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
3、了解邓稼先生平,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
【自主探究】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
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
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
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经典的人物评传。
人物评传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评价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2.识字学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鲜()为人知当之无愧()古罗布泊()凛()若霜晨燕()然勒功热血殷()红锋芒毕露()妇孺()皆知(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仰mù()安huī() chóu划()鞠躬尽cuì()两弹元xún()家yù户晓() shǔ名() diàn基() zǎi割()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
家yù户晓绝然不同锋芒必露妇儒皆知马革guǒ尸
【合作探究】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3、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4、怎样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5、怎样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6、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7、“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8、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拓展探究
1、用一句话谈谈:邓稼先带给你心灵的震撼、生命的感悟、人生的启迪……
2、模仿以下两段颁奖词(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颁奖词: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
课堂检测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至死不懈.()鞠.()躬尽瘁.( ) 鲜.()为人知妇孺.()皆知风悲日曛.()
彷.()徨.()死而后已.()
2、阅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
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9.“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字可以去掉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两次使用了“竟”字,试分析这个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了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