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一课时(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
四年级下册
一、课标要求
本课是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根据新的教材标准,学生在这一阶段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流畅朗读、理解和记忆课文;
2.能够准确判断文中的事实和情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够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能够理解全文的结构、脉络和主旨。
二、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诺曼底号”事件的背景和过程;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判断力,通过读懂文章的事实并结合自己的情感推敲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3.借助本课的学习,开展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人生中的情感和价值。
三、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1944年6月6日“诺曼底号”登陆事件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艘渔船上的8名船员在卫国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与自我牺牲精神。
1. 课文简介
本篇课文题材突出,催人泪下。
文中通过讲述一艘小船的故事,体现了小号人物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同时,通过叙述小船遭受重创后船员们的表现,表现了
守望相助和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本文立意高雅,以小见大,表现了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中国人的爱国意识。
2. 课文重点
1.了解“诺曼底号”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同时,注意本文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读懂文章中船员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发现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和人性美。
3.判断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脉络,理解全文。
3. 学习方法
1.先通读全文,大致理解故事情节;
2.从细节入手,推断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3.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
4.进行主题阅读,感受故事背后的高尚精神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用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故事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2. 导入课题
1.通过前置知识介绍“诺曼底号”事件,引导学生关注背景和历史意义;
2.简单介绍课文性质、框架和主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并理解文章。
3. 学习活动
1.全文阅读: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段落剖析:引导学生通过剖析每一段的主题、论述结构、叙述技巧等等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
3.细节分析: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合文章的事实来推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4.主题阅读:通过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发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人性美。
4. 课后作业
1.写家书、写信、写日记(根据自己希望或者采访船员)
2.阅读课内外相关文献,主题阅读。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诺曼底号”事件的理解和关注度较高,但对于文章中一些句子结构和细节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课堂设计中,要注意在讲解传统的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体验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