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积极自由”的逻辑向度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 格 尔 在 《逻 辑 学 》 中对 于 自由 的 内 涵 进 行 了思 辨 哲学 意 义 上 的解 读 , 自由并 不 排斥 “必 然”,而 是将 “必 然 ”作为 内容 包含在 自身之 中,从 而获 得 了其存 在和 发展 的 内在 “根据 ”, 然后 再 以 “必 然”为根据 在现 实 中将 其实 现 出来, 从而 达 到 “按 照 自我颁 布 的法 则 去行 动”的真 正 自 由。 “自 由是以 必然 性为 其前提 ,并 且把 必然 性作 为得 到 扬 弃 的东西, 包含 到 了 自身之 内。” 在 《历史哲 学》 中, 黑格 尔深刻地 阐释 了“任意 自由”“主观 自 由”和 “理 念 自 由”之 间 的辩 证 关 系。 黑 格 尔坚 决 反 对按 照本 能 和欲 望去 行动 的“任意 ”自 由, 这只 能 视 为人类 在 “自由”的认知 上表 现 出来 的天 真和 不 成 熟 ;也 反 对康 德将 “自由意 志”视 为 真正 的 自 由, 因为这 种“任意 自由”只 能被 视 为 自由 的主观 形 式.而 真 正的 自由要 建立 在有 实质 内容 的主体 根据 之上 . 自己要 明确地 知 道 自己根据 什么可 以 实 现 自由。从 而避 免 由于 意 志 自由而导 致 的 自由 的 任意 性 ;同样 ,仅 把“自由”归为人 的天 然权 利 仍 然是无 现 实 内容 的空 洞理 念。黑 格 尔认为人 类 的 真正 的“自由”应 该将人 类感性 中的“欲 望”和 “激 情 ”视 为 走 向 自由过 程 中所 需 要克 服 和 超越 的发 展 环节, 其 内容最 终应该 在人 类社 会 的普 通精 神 中 由法律 和道德 的客 观法则 建立 起来 ,人 类 自觉 地按照 法 律和道 德 去行 动就 是人 类 现实 自由 的完 成和 实现。 “当我 们承 认 它 为 法律 , 并且 把 它 当 做我 们 自 己存在 的实体来 服从 它, 我们就 是 自由 的。 ” 这样 , “自由”概 念 的内涵 经 由德 国古典 哲 学 的充分发 展之后 已经提 升到 辩证思 维 的认识水 平之上 , 原本 包含 在 “自由”内涵之 中 的消极 性、 任 意性、 抽 象性和 空 洞性被 克服 和排 除 了, 而 积 极性、 根据 性、 具体性 和现 实性 则成 为 了辩 证 自
仅 看作 是其建构人 粪历 史规律 的 “立法”原 则 ,且将历 史发展 的 “必然性”作 为现 实根据在 自身
建 立起 来 ,同时也构 成 了人类按照 自己颁布的 “历 史法则”去完成 自我解放 的行动的历 史前提 。
【关键词 】马克思唯物 史观 积极 自由 自由与必然 人为 自身立法
【中图分类号 】B03
学术 大视 野
THE SC HO LAB,L丫 VIEW
马 嗯 唯物史观中 ‘ 自由”的逻辑 向度撕
辽 宁大学 哲学与 公共管 理学 院 徐靖越 叔贵蜂
【摘要 】马克思唯物 史 中所 蕴含 的 “自由”理论 向度 是在 现 实历 史逻辑确 立的前提 下 ,对德 国古
典 哲 学 “积极 自由” 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 。马克思在 其唯物 史观阐述 中 ,将 “自由” 的逻辑 向度不
德国古典哲学对 “自由”内涵的诠释及其逻辑演进
德 国古典 哲学 自由观是 对近代 西方 理性 主 义 自由思想 的继承 , 其思想 内核 直接 源于卢 梭。 在卢 梭 看来, “自由”有 两种基本 内涵 :一种是感 性层面 的、受 本能和欲 望驱使 的“任意 ”自由 ;另一 种 则是理 性 或道 德层面 的 自由,是 出 自于建 构人 类共 同体 的需要而被 要求 全体社会成 员所遵循 的后天 “法则”, 即按 照 自我 颁布 的法则 去行 动才是真 正 的 自由。 卢梭将 其定位 为“唯有服 从人们 自己为 自己所 规定 的法律, 才是 自由”。 …可以说 ,卢梭 对于“自由”理 解 范式深 深地影 响 了康 德 并进 而 成为 德 国古 典哲 学诠 释 自由 内 涵的 基本 原则 。康 德将 “积 极 自由”作 为其 伦理 学 的理论 “基 石”,从 而 建立起 道 德形而 上 学。 康德 认 为 ,人 类所 有 的道 德律 令 都是 后 天 基于 实 践理 性 而 自我 颁 布起 来 的, 所 谓 道德 就 是人 们 无条 件地 按 照 自我 颁布 的道 德法 则去 行 动, 这 才是 真 正 的“善 ”。 “而纯 粹 的且 本 身实 践 的理 性 的这种 自 己立 法 则 是 积 极理 解 的 自由。” 这样 , 康德 便将 卢梭 的“自由”按 照“人为 自身 立法 ”的内涵 在道 德领域 之 中完 成
92 1学术前沿1 2Ol8.ol下
了 伦理 学 的 理 论建 构 ,“无 条 件地 依 据 道德 法 则 去 行 动”成 为 “自由”的 真 正 的积 极 内 涵。 黑 格 尔 运用 辩证 法 打破 了康 德“物 自体”的壁 垒而 将整 个 宇宙 统摄 在思 辨理 性 之下 ,“自由”的 内涵 也 由实 践 理 性的道 德立 法原 则扩 充为 宇宙万 物运 动变 化 的存在论 原则。
【文献标识码 】A
【DOI】1().16619/j.cnki.rmltxsqy.2018.02.013
德 国古典 哲学 是马 克思 哲学思想 的直接 理论 来源 。德 国古典 哲学 中对于“自由”一直 存在着 “消极 自 由”和 “积极 自由”区 分的理论 维度,且 将“积极 自由”视 为真正 的 自由,而对 于 自由的“积极”理解 深刻地影 响着 马克思 ,并体现 在马克思 的唯物 历史之 中。 然而. 多年来 国内学界 关于马克思 “自由”思 想 的研究 很 少对 自由的双重理论 内涵进 行严格 的区分和 明确的 辨析 ,特别是 没有充分 挖掘马 克思“自由”内涵 中所 蕴 合 的积极 逻辑 向度 以及其 包含着 的超越 旨趣,结 果将“自由”解读 为“想 干什 么就 千什 么”的主观 任意。 基 于此 ,本文试 图通过 对马克思 唯物史 观的分析来 考察 马克思运用 “积极 自由”进行理论 建构 的内在逻辑 , 并以此 来印证马 克思诠释 自由内涵 的全 面性和其对 德国古典哲 学中“积极 自由”理论 的时代 价值。
仅 看作 是其建构人 粪历 史规律 的 “立法”原 则 ,且将历 史发展 的 “必然性”作 为现 实根据在 自身
建 立起 来 ,同时也构 成 了人类按照 自己颁布的 “历 史法则”去完成 自我解放 的行动的历 史前提 。
【关键词 】马克思唯物 史观 积极 自由 自由与必然 人为 自身立法
【中图分类号 】B03
学术 大视 野
THE SC HO LAB,L丫 VIEW
马 嗯 唯物史观中 ‘ 自由”的逻辑 向度撕
辽 宁大学 哲学与 公共管 理学 院 徐靖越 叔贵蜂
【摘要 】马克思唯物 史 中所 蕴含 的 “自由”理论 向度 是在 现 实历 史逻辑确 立的前提 下 ,对德 国古
典 哲 学 “积极 自由” 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 。马克思在 其唯物 史观阐述 中 ,将 “自由” 的逻辑 向度不
德国古典哲学对 “自由”内涵的诠释及其逻辑演进
德 国古典 哲学 自由观是 对近代 西方 理性 主 义 自由思想 的继承 , 其思想 内核 直接 源于卢 梭。 在卢 梭 看来, “自由”有 两种基本 内涵 :一种是感 性层面 的、受 本能和欲 望驱使 的“任意 ”自由 ;另一 种 则是理 性 或道 德层面 的 自由,是 出 自于建 构人 类共 同体 的需要而被 要求 全体社会成 员所遵循 的后天 “法则”, 即按 照 自我 颁布 的法则 去行 动才是真 正 的 自由。 卢梭将 其定位 为“唯有服 从人们 自己为 自己所 规定 的法律, 才是 自由”。 …可以说 ,卢梭 对于“自由”理 解 范式深 深地影 响 了康 德 并进 而 成为 德 国古 典哲 学诠 释 自由 内 涵的 基本 原则 。康 德将 “积 极 自由”作 为其 伦理 学 的理论 “基 石”,从 而 建立起 道 德形而 上 学。 康德 认 为 ,人 类所 有 的道 德律 令 都是 后 天 基于 实 践理 性 而 自我 颁 布起 来 的, 所 谓 道德 就 是人 们 无条 件地 按 照 自我 颁布 的道 德法 则去 行 动, 这 才是 真 正 的“善 ”。 “而纯 粹 的且 本 身实 践 的理 性 的这种 自 己立 法 则 是 积 极理 解 的 自由。” 这样 , 康德 便将 卢梭 的“自由”按 照“人为 自身 立法 ”的内涵 在道 德领域 之 中完 成
92 1学术前沿1 2Ol8.ol下
了 伦理 学 的 理 论建 构 ,“无 条 件地 依 据 道德 法 则 去 行 动”成 为 “自由”的 真 正 的积 极 内 涵。 黑 格 尔 运用 辩证 法 打破 了康 德“物 自体”的壁 垒而 将整 个 宇宙 统摄 在思 辨理 性 之下 ,“自由”的 内涵 也 由实 践 理 性的道 德立 法原 则扩 充为 宇宙万 物运 动变 化 的存在论 原则。
【文献标识码 】A
【DOI】1().16619/j.cnki.rmltxsqy.2018.02.013
德 国古典 哲学 是马 克思 哲学思想 的直接 理论 来源 。德 国古典 哲学 中对于“自由”一直 存在着 “消极 自 由”和 “积极 自由”区 分的理论 维度,且 将“积极 自由”视 为真正 的 自由,而对 于 自由的“积极”理解 深刻地影 响着 马克思 ,并体现 在马克思 的唯物 历史之 中。 然而. 多年来 国内学界 关于马克思 “自由”思 想 的研究 很 少对 自由的双重理论 内涵进 行严格 的区分和 明确的 辨析 ,特别是 没有充分 挖掘马 克思“自由”内涵 中所 蕴 合 的积极 逻辑 向度 以及其 包含着 的超越 旨趣,结 果将“自由”解读 为“想 干什 么就 千什 么”的主观 任意。 基 于此 ,本文试 图通过 对马克思 唯物史 观的分析来 考察 马克思运用 “积极 自由”进行理论 建构 的内在逻辑 , 并以此 来印证马 克思诠释 自由内涵 的全 面性和其对 德国古典哲 学中“积极 自由”理论 的时代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