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一、学校建立健全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学校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三、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按规定程序上报教育局和相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四、学校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日(____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处理情况报告校委会。

学校发生师生伤亡、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伤害事故以及危害社会安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应在第一时间(____小时内)报告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随后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随时补充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____小时内向校委会写出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向校委会写出书面报告。

五、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的类别、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
1、火灾事故。

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

2、治安(刑事)事故。

拨打匪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

3、食物中毒事故。

拨打急救电话“120”,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

4、其它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

分别报告相关职能部门
六、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涉案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2)
一、概述
安全事故是任何学校都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小学这个脆弱的群体。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保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有效地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以减少事故损失,并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报告程序
1. 目击者报告:任何目击安全事故的人员都应立即报告给值班教师或学校安全工作人员。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时间、伤亡情况等。

2. 积极报告:除了目击者报告外,任何人员如果了解到安全事故的线索或相关信息,都应积极报告给学校安全工作人员。

3. 学校安全工作人员报告:学校安全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进行确认。

确认后,安全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领导汇报,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 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接到安全工作人员汇报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处理程序
1. 现场救援: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确保现场的安全,尽量避免事故扩大。

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援,包括抢救伤者、疏散其他学生、控制火源等。

2. 维持秩序:保持事故现场的秩序和安全,防止其他人员靠近事故现场,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3. 伤者救治:对伤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和抢救,确保其生命安全。

同时,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前来学校。

4. 事故调查:学校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调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5. 处理事故后果: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学校领导应根据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做相关解释和教育。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学校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社会机构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

四、相关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定期的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设施维护: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安全巡查: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建立安全巡查记录,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4. 信息共享:学校应与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并掌握安全相关信息,确保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

五、监督检查
1. 学校内部检查:学校应定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检查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 政府监督:政府安监部门应对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 社会监督:家长、学生和社会公众有权举报学校未能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情况。

学校应对举报进行认真调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六、制度执行
1. 学校应将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进行广泛宣传,让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都熟悉制度要求。

2. 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3. 学校领导应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七、制度修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变化,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可能需要进行修订。

修订制度应由学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听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八、总结
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制度要求,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小学师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的安全事故,避免事故扩大和后果加重,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师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第三条小学安全事故的定义:指在小学师生在校期间发生的意外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害、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食品中毒、电气事故等。

第四条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的原则:及时原则、公开公正原则、谨慎原则、严肃认真原则。

第五条小学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由校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操作由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完成。

第二章事故报告
第六条小学师生应及时向校安全办公室报告发生的安全事故。

校安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做出处理决策。

第七条小学师生应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报告,特别是生命安全事故,应立即向校安全办公室报告。

第八条小学师生报告安全事故时,应提供如下信息: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事故经过、受伤人员情况、事故原因等。

第九条对于涉及保密的事故,小学师生应当按照保密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严格保密并报告校安全办公室。

第十条在报告事故过程中,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

第三章事故处理
第十一条对于小学发生的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治疗。

第十二条对于较轻微的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当进行记录,并进行教育和预防工作,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对于较严重的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当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组织搜救和救护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对于生命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第十五条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当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做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对于校内其他部门参与事故处理的,应根据事故的不同情况和需要,进行协调和配合工作。

第四章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跟进
第十七条校安全办公室会定期对已报告和处理的事故进行跟进,确保处理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效果。

第十八条校安全办公室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记录档案,以备查阅和汇总统计分析。

第十九条对于重大的安全事故,校安全办公室应当及时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对于事故处理中的不当行为或错误决策的,应及时进行问责和纠正。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校安全办公室应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各职能部门及师生熟悉并遵守。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校安全办公室所有。

以上是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范本,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