关键语句摘录阅读启示
《狼》屠户: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再狡诈的禽兽也会被人的智
慧所战胜。

狼:贪婪、狡诈“②______________”“一狼洞其中,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
敌”
鼠:贪得无厌“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

月余,粟且尽”《越人
溺鼠》越人:善用智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下列诗句与本诗抒发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8.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5分)
19.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5分)
(1)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

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

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

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同学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从此你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

在这段中学时光中,也许你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
请以“我遇见了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章内容真实,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5个小题,24分)
1.(4分(1)B(2分)(2)①铸②奥(2分)
2.(2分)B.有误,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故应改为“老舍先生擅用小说戏剧洞悉社会人生,朱先生以散文名世”。

故选:B。

3.(2分)D 文段主要说明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首句说明“中心”是什么,末句说明如何突出“中心”。

中间两句,一句是独立成句,另一句由分号分为两层。

③句紧承上句,阐明观点。

①句和⑤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

故前三空顺序为③①⑤。

②④两句说明如何突出“中心”,应先“选材”后“安排好内容”,即④
②。

所以句子顺序为:③①⑤④②。

4.(8分)(每句一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古诗文名句
修养三国时蜀汉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宁静无以致远”劝诫儿子要做到淡泊宁静,这句话从反面概括了仁人志士们的成功经验,成为千古名句。

哲思《〈论语〉十二章》中“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蕴含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而文中“⑤学而不思则罔,⑥思而不学则殆”两句则强调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爱国南宋诗人陆游爱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用“⑦僵卧孤村不自哀;⑧尚思为国戍轮台”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情怀。

5.(8分)(1)示例: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是你伤心时倾诉的对象;朋友是你学业进步的梯子;朋友是你天涯海角呼唤。

今天让我们一起泛舟友谊之海,去感受朋友的关怀,探讨交友之道吧,请大家畅所欲言。

(3分)
(2)示例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示例二:举行一场“网络交友利弊谈”辩论赛。

(2分)(3)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x班的同学xx,我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想邀请您参加,为我们做交友的相关指导,可以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7个小题,26分)
(一)
6.(3分)①看到小花;②品味母爱;③点明主旨(共3分,每空1分)
7.(4分)本文的感情基调应当是温暖、深情的。

(2分)因为文章着重回忆了母亲对“我”关爱的点点滴滴,其中充满了温暖的情感、温馨甜蜜的情义。

(2分)
8.(4分)“盘算”指心里算计或筹划;“撬开”指用力扳或压,使东西移动或分开(1分)。

用两个词来写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其人格化(1分),形象地写出了紫藤的蓄势待放(1分)和梅花、迎春花不畏严寒早早开放的样子(1分)。

9.(4分)表达了对母亲朴实、勤劳的品质(1分)和乐观、优雅的生活态度的赞扬(1分);也表达了对母亲带给“我”的积极影响的感恩之情(1分),体现了“我”将继承母亲的优点,像她一样真实朴素而乐观地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决心。

1分)(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二)
10.(3分)C结合“男生的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可知,“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也多于女生”与文意不符。

故选:C。

11.(4分)①大部分青少年会因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或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而出现负面情绪。

(2分)
②极少部分青少年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2分)
12.(4分)材料一侧重:从个人方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2分)
材料三侧重:从学校和家庭方面注重青少年的情绪管理(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5个小题,共15分)
13.B(2分)
14.(2分)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却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5.(2分)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剩下的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倚在柴草堆旁,拿起了屠刀;最后屠户下定决心,勇敢斗争,先后杀死两只狼。

(心理和行动各占1分,意对即可。


16.(4分)①果断冷静(或:勇敢机智)(1分)
②缀行甚远(或: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1分)
③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1分)
④要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手(或:贪得无厌一定不会有好下场)(1分)
17.C(2分)此句抒发作者对友人的牵挂与同情之情。

18.(3分)表现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生活哲理。

(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

)“生”“入”用了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理趣2分,有合理分析1分)
四.名著阅读(共5分)
19.(1)(2分)①寿镜吾(1分)②范爱农(1分)
(2)(3分)短语1分,理由2分
示例一:人性的冷与暖。

(1分)如以衍太太为代表的自私冷漠的人,使鲁迅感受到人性的“冷”;藤野先生等人给予鲁迅的温暖关怀,使他体味到人性的“暖”。

(2分)
示例二:痛苦与觉醒。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歧视,并看到中国人的麻木,这一切让他倍感痛苦。

于是毅然觉醒,决定弃医从文,要从思想上拯救国民的落后。

示例三:感激与怀念。

鲁迅通过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先表达了对长妈妈迷信唠叨的厌恶,但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深情赞美了长妈妈善良,朴实的性格,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

示例四:同情与怀念。

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怀念。

五.20.写作(5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参考中招作文评分标准。

(5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