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治疗的方式方法。
方法根据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分析表明有7例是通过超声确诊的,诊断率为36.84%;10例通过药物结合清宫完成,成功率达到36.84%,通过保守疗效法治疗后失败的有2例。
结论只有通过超声才是发现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首先诊断的方式方法,通过药物结合清宫来完成的是治疗的主要途径。
如果有需要或者必要时采取子宫瘢痕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术。
【关键词】检查;药物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手术
1.1一般资料资料统计2005年初至2011年10月份19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其中患者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为3
2.1岁。
其中有4名患者曾经有2次剖宫产的经历,其余为1次,都是通过下段横切口来完成的,距离上一次的时间为1.5~10年,平均时间为4.21年。
1.2表现情况其中这19例的患者都存在停经的经历,40至65d的停经时间。
均值为45.2d,其中下腹有疼痛感的患者就有9例;其中不同程度、不同规则的出血患者有12例;其中大于300ml出血的患者为6例。
妇科临床检验:子宫体内明显大于正常患者的有9例;宫颈外观无异常的12例;伴有子宫下段肥大、膨大的患者7例。
1.3伴有辅助性检验通过辅助性的检查表明19例的患者尿检HCG的结果都为阳性,血βHCG2050~18446mIU/ml,都大于正常标准。
通过超声的检查得知有7例的患者被检查出来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明显的有团块出现,有丰富的血流;在检查过程中可见胚胎和孕囊的患者有3例,膀胱和子宫两者之间处于正常的子宫肌层组织2~5mm不等。
1.4诊断依据①尿检HCG检查成阳性的患者,且血βHCG逐步上升。
②通过彩超的检查结果表明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处于子宫峡部前壁剖宫产瘢痕的位置,膀胱和子宫两者之间的组织很薄或者是缺失。
③伴有阴道出血、停经的患者。
1.5治疗手段在肌肉深处注射氨甲喋呤(MTX)药物,1次/d,共使用5 d,口服用药25mg的米非司酮,1次/d,与此同时伴有抗生素药物的控制及治疗,通过以上的临床治疗后1周再进行B超及血βHCG的重新检验,本次的检验结果再决定用什么治疗方法,例如,B超结果表明子宫峡部包块变小,血βHCG <500mIU/ml,就要求患者通过超声的引导之下进行清宫处理,然后再服用25 mg/d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直至正常;如果通过B超检查并未缩小,血βHCG >500mIU/ml,再进行药物予以治疗,直至血达到血βHCG>500mIU/ml,再进行手术治疗。
2结果
在19例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经过检查后需要在1周后进行清宫处理,在15~21d内进行口服药物协助治疗;有7例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并同手术清宫处理治疗。
血βHCG通过治疗后达到正常标准,3~5个月月经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还有1例的患者由于子宫峡部包块缩小<10%,血βHCG l000 mIU/ml,追加药物予以治疗,1周后血βHCG小于500mIU/ml,再进行刮宫处理术,然后继续服用此药物非司酮,在经过21d以后复查结果正常,随后5个月后月经慢慢恢复;有6例患者由于误诊导致阴道出血不断,后通过超声检验怀疑是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服用药物合并刮宫治疗,通过以上的治疗后1周,其中有4例患者做了手术,继续服用药物21~28d血βHCG逐渐的达到正常的标准,4至6个月月经也正常了。
以上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都得到了病理上的临床诊断。
3论述
实施子宫下面的刨宫产,对于切口的部位再怀孕就会导致一些列术后的并发症,对于子宫切口处再次怀孕就非常危险,属于异位怀孕[1]。
结果表明,诊断的时间与手段是相辅相成的。
药物米非司酮和MTX是治疗的首选药物,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药物;而MTX是一种克制细胞繁殖、细胞代谢的药物,可以干扰活的胚胎组织,应用这两个药物后,在进行检查,如果血βHCG小于500mIU/ml,再做刮宫的话,大大的提高了手术的效果。
以上表明,对于那些曾经采取刨宫产生孩子的女性来讲,如果再孕育,需要在怀孕前通过超声的检验来观察曾经切口处的子宫壁是否完整,如有必要的时候必须进行刀口部位的子宫修补。
参考文献
[1]马永红,刘爱敏,钱虹,等.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4例诊断和治疗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