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B.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4.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 D.20cm
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
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 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5 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7.2018年9月24日,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中秋晚会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举行,众多明星演员到场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合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B.现场观众合唱的声音比明星演员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声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的耳朵
D.离舞台较远的现场观众虽看不清楚演员本人,但“听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判断是那位著名明星正在演唱
8.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9.萨克斯被誉为铜管乐之王,由于它的声音悠扬,如歌如诉,使人着迷。

关于萨克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吹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按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萨克斯的音色美妙是吸引大家的主要原因
D.演员演奏的《草原之夜》一定是乐音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75℃ C.50℃ D.80℃
二、填空题
11.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如果A、B两物体均是实心的,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V A:V B =___________.如果A、B两物体体积之比V A:V B =4:5,则________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12.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着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A.物距B.像距C.像的大小D.焦距
13.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_____颜色的字。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15.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传到观众处。

16.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早已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车的总质量为
180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__N,月球车在80N的牵引力作用下,5min内沿牵引力方向移动了30m,牵引力做功为___J,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m/s(取
g=10N/kg)
三、计算题
17.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

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18.放假了,小明和爸爸决定乘高铁去上海旅游,而家乡没用高铁。

于是小明通过网络查到距乐平最近的高铁站在鹰潭,通过网上查询可知有三趟从鹰潭北到上海虹桥的火车时刻运行表
时间是08:5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当小明赶到鹰潭北时,应选择哪次火车,此次火车运行时间是多少,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红在放学回家途中,小明捡到一块漂亮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他们都想知道这石块可能是哪种矿石?于是他们各自提出一套测量这块小石块密度的方案。

小明: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然后用细线将小石块系好,小心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这时的体积;最后将石块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天平上测出石块的质量。

小红:先将小石块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然后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最后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小心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这时的体积。

(1)你觉得_______的方法更好,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他们讨论确定方案后开始实验,他们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
后,发现如图所示情况。

①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横梁再次平衡。

②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如图1所示的方法来称量小石块的质量,小红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犯了“用手直接拿取砝码、________、游码未先移至0刻度线处”三个错误。

③小明改正错误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所称量的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④小红用如图3所示方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记下该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0.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他们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距离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的实像。

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

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4)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____透镜矫正。

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目的是能显示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在B面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2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做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说明当时液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两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不同;从图象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

23.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

(1)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停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1.4:3 B
12.A
13.红黑
14.21
15.振动空气
16.1
三、计算题
17.(1)30N(2)
18.(1)G1346车次(2)196km/h
四、实验题
19.小红测得的石块的质量偏大右称量物放在右盘 52.6 20 2.63×103
20.放大投影仪/幻灯机太大/超出光具座长度范围小小于大后凸
21.光的传播路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2.高 90 98 <质量吸不变
23.A B C E 100 1.1
24.v=s/ t 刻度尺小车运行缓慢,便于记录时间 0.18 0.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