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言语智能而教:组块教学》讲座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言语智能而教的组块教学实践
薛法根老师讲座实录
薛法根老师在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中进行了题为《为言语智能而教——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讲座,现在记录如下:
一、组块教学的理论基础
薛老师出示了如下一组数据
测试:320525************
这样的一组数据短时间内要记住真不容易
320525 20210910 0354
省市县年月日序号
但是这样一分组就容易多了,它就是18位数的身份证号码
18个数字:随意、零散、记不住、无用的
3个数组:有意、结构、记得牢、可迁移
组块:将零散的信息组合成更大意义的记忆单位。
心理学组块原理:减少记忆的数量,增加单位的容量,提高记忆的质量。
这里列举故事《晏子使楚》中,楚王因晏子个子矮小派人挖个洞让晏子从洞里进入楚国,晏子反击只有到了狗国才能从狗洞进入。
楚王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把门洞当狗洞,改变楚王态度,以强凌弱变成平等对话,改变了楚王的做法。
晏子用语言解决了问题,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这个故事藏着言语交际的定律,即最佳关联。
最佳关联:用最少的话让对方改变原有的想法或做法,达到交际目的。
还有一个理论是语用学关联理论。
语用学关联理论:运用语言解决真实而复杂的交际问题以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解决生活问题,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语文学习:
一要靠记忆,理解与积累语言。
二要靠交际,运用与创造语言。
二、组块教学的核心思想
语文是“根”的事业(母语,安身立命之本)
教学是“慢”的艺术(语言靠积累,审美、文化需要岁月积淀)
目标是“人”的智能(言语智能)
课例《狼和小羊》的教学目标设计举例: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懂得**的道理。
能力目标:学习**朗读;根据**复述。
方法目标:联系**理解词义。
情感目标:体会狼的**羊的**。
这样的教学目标“不聚焦”,学生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目标太散。
接着是按常规教学设计28个问题,从头到尾按课文顺序来教。
28个问题:
顺着课文“撸”一遍:提问、朗读、理解、表演、书写……
这样的教学内容“太零散”。
一节课40分钟28个问题:朗读字词、书写生字、角色表演……
这好比在40分钟看28个频道的电视,学生能记住和学会哪些内容呢?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充分”。
语文教学中的三大问题:目标不聚焦、内容不确定、过程不充分。
而组块教学就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组块教学: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板块,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充分发展。
组块教学课例《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举例:
一、学习词串
狼:故意气冲冲找碴儿
羊:温柔可怜争辩
二、学习朗读
叙述语言:读得流畅;读得像说话一样。
对话语言:角色朗读;读出语气语调变化。
三、学习争辩
1.方法:先有礼;再否定;后说理。
2.结局:善争辩的被吃?
3.思考:与谁不可争辩?
4.实践:有同学说他的那支漂亮的钢笔是你偷的。
你如何争辩?
组块教学核心目标:发展“人”的言语智能
言语智能:运用语言进行认知与交际的言语创造力,表现为“语言的敏锐感、熟练的驾驭力、积极的效能感(有道德的效能感)”。
语文育人价值: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问题并建构生命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三、组块教学的实践要义
1.板块式课程:基于文本的教学功能,建构了“定篇、类篇、用篇”三种课程内容形态。
定篇:教材中规定的经典语篇。
类篇:按照文本类型重组的单元语篇。
用篇:为完成任务而选择使用的语篇,或用其中的观点,或用其中的事实,或用其中的表达方式等。
2.联结性学习:发现并重构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激活言语思维,实现儿童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四个方法:类化联比联想推想
类化:围绕一个意思,将多个词语或句式组合在一起,比较异同,加深理解,促进在不同语境中的选择运用;围绕一个规则,将多个语言现象组合在一起,通过比较抽取普遍的规律,形成概念化的理解。
联比:将相同、相近或相对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比较阅读,以推敲在意义、情感、表达效果、使用条件等方面的细微差异,磨砺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力。
联想: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象,都需要借助联想实现学习的跨越。
可以让语言与想象联结成一个整体,实现语言的形象与形象的语言。
推想: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在特定的语境中,穿透语言的字面意义,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从表达视角看,就要设定特定的对象,推想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以便让文字更加妥帖。
3.统整性实践:在复杂的任务情境中激发儿童的言语创造力,实现跨界深度学习。
三个类型:
主题阅读:通过阅读得以学习。
学科写作:完成任务学习写作(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考察报告,数学论文等),利用写作深度学习。
跨界学习:依靠言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给政府提环保建议)。
跨界学习将语文生活化,实现大语文的作用。
四、组块教学的课堂范式
言语能力运用法则活动功能目标达成
言语能力:选择生长性地教学自标
围绕“言语能力”,根据文本教学价值及学生发展可能,确定最具生长价值的核心目标,以实现多方面的教学功能,体现“聚合性”。
运用法则:整合本体性的教学内容
聚焦“运用法则”,选择语文本体性内容,并整合为板块化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材料为内核的板块、以语用法则为内核的板块,以言语策略为内核的板块,实现以少胜多,体现“简约性”。
活动功能:设计阶梯性的教学活动
基于“活动动能”,将教学板块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的言语活动板块;基于“板块结构”,将线性的教学状态整合成块状的教学样式,呈现板块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目标达成:采用表现性的教学评价
根据“目标达成”,适时评判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水平层级,以调整教与学的节奏,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体现“有效性”。
五、组块教学的操作策略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1.解读单元要素
长文阅读
阅读考验:速度、记忆力、整体把握能力。
阅读技巧:
(1) 跳过不重要的生字词,猜读
(2) 忘记前面的一些内容,回读
(3) 读完一个部分停一停,缓读
(4)读完一段列个小标题, 标读
(5) 读完课文和别人交流,议读
2.整合教学内容
成长主题:
《小英雄雨来》战争年代:在战争中勇敢地成长
《我们家的男子汉》别人家里:他人照料中独立地成长
《芦花鞋》穷苦岁月:在苦难中快乐地成长
教学内容:
(1)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不认识的字词先跳过去;重要的地方回过来读一读。
(2)想:读完一个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写了什么,可以列一个小标题。
(3)议:读完全文,围绕“成长”主题交流阅读体会。
(4)写:将自己对“成长”的新理解写下来。
3.设计板块活动
《小英雄雨来》
板块一:列一串标题
读一段,停一下,想一想:写了什么?
提示:一个短语,读得懂、记得住。
板块二:讲一个故事
连标题,讲完整,讲连贯,讲生动。
提示:事件中的关键细节不能丢。
板块三:提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
提示:为何不说是个小孩子?哪些事证明他是个小英雄?
《我们家的男子汉》
板块一:读句子,说一说。
哪一点像男子汉?
板块二:多角度,换标题。
抓人物语言?抓人物事件?抓人物特点?
板块三:读题目,写一写。
你心目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
《芦花鞋》
板块一:看一看,比一比。
芦花鞋什么样?
与你穿的鞋比一比,谁的好?
板块二:读一读,列一列。
列出四个小标题。
出示“数字标题”:.100+1; 11—1; 10—10;1—1. 谁能解读背后的含义?
板块三:猜一猜,议一议。
你从这组数字看到了什么?
面对苦难,青铜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
板块四:听一听,想一想。
听老师讲前四章的故事。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让青铜和葵花受那么多的苦难? 板块五: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曹文轩的话,读一读;
写一写:在你眼里,苦难像什么?
六、组块教学的工具开发
九宫学习单:让学习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