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题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题集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4江苏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04上海13)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3、(04上海15)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
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4、(04上海6)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04广东2)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6、(04广东15)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
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固态X2Y是分子晶体
C.ZW是原子晶体D.ZY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7、(04浙江13)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 + O2(g) === CO2(g) △H = -393.51kJ ·mol-1
C(金刚石) + O2(g) === CO2(g) △H = -395.41kJ ·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8、(03江苏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OH
B NH3H2O
C AgNO3
D BaCl2
9、(03江苏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1>V2>V3
B V1>V3>V2
C V2>V3>V1
D V3>V1>V2
10、(03江苏12)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B.SO42-C.H2SO3D.NH4+
11、(03上海7)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D.2︰3
12、(03上海15)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
13(03上海19)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B.NaCl NaBr Na2SO4
C.NaCl Na2SO4I2D.NaCl NaI Na2SO4
14、(03上海2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5、(2004江苏1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6、(03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 RO b )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 .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 .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 .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17、(02上海10)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18、(02上海22)0.03mol 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 、NO 2、N 2O 4)混合气体共0.05mol 。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 .30
B .46
C .50
D .66
二、实验题
19、(04江苏)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SO 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 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了Na 2SO 3和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 2SO 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除了生成Na 2SO 3和O 2外,还有Na 2SO 4生成。
为检验是否有Na 2SO 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 ;
② 。
20、(04北京28)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
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 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 ;碱石灰的作用
是 。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 (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 中两个活塞。
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3)将过量的氧气与A 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 、b 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 中,并在b 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 。
其理由是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04广东19)用仪器A 、B 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 气体(①仪器A 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22、(03江苏20)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 、b 、c 、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①气体 ,理由是 。
②气体 ,理由是 。
③气体 ,理由是 。
④气体 ,理由是 。
23、(03上海27)工业上测量SO 2、N 2、O 2混合气体中SO 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
SO 2和I 2发生的反应为(N 2、O 2不与I 2反应):SO 2+I 2+2H 2O →H 2SO 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 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 a mL .,浓度为Cmol ·L -1,N 2与O 2的体积为V b mL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
用C 、V a 、V b 表示SO 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 .烧杯
b .试管
c .广口瓶
d .容量瓶
e .量筒
f .单孔塞
g .双孔塞
24、(03理综26)为了检验Pb (NO 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 (NO 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 ),U 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 ,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 。
(如图)
回答下面问题:
(1)在装置中试管和U 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 。
(2)液体X 可能是 ;气体Y 可能是 。
(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理由是 。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
①对X 的判断
②对Y 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25、(02理综29)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⑴.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收集氨气用__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作干燥剂。
⑶.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⑷.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三、填空题
26、(04江苏)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是不溶
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⑤是工业制X的主要反应之一。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F:,Y:。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3)1molB通过反应②得到1molF,B中F的质量分数为72%,则B的化学式为:。
27、(04北京27)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气),
Y+Z→B(气)。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的化学式是;②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B的化学式是;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将Y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04浙江28)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
MgCl3、Ca(NO3)2和Ba (OH )2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
试回答下面问题。
(1)A的化学式是,G的化学式是。
判断理由是。
C:,D:,E:,F:。
29、(02理综24)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 CO 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⑴.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 = ________L,V(H2) = ________L
⑵.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 = ________
⑶.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30、(02上海31)硫铁矿高温下被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2 + 11O2→8SO2 + 2Fe2O3
设空气中N2、O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mol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L。
(2)55L空气和足量FeS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
为_______L。
(3)用空气氧化FeS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2的含量。
(4)设FeS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L,其中O2为a L,SO2为b L。
①写出a和b的关系式
②在右图中画出a和b的关系曲线(FeS2氧化时,空气过量20%)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表示。
31、(04江苏26)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CH2=CH2+Cl2 →CH2CI—CH2C1…………………①
CH2CI—CH2C1→CH2=CHCl+HCl………………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
实际产量×100%)为98%,反应②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
理论产量
95%,则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t。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2CH2=CH2+4HCl+02→2 CH2CI—CH2C1+2H20………—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
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32、(04上海31)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1)取12.5g黄铜矿样品,经测定含3.60g硫(杂质不含硫),矿样中CuFeS2含量为
(2)已知
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 + 3 O2→2Cu2O + 2 SO2 2 Cu2O + Cu2S →6Cu + 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①由6 mol CuFeS2生成6 mol Cu,求消耗O2的物质的量
②6 mol CuFeS 2和14.25 mol O 2反应,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33、(03上海30)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
其制取原理为:Al 2O 3+N 2+3C 2AlN +3CO 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
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1)称取10.00g 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 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 跟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并放出氨气3.36L (标准状况)。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样品中的A1N 的质量分数为 。
(2)另取10.00g 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 (标准状况)O 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
密度为1.34g ·L -1(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IN 不跟O 2反应)。
该样品中含杂质炭 g 。
34、(03上海31)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其主要反应为:
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1)1m 3(标准状况)CH 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 2 mol 。
(2)CH 4和O 2的反应为:2CH 4(g )+O 2(g )→2CO (g )+4H 2(g )
设CH 4同时和H 2O (g )及O 2(g )反应。
1m 3(标准状况)CH 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V (标准状况)为 。
(3)CH 4和H 2O (g )及富氧空气(O 2含量较高,不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不同)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 2和N 2的体积比V (O 2)/V (N 2)。
(4)若CH 4和H 2O (g )及富氧空气混合反应的产物中,V (H 2)/V (N 2)=3︰1 (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则反应中的H 2O (g )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何值?
答案
一、1、D 2、D 3、C 4、A 5、D 6、D 7、A 8、A 9、B 10、B 11、B 12、
D 13、AB 14、AC 15、AC 16、A 17、C 18、BC
二、19 (1)2Na 2O 2+2SO 2=2Na 2SO 3+O 2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晶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 2O 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20、(1)①(NH 4)2CO 3[或NH 4HCO 3] ②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①4NH 3+5O 2 4NO+6H 2O 2NO+O 2====2NO 2
②2NO 2(气) N 2O 4(气)+热量,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NO 2转化为无色N 2O 4。
(3)①先通入O 2,后通入NH 3。
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
②4NH 3+3O 2 2N 2+6H 2O
21、在A 中加满水,盖紧瓶塞,用胶管连接b 和c 接口,由a 导入NO 气体,水通过b 和c 排入B 中。
22、(1)NO
(2)①C 2H 4 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 催化剂 点燃
②Cl 2 反应生成的Cl 2被c 中的NaOH 溶液吸收了
③NH 3 反应生成的NH 3被c 中的H 2O 吸收了
23、(1)N 2、O 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 SO2%=22.4CV a /(22.4CV a +V b )×100%(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bceg 或beg 或ceg
24、(1)NO 2气体会损坏橡胶
(2)N 2O 4(答液态的NO 2同样给分);O 2
(3)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防止水槽中的水反吸到U 型管中。
(4)①在通风橱中取下U 型管放置,观察到U 型管中液体迅速消失,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证明X 是液态N 2O 4。
(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②在水槽,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按住玻璃片,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上,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口,木条迅速燃烧,证明Y 是O 2
25、⑴. 2NH 4Cl + Ca(OH)2 == 2NH 3↑+ CaCl 2 + 2 H 2O
⑵. 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⑶.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⑷.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使得氨气与水接触,即可发生喷泉现象
三、填空题
26、(1)H 2O N 2 Ag HCl (2)4NH 3+5O2∆
催化剂 4NO+6H 2O (3)AgN 3, 27、(1)①H 2 ②NH 3+HCl==== NH 4Cl
(2)①SO 2 ②H 2S+OH -====HS -+H 2O
③S+3Cl 2+4H 2O====H 2SO 4+6HCl
28、⑴KCl ,AgNO 3。
混合时只生成一种沉淀的是KCl ,生成的是AgCl 。
⑵B :Na 2SO 4 C :MgCl 2 D :Na 2CO 3 E :Ca(NO 3)2 F :Ba(OH)2
29、⑴. 5 5
⑵. (a-10) / (20-a)
⑶. 10 < a <20
四、30、(1)308
(2)52
(3)0.0923
(4)13b=200-10a
31、(1)5.8; 3.4 (2) ab
bc c -200。
32、(1)82.8% (2)①CuFeS 2 Cu+FeO+2SO 2
)(156)22
1()(2mol O n =⨯+= ② O 2不是量 Cu 2S+O 2 2Cu+SO 2
n (Cu )=6-2(15-14.25)= 4.5 (mol)
③O 2过量 2Cu 2S+3O 2 → 2Cu 2O+2SO 2
n (Cu )=6(23
1575.151⨯--)=3 (mol) 33、(1)AlN +NaOH +H 2O →NaAlO 2+NH 3↑
(2)61.5%
(3)1.92
34、(1)133.9
(2)3m 3<V <4m 3
(3)设H 2O 为Xmol ,O 2为Ymol 则: X =10 Y =7.5 V O2/V H3=(7.5+2.5)/15=2/3
(4)设富氧空气中O 2的体积分数为a ,反应用去的H 2O (g )与富氧空气的体积分别为X 、Y 。
(3X +4aY )/[(1-a)Y]=3/1 X/Y =1-7/3a (用其它方法解得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