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5讲 溶液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 失误
【例1】(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gùtǐ)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上、下浓度相同 ,A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只有(zhǐyǒu)溶质 是固体时,溶液蒸干后才能得到固体,B错;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 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无论有几种,溶液均为混合物,C错。只有D正 确,故选D。
• (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_______不。变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róngyè)的配制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tiānpíng)、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 (10 mL、50 mL)、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液中)
饱和
与温度有关
S=(m溶质/m溶剂)×100
①在饱和溶液中,a%= __[S/(S+100)]×100%__ ②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受溶
解度的制约 ③溶解度数值与质量分数数 值间存在如下规律:S__>
__a
不一定
一般与温度无 关
a%=(m溶质/m溶 液)×100%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 4.有关溶液的计算(jìsuàn)。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均需指明
(zhǐmíng)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因此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故C错误;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qūxiàn)
一定(yīdìng)温度
100g
1.固体饱溶和解度表示在___________下质,量某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
到(dádào)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
增大
2.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较升小高而_______氯_,化只钠有少数固体物质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 ____________增___加__溶__质__,__看__是__否__能___继__续__溶__解_________。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大多数溶质来说: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对熟石灰来说:
不一定(yīdìng)
4不 浓.,饱饱和同和溶一溶液温液_度__不__下__一__,__定__该_是((y溶填īd稀ìn质“g一)溶的定液饱(y和;īdì溶n饱g)液”和或__溶“_不_液_一____定比__”它,_的_不下_不_一一同比饱定定)不和是饱溶浓和液溶溶浓液。液,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例2】(2014,哈尔滨)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hán yǒu)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 纯甲
D.t2℃时,向60 g甲固体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 g溶液
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整个(zhěnggè)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2)配制50 g溶质质量(zhìliàng)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
①计 算
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__50_g×3%÷6%=25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
25_g=25_g__
• (1)溶液的质量=溶__质__(r_ón_gz_hì的) 质量+_溶__剂__(r_ón的gjì) 质量=溶 质的质量÷________溶__质__的__质__量__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 质量×___________溶__质__的__质;量溶分剂数的质量=________的
质量溶-液_______的质量。溶质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
解析:(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有交点(jiāodiǎn),说明甲、乙两种物质在t1
℃时的溶解度相等。(2)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因此乙物质的溶解度
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3)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4)t1 ℃时甲、乙两物质 的溶解度均为65 g,当甲物质由t2 ℃降至t1 ℃,溶解度减小,溶液为t1 ℃时的饱和溶液,而 乙物质由t2 ℃降至t1 ℃,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t1 ℃时的不饱和溶液,因此甲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①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5 g,因此 在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32.5 g。将20 g甲放入50 g水中所得的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
升高),如_氢__氧__化__钠__、__浓__硫__酸_____溶于水,其中____生__石__灰____遇水发
生反应放热;有的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如___________硝。酸铵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与不饱和溶液(bǎ
1.概念(gàiniàn):在温一度定(w_ē_nd_ù_) __下,向__一__定___量__溶__剂_______里加入 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不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叫____________不__饱__和__溶_液_。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____体固、_____体或液____体,气两种液体互溶时,
量多的一种是______,但溶液溶中剂只要有水,不管水量多少,水都是
________。
溶剂
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乳洗浊涤液剂可去除油污
,是因其有______功能。乳化
6.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放出(fànɡ chū)热量(温度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溶质的质量(zhìliàng)分数
1.定义:溶质(róngzhì)的质量分数指溶液溶中质_(r_ó_ng_z_hì_)的__质__量_____与 _____溶__液__的___质__量__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溶__质__质__量__/_溶_液__质__量__×_1_00_%_________________。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比较。
【例3】(2013,潍坊)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qūxià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 ℃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得到乙的不饱和溶
液
[答案]A 解析: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两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减__少_,(jiǎ随nsh压ǎo)强的增大而 _______。增大(zēnɡ dà)
5.结晶的方法有两种:
(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yǐngxiǎng)小的固态物质一般用 ____蒸__发_溶__剂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 ____降__温体溶质)S
溶质的质量分数a%
涵义 表示方法
单位
定量表示溶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 能力的大小
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 溶解的溶质质量
“克”(用“g”表示)
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的多少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单位为1,常用%表示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是否饱 和
温度要求
计算式
相互关系(在 同一饱和溶
30 g甲充分搅拌后会有17.5 g(20 g+30 g-32.5 g)的甲没溶解,即C溶液为饱和溶液;升
温至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90 g,即在50 g水中只能溶解45 g的甲物质,此时仍会有5 g(20 g+30 g-45 g)的甲没溶解,即D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在B、C、D对应的溶液
中只有B为不饱和溶液。②t1 ℃时在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2.5 g甲物质,而题中将50 g甲物质放 入50 g水中“全部溶解”原因只能是甲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例4】(2013,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huídá)问题:
(1)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_______。 (4)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jiàng wēn)到t1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
第五(dì wǔ) 讲
溶液(róngyè)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róngyè)的形成、乳化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___分__散_到(fē另nsà一n) 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的、
__均__一__的混合物稳就定是溶液。 2.特征:具有____均__一_性、____稳__定性,属于_____混_物合。 3.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_______;溶被剂溶解的物质叫做 _______溶。质
时溅出
结果偏低
①固体药品中 含水分;②固 体药品中含有 杂质;③固体 药品转移时损 失(洒落烧杯 外面或沾在白
纸上面)
①称量前天平指 针偏左;②称量 前游码不在零点 ;③称量时药品 和砝码放颠倒(使 用游码);④左盘 放了纸片右盘未
放纸片
量水时仰视读 数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烧杯 内
壁有 水
计算 失误
①计 算
②称 量
③量 取
④溶 解
⑤装 瓶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50_g×6%=3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3_g= 47_g__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__试剂名称__和__溶质质量分数__标签的试
②量 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
取
倒入烧杯中
③稀 释
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④装 瓶
同前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 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yuányīn)归纳。
原因误差
药品
仪器使用
天平
量筒
烧杯
计算
结果偏高
①称量前天平指 针偏右;②右盘 放了纸片左盘未
放纸片
①量水时俯视 读数;②量好 的水倒入烧杯
高,而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使甲全部溶解;当一段时间后,溶液
温度降到t1 ℃时仍要析出不能溶解的(50-32.5)g甲物质。
的 度溶随解温度度受的温升度高的而影_响_____________,,如如_________________减____小__,。但也有少数氢固氧体化的钙溶解
可3以.查物出质某的物溶质解在度一随定温温度度变时的化_的__曲__线__叫__做_。_溶_解__度_溶__解__度__曲__线_,应用它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 (5)小明同学(tóng xué)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fāxiàn)固体 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 是________。 [答案](1)t1 (2)乙 (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 (4)大于 (5)①B ② 甲物质(wùzhì)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 解度增大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 [答案]A 解析: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不知
道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故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一定
(yīdìng)相等,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时,它们的相同质 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C、D均正确,故选
A。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例1】(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gùtǐ)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上、下浓度相同 ,A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只有(zhǐyǒu)溶质 是固体时,溶液蒸干后才能得到固体,B错;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 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无论有几种,溶液均为混合物,C错。只有D正 确,故选D。
• (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_______不。变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róngyè)的配制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tiānpíng)、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 (10 mL、50 mL)、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液中)
饱和
与温度有关
S=(m溶质/m溶剂)×100
①在饱和溶液中,a%= __[S/(S+100)]×100%__ ②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受溶
解度的制约 ③溶解度数值与质量分数数 值间存在如下规律:S__>
__a
不一定
一般与温度无 关
a%=(m溶质/m溶 液)×100%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 4.有关溶液的计算(jìsuàn)。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均需指明
(zhǐmíng)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因此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故C错误;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qūxiàn)
一定(yīdìng)温度
100g
1.固体饱溶和解度表示在___________下质,量某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
到(dádào)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
增大
2.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较升小高而_______氯_,化只钠有少数固体物质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 ____________增___加__溶__质__,__看__是__否__能___继__续__溶__解_________。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大多数溶质来说: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对熟石灰来说:
不一定(yīdìng)
4不 浓.,饱饱和同和溶一溶液温液_度__不__下__一__,__定__该_是((y溶填īd稀ìn质“g一)溶的定液饱(y和;īdì溶n饱g)液”和或__溶“_不_液_一____定比__”它,_的_不下_不_一一同比饱定定)不和是饱溶浓和液溶溶浓液。液,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例2】(2014,哈尔滨)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hán yǒu)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 纯甲
D.t2℃时,向60 g甲固体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 g溶液
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整个(zhěnggè)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2)配制50 g溶质质量(zhìliàng)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
①计 算
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__50_g×3%÷6%=25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
25_g=25_g__
• (1)溶液的质量=溶__质__(r_ón_gz_hì的) 质量+_溶__剂__(r_ón的gjì) 质量=溶 质的质量÷________溶__质__的__质__量__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 质量×___________溶__质__的__质;量溶分剂数的质量=________的
质量溶-液_______的质量。溶质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
解析:(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有交点(jiāodiǎn),说明甲、乙两种物质在t1
℃时的溶解度相等。(2)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因此乙物质的溶解度
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3)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4)t1 ℃时甲、乙两物质 的溶解度均为65 g,当甲物质由t2 ℃降至t1 ℃,溶解度减小,溶液为t1 ℃时的饱和溶液,而 乙物质由t2 ℃降至t1 ℃,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t1 ℃时的不饱和溶液,因此甲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①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5 g,因此 在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32.5 g。将20 g甲放入50 g水中所得的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
升高),如_氢__氧__化__钠__、__浓__硫__酸_____溶于水,其中____生__石__灰____遇水发
生反应放热;有的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如___________硝。酸铵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与不饱和溶液(bǎ
1.概念(gàiniàn):在温一度定(w_ē_nd_ù_) __下,向__一__定___量__溶__剂_______里加入 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不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叫____________不__饱__和__溶_液_。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____体固、_____体或液____体,气两种液体互溶时,
量多的一种是______,但溶液溶中剂只要有水,不管水量多少,水都是
________。
溶剂
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乳洗浊涤液剂可去除油污
,是因其有______功能。乳化
6.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放出(fànɡ chū)热量(温度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溶质的质量(zhìliàng)分数
1.定义:溶质(róngzhì)的质量分数指溶液溶中质_(r_ó_ng_z_hì_)的__质__量_____与 _____溶__液__的___质__量__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溶__质__质__量__/_溶_液__质__量__×_1_00_%_________________。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比较。
【例3】(2013,潍坊)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qūxià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 ℃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得到乙的不饱和溶
液
[答案]A 解析:2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两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减__少_,(jiǎ随nsh压ǎo)强的增大而 _______。增大(zēnɡ dà)
5.结晶的方法有两种:
(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yǐngxiǎng)小的固态物质一般用 ____蒸__发_溶__剂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 ____降__温体溶质)S
溶质的质量分数a%
涵义 表示方法
单位
定量表示溶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 能力的大小
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 溶解的溶质质量
“克”(用“g”表示)
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的多少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单位为1,常用%表示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是否饱 和
温度要求
计算式
相互关系(在 同一饱和溶
30 g甲充分搅拌后会有17.5 g(20 g+30 g-32.5 g)的甲没溶解,即C溶液为饱和溶液;升
温至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90 g,即在50 g水中只能溶解45 g的甲物质,此时仍会有5 g(20 g+30 g-45 g)的甲没溶解,即D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在B、C、D对应的溶液
中只有B为不饱和溶液。②t1 ℃时在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2.5 g甲物质,而题中将50 g甲物质放 入50 g水中“全部溶解”原因只能是甲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例4】(2013,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huídá)问题:
(1)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_______。 (4)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jiàng wēn)到t1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
第五(dì wǔ) 讲
溶液(róngyè)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róngyè)的形成、乳化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___分__散_到(fē另nsà一n) 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的、
__均__一__的混合物稳就定是溶液。 2.特征:具有____均__一_性、____稳__定性,属于_____混_物合。 3.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_______;溶被剂溶解的物质叫做 _______溶。质
时溅出
结果偏低
①固体药品中 含水分;②固 体药品中含有 杂质;③固体 药品转移时损 失(洒落烧杯 外面或沾在白
纸上面)
①称量前天平指 针偏左;②称量 前游码不在零点 ;③称量时药品 和砝码放颠倒(使 用游码);④左盘 放了纸片右盘未
放纸片
量水时仰视读 数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烧杯 内
壁有 水
计算 失误
①计 算
②称 量
③量 取
④溶 解
⑤装 瓶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50_g×6%=3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3_g= 47_g__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__试剂名称__和__溶质质量分数__标签的试
②量 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
取
倒入烧杯中
③稀 释
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④装 瓶
同前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 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yuányīn)归纳。
原因误差
药品
仪器使用
天平
量筒
烧杯
计算
结果偏高
①称量前天平指 针偏右;②右盘 放了纸片左盘未
放纸片
①量水时俯视 读数;②量好 的水倒入烧杯
高,而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使甲全部溶解;当一段时间后,溶液
温度降到t1 ℃时仍要析出不能溶解的(50-32.5)g甲物质。
的 度溶随解温度度受的温升度高的而影_响_____________,,如如_________________减____小__,。但也有少数氢固氧体化的钙溶解
可3以.查物出质某的物溶质解在度一随定温温度度变时的化_的__曲__线__叫__做_。_溶_解__度_溶__解__度__曲__线_,应用它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 (5)小明同学(tóng xué)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fāxiàn)固体 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 是________。 [答案](1)t1 (2)乙 (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 (4)大于 (5)①B ② 甲物质(wùzhì)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 解度增大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 [答案]A 解析: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不知
道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故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一定
(yīdìng)相等,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时,它们的相同质 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C、D均正确,故选
A。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