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静为圆,动为螺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静为圆,动为螺旋
太极以○为形。

是说明元气混沌为一、亦代表宇宙,“环中者,天之象也。

”自然物质很多以圆为形。

圆形简单又积极易变,而有圆转、圆通、圆融的特性。

圆能通天入之际,尽自然之妙。

但如果太极图仅仅是封闭的圆圈或连环,不断循环运动而返回原来的节点,那就不会有什么发展,因而太极也必须是开放的模型。

《庄子·天下》曰“连环,可解也。

”故连环可以按着阴阳分两条链条,阴鱼中的白眼和阳鱼中的黑眼是分化、发展中旋转的中心,阳阳之交际处可分又不可分,分化后变成了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后又取得自身阴阳平衡,又形成了两个太极,或三个太极,或无数个太极。

《类经图翼》曰:“物各一太极,包两仪于子粒。

”因而太极静是圆,动成螺旋。

说明了万物处于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生长、发展、流逝变化之中。

太极模型给万物出了大大小小统一的模型。

宇宙生命的○结构与循环律太极外圈的大圆昭示宇宙生命的圆结构。

宇宙生命的圆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是天地、日月、四时、昼夜以及
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循环运动的结构。

太极○结构是对圆道理论的形象阐释,是对宇宙生命循环律的形象表述,《吕氏春秋》有圆道篇,《周易·说卦传》有“乾为圆”说。

循环往复是“易道”,是“天地之心”。

宇宙本是圆形与直线的统一。

直线运动表现为上升或下降的运动,而圆形运动既有上升又有下降,从宇宙运行大规律看,圆运动比直线运动更为普遍、更为根本。

从宏观看,太阳、地球、月亮是圆球体,按圆轨迹运行,整个天体也是按圆轨迹运行。

从微观看,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分原子核、电子,它们都呈圆球形,电子围绕原子核作圆形运动。

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靠物质能量的循环变化,生命的存在靠气的循环、血液的循环。

太极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运动规律图,反映日月星辰、弦望晦朔、寒暑推移、万物生育皆复始的圆道规律,也是宇宙本体运动规律,昭示宇宙间的万物都具有圆道运动,故太极能成为描述和解释各种物质运动的大规律。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交的过程,也是一种循环圆道运动。

万物随之而生长壮老死,也是一种循环圆道运动。

如《吕氏春秋·圈道》:“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圆道也。

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圈道也。


中医中的气化理论是连接宇宙运动与生物体、人体生理病理关系的枢纽。

气化学说的原理在于表明宇宙万事万物,包括天地星体及一切生物、非生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气的运动。

阴阳气化决定着寒暑
的变迁和昼夜的交替,是物候的主宰,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因此,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包括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都以气化原理为指导。

而道家的丹,就是炼太极的天真之元气。

《性命圭旨·太极》:“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

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

凡人始生之初,一点灵光而所以主张乎形骸者,太极也。

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而所以不属乎形骸者,无极也。

”这都合乎O结构循环规律。

经络是一个网状的、圆形的通系统,气以“升、降、出、入”四种方式在“圆”的经络轨道上运行,所以经络是气圆形通道。

其中十二经脉的每条经脉均有独立的循行线路,对称地分布于身体的左右两侧。

《灵枢·逆顺肥瘦》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可看出十二经脉循环往复的流注规律。

奇经八脉也是一种0结构,其中任脉在人体胸前,督脉在人体背后,交于头部和会阴,构成人体中轴圆线;带脉环绕于人体腰部;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往住与十二经脉相合,构成网状圆系统。

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络等均构成圆形、网状式通道,以使气血能周环而不中断地运转于人体全身,从而保证生命的活力。

经络的这0结构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外界时空、自然宇宙相沟通的,因而是开放的。

以五脏为核心,三焦作为空间功能的定位,与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在一起形成一个体内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模式,各条经络沿其归属自内而外作为联络的路径和通道,直达于肌表,每条经络根据所属脏腑的不同,路径和区域在体表分布也有一定差异。

随着人体周围环境和气候以及季节的变化,将会透过经络的通道,直抵体内脏腑进行及时反馈信息。

以致立即作出效法自然反应,形成天人相应,达到天人合一。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宏观的人体旋转开放的圆体。

圆运动的特点是首尾相接、循环往复,运动方向随时可以改变,原因和结果可以互为转化。

太极阴阳线用环抱S形曲线,不以直线,象征阴阳虽各半,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此时阴多阳少,彼时阴少阳多,阴阳虽不是绝对平均的而是互相消长,互为制约,阴阳是互相转化的s形曲线亦显示太极的均衡与和谐,包含动变的哲理。

而这条S形曲线则在天地万物这一客观存在的总体中,反映着万事万物、人体生命的内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整个宇宙表现为S结构一回旋动状态。

宇宙由无数系组成。

它们大多与银河系一样呈螺旋、回旋状态,称为螺旋星云。

现代天文学根据对部分星星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表明,有的出现谱线红移现象,表明在远离地球,宇宙在膨胀;有的出现紫移现象,表明在接近地球,宇宙在收缩。

在宇宙的不同层次中,都可以发现这种螺旋规律:大到银河星云的漩涡运动、太阳系环绕近星系质心的公转运动、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运动;小到原子中电子环绕质子运动,都是旋转运动。

在地球上,龙卷风是空气流动激剧的螺旋运动;大海和江河中经常出现的水漩涡是水流的螺旋运动。

在生物界,许多动物体表呈现螺旋形,如蜗牛、牡蜘、海螺等;在植物中则可从树轮、花与枝叶上发现无数的螺旋结构。

而人体的手指纹、脚掌纹、头发旋、毛孔的排列顺序、头发的分布规律、内耳的结构都表现出螺旋构象。

其它如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是螺旋状,而中医称之为气,在经络中也是呈螺旋运行,气的螺旋行走决定了血的螺旋走向,中医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癖”,正是对气血运行的描述。

现代生物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由C. A,G,T四种碱基组成,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以C一G与T一A形式组成,并互相对立,组成双螺旋结构,形成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形态系统。

而不仅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双螺旋体,也是无极太极的曲线体,而且染色体也是一个无极太极线体。

23对染色体,以著丝点为联结点,两条染色单体呈互抱的旋臂,不论长臂或短臂的比例如何,基本上是近于“X”型。

染色单体的前身,即当进入细胞分裂期时,伸展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盘曲折叠形成棒状染色体。

这就是说,DNA和染色质一染色体都是无极太极运动的产物。

而染色体由染色质发展到有丝分裂,最后回复到间期态,重新产生染色质,循环往复变化,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无极太极周流运动。

由此而有基因能不断复制及细胞的不断分裂。

太极蕴藏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及阴阳、五行、八卦,更包括了太极的分合、全息、象数理等理论,这一切也都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而中医采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模式,并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等人体外因素全部归纳其中,形成一个以人体为中心、涵括宇宙万物的太极巨系统,而人则是一个小太极,宇宙是一个大太极,在这个太极的巨系统中,宏观和微观统一在一起,宇宙和人统一在一起。

人与宇宙天地结构相统一,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伟哉人生,禀二五之精,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中和,参乾坤之化育;四象应天,四体应地;天地之合辟,即吾身之呼吸也;昼夜之潮夕,即吾身之脉息也;天之北辰为群动之本,人之一心为全体之君。

由是观之,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

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相间矣。

人体本身又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身首手足,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五官九窍,都是有机地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都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一旦离开了整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中医认为:人体各部分必须放在人体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去考虑,而人体又必须放在宇宙自然这个大整体中去考虑。

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医不仅是一门以太极象数模式为基础整体动态医学,同时也是统括天地人的宏观宇宙学,也可以说中医是以太极理论为基础的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