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椒9号朝天椒引种试验及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0
8.70
8.10
4.80
5.20
5.00
4.80
4.20
4.50
由表 2 可知,明椒 9 号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2.50%、2.10%、1.90%,福建辣椒王
(ck)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8.10%、5.00%、4.50%。可见,明椒 9 号对炭疽病、病毒病、
验法,明椒 9 号分别种植 1 534 m2 和 1 200 m2,福建辣椒王各种植 334 m2。筑畦宽(含沟)1.0 m、畦高 0.3 m。
各参试朝天椒品种均于 1 月 16 日播种,4 月 6 日定植,单行种植,株距 40 cm,7 月 15 日采收。采收后分别计产
- 12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蔬菜
3.6
SHANGHAI VEGETABLES
2022(6):15
病虫害防治
明椒 9 号朝天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和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烟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
等。连作田朝天椒的病虫害相对较重,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门椒坐果
后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摘除门椒以下侧枝,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必要时选用高效低
3.3
整地筑畦
辣椒定植前 3~5 d,结合整地每 667 m2 施农家肥 1 500 kg、过磷酸钙 25 kg、复合肥 30 kg,深翻土壤,筑畦
宽(含沟)1.0 m、畦高 0.3 m,地块四周挖好围沟,做到畦直沟畅,以利灌排。
3.4
适时移栽
4 月上旬,幼苗六叶一心或七叶一心时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单行种植,株距 35~40 cm,每 667 m2 种植
落花落叶,甚至烂根死亡。总之,明椒 9 号生长初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以免植株徒长;生长中后期应保持土壤
湿润,干旱时及时灌水。
3.5.3
除草整枝
及时拔除畦面杂草,减少养分损失,根据土壤板结程度中耕培土 2~3 次。及时采摘门椒,抹除抱脚枝,以
利通风透气,减轻病虫危害。
- 1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毒药剂对症防治,避免农药残留量超标。为防止病虫产生耐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品牌和不同主效成分的
药剂。
3.6.1
病害
炭疽病每 667 m2 可用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50~80 g 兑水 60 kg 喷雾防治,疫病每 667 m2 可用 72%
霜脲·锰锌 120 g 兑水 60 kg 喷雾防治,病毒病每 667 m2 可用 5% 氨基寡糖素水剂 35~50 mL 兑水 60 kg 喷雾
选背风向阳、干燥的水田做苗床。苗床长 15 m、宽 130 cm,整平床面,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消毒杀菌[6]。穴盘用高锰酸钾 500 倍液浸泡 30 min 后洗净晾干,备用。将已消毒的穴盘平放在苗床
上,装填营养土后刮平盘面,每个穴孔用手按压 1 个 0.5 cm 深的小坑,准备播种。每 667 m2 大田需 28 盘 72 孔
随着福建省辣椒产业的迅速发展,朝天椒的种植面积与加工规模逐年扩大,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闽西
北(宁化县、大田县和尤溪县)和闽东山区(长汀县、上杭县和武平县)及其周边地区(建瓯市、福鼎市、政和县
和古田县)。据福建省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统计,福建省朝天椒年种植面积已达 6 666.7 hm2 以上,年生产鲜椒
10 万~15 万 t、加工干椒 2 万 t 以上,干制辣椒产品作为酱料原料大量销往武汉、重庆、成都、贵阳和湖南等地,
平均
还原糖
维生素 C 辣椒素
较 ck
较 ck
较 ck
含水
辣度/
地每 667 m2
地每 667 m2
每 667 m2
含量/
含量/
含量/
增加/%
增加/%
增加/%
量/%

产量/kg
产量/kg
产量/kg
(g·kg-1)
(mg·kg-1)(g·kg-1)
明椒 9 号
福建辣椒王(ck)
2 265.8
1 678.5
干不喷水,防止秧苗徒长。出苗后 7~10 d,苗床每 667 m2 喷洒 30% 精甲·噁霉灵可溶液剂 30~45 mL,预防猝
倒病等苗期病害。出苗后 25 d 左右,辣椒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应保持基质湿润,结合喷水浇施薄肥水 2~3 次,
促进壮苗。移栽前 10 d 可通过降低温度、控制浇水等措施炼苗,提高幼苗抗性。
朝天椒产业已成为福建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朝天椒在三明市大田县种植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达 66.67 hm2 以上,年产鲜椒 1 000~1 500 t、加工干椒
200 t 以上[3]。福建辣椒王为大田县的地方朝天椒品种,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连续多年种植后已出现种性退
或单生,果尖朝天,辣度高,易干制,既可鲜食又可晒制干辣椒,是中国三大干椒系列之一[1]。近年来,朝天椒
在我国各地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跃居干椒种植面积的首位[2]。福建省辣椒栽培历史悠久,且山地资
源优势明显,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的辣椒因皮表油脂含量充足、果皮鲜红光亮、辣度较高、香味浓郁而
享誉国内外,尤以福建省三明市生产的福建辣椒王、宁化牛角椒等品种,在国内干椒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有 75%~80% 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2.2
营养土和苗床准备
将田园土、充分腐熟的商品有机肥、草木灰过筛后按 6∶3∶1 混合,每 1 m3 混合基质加三元复合肥 2 kg 和
适量钙镁磷肥充分拌匀,然后喷洒福尔马林 600~800 倍液或高锰酸钾 800~1 000 倍液消毒灭菌,覆盖薄膜发
酵 2~3 d 后揭膜,再过 1 周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2022(6):13~15
SHANGHAI VEGETABLES
上海蔬菜
并折算每 667 m2 产量、测定辣椒品质。试验过程中调查辣椒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的发病率。
1.3
引种试验结果
1.3.1
产量和品质
各参试朝天椒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见表 1。
表1
各参试朝天椒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产量
品种
品质
桃山村试验
下洋村试验
肉厚 0.15 cm 左右;果实短羊角形,果尖向上,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辣味强,香味浓郁,商品性佳;每
667 m2 产量 2 200 kg 左右,对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的抗性优于福建辣椒王。
3
3.1
明椒 9 号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地块选择
朝天椒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高产种植地宜选用 1 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
于福建辣椒王,经 2021 年推广种植,表现稳产、抗病,产量、抗性达引种同种水平。该文介绍了明椒 9 号朝天
椒的品种特性,并从地块选择、培育壮苗、整地筑畦、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明
椒 9 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明椒 9 号朝天椒;种植表现;春季栽培技术;福建三明
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frutescens L.)为茄科辣椒属植物,是辣椒的一个变种,椒型指形,果小、簇生
SHANGHAI VEGETABLES
上海蔬菜
2022(6):12~15
·良种选育·
明椒 9 号朝天椒引种试验及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肖庆泉 1
张祥球 2
(1.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石牌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福建 三明 366100;
2.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梅山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福建 三明 366114)
1 800 株左右。按大小苗分级分区种植,确保相邻幼苗株高相对一致,便于田间管理。定植后浇透定根水,促
进缓苗。定植后 7 d 内及时查苗补缺。
3.5
3.5.1
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明椒 9 号采收期较长,后期养分消耗较多,要及时追肥补充养分,以满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需求。
遵循轻施提苗肥、巧施采果肥的原则进行肥料管理。幼苗成活后浇施 10% 腐熟人粪尿液;生长前期,每
抗病性
各参试朝天椒品种的抗病性见表 2。
表2
各参试朝天椒品种的抗病性
炭疽病发病率/%
病毒病发病率/%
青枯病发病率/%
品种
桃山村
试验地
下洋村
试验地
平均
桃山村
试验地
下洋村
试验地
平均
桃山村
试验地
下洋村
试验地
平均
明椒 9 号
2.102.90源自2.502.501.70
2.10
1.80
2.00
1.90
福建辣椒王(ck)
青枯病的抗性优于福建辣椒王(ck)。
2
明椒 9 号朝天椒的特征特性
明椒 9 号为中早熟朝天椒一代杂交种,株高 60~80 cm,开展度 60 cm 左右,生长势中等,始花节位第 7~
9 节,春季栽培的老熟红果从定植到始收需 95~100 d;平均果长 6.5 cm,平均单果质量 8.2 g,果肩宽 2.0 cm,果
1.9 g/kg,含水量为 64.8%、较福建辣椒王(ck)增加 9%,维生素 C 含量为 1 779 mg/kg、较福建辣椒王(ck)增加
1 458 mg/kg,辣椒素含量为 3.785 g/kg、较福建辣椒王(ck)增加 0.236 g/kg,辣度 390 度、较福建辣椒王(ck)高
24 度。
1.3.2
验,比较分析其与福建辣椒王的差异性,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明椒 9 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在当地
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1
1.1
1.2
引种试验
试验材料
供试朝天椒品种为明椒 9 号,以福建辣椒王为对照(ck)。
试验方法
试验分别设在大田县石牌镇的桃山村农地(海拔 450 m)和下洋村农地(海拔 650 m)。采用大区对比试
SHANGHAI VEGETABLES
上海蔬菜
3.2.1
2022(6):14~15
种子处理
辣椒土传病害较严重,种子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可用高锰酸钾 500 倍液浸种消毒 10~15 min,其间
不断搅拌,然后用清水反复揉搓清洗干净,再温汤浸种 5~6 h,最后将种子捞出置于 28~30 ℃条件下催芽,待
667 m2 施尿素 3~5 kg、硫酸钾 3~5 kg,结合浇水每 10~15 d 浇施 1 次,共施 3~5 次,促进植株快速生长;采收期,
结合中耕除草每 667 m2 撒施三元复合肥 30 kg、硼砂 1.5 kg。生长后期应看苗追肥,防止植株早衰,确保产量。
3.5.2
水分管理
明椒 9 号对水分敏感,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土壤过湿或雨后初晴引起植株
摘要:明椒 9 号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选育的中早熟朝天椒一代杂交种,作者于
2020 年在三明市大田县石牌镇开展了明椒 9 号朝天椒的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明椒 9 号综合表现较好,
平均每 667 m2 产量 2 200 kg,较当地主栽品种福建辣椒王增产 34.77%,且对炭疽病、病毒病、青枯病的抗性优
便、肥力较高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要求土壤 pH 值 6.0~7.2[4],种植地距离工厂、矿山、医院等 3 km 以上。
3.2
培育壮苗
三明地区春季种植朝天椒,一般于 1 月上中旬播种,采用 72 孔穴盘育苗。穴盘苗长势整齐,土传病害较
轻,定植时不易伤根,便于田间管理[5]。
- 1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化、产量和抗性下降的现象[3]。明椒 9 号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以 m135⁃1⁃2⁃3⁃2 为母本、
f269⁃1⁃4⁃2⁃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朝天椒一代杂交种,2018 年 4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
记[登记编号:GDP 辣椒(2018)350244]。2020 年春季我们在大田县石牌镇开展了明椒 9 号朝天椒的引种试
穴盘苗。
3.2.3
播种
每穴播 1 粒种子,然后盖上细土并刮平。穴盘间上下要排紧不留空隙,苗床四周的穴盘空隙用细土封
实、封严,以便水肥管理[7]。
3.2.4
苗期管理
播后苗床搭建小拱棚并盖好塑料薄膜,遇霜冻天温度过低时,再加盖 1 层薄膜,以利保温控湿。晴天白
天棚内温度控制在 26 ℃左右,温度过高时可两头揭膜进行通风降温。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基质不
34.98
2 173.6
34.54
1 615.5
2 219.7
1 647.0
34.77
4.2
6.1
64.8
55.8
1 779
321
3.785
3.549
390
366
由表 1 可知,明椒 9 号两个试验点的产量均高于福建辣椒王(ck),平均每 667 m2 产量为 2 219.7 kg,较福
建辣椒王(ck)增产 34.77%,丰产性明显。经检测,明椒 9 号的还原糖含量为 4.2 g/kg、较福建辣椒王(ck)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