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848年?共产党宣言?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7年?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的立法机构……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可知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宪法规定,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故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排除。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不会出现皇帝这一称呼,故C项排除。1917年11月7日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195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改革开放之前。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1984年。④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98年。综上所述,是改革开放以后制定的法律为②③④,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月2日〞,“北京中等以上之学生酝酿罢课〞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故C正确。材料中“1919年5月22日〞,“北京中等以上之学生酝酿罢课〞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故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到1927年,材料中是“1919年5月22日〞。故B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材料中是“1919年5月22日〞。故D错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可知,新中国公布的此项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并且赋予不同民族一定的自治权利;由“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开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可见新中国未照搬苏联的民族制度,而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选D;材料只是涉及民族关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排除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表达了党派之间的民主,与题意不符,排除B;材料不是说明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排除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改革开放的阶段特征,还要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
19.“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史事发生在“冷战〞背景下的是
A. 柏林墙的修建
B. 联合国的成立
C. 欧盟正式成立
D. 美国9.11事件
C. 礼乐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据此依据材料“先尽嫡长子孙〞可知D正确。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A。郡县制和礼乐制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C。
2.假设唐朝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作机制是
9.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条款是
A. 协定关税
B. 割香港岛
C. 领事裁判权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领事裁判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司法权的破坏,C正确。A是关税自主权,B是领土主权,D是贸易自由的破坏,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原那么是
A. 减少诉讼案件
B. “不告不理〞原那么
C. 重证据原那么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告不理〞原那么,就是民不告,官不究,反映出罗马法对法律程序的注重,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减少诉讼案件,而是强调注重法律程序,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重视证据,C错误。材料没有表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排除D。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设想的认识和理解。特别识记设想的含义。
17.以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为
A. 另起炉灶
B. 日内瓦会议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万隆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开创外交新局面,根据所学可知为70年底按外交,主要有三件大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故当中空应填C。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时实行的外交方针,A错误。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万隆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与材料显示的时间不符,BD错误。
【点睛】此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省六部的职能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子,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察举制
B. 科举制
C. 编户制
D. 刺史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汉代推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是品德、才能。结合材料“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可知选A。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B错误。编户制度是古代的户口制度,排除C。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排除D。
A. 尚书——中书——门下——户部
B.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C. 中书——门下——尚书——吏部
D. 门下——尚书——中书——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职能与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实施,工程兴修由工部实施,故B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不能排在第一位,故A错误;吏部不负责工程兴修,故C错误;中书省应该在门下省、尚书省之前,故D错误。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上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15.“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开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开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2022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回归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设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九二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设想成为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答案为B。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民主政治制度,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的制度,C错误。“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那么,D错误。
13.图为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标志中国人民军队创立的是
A. 广州起义
B. 南昌起义
C. 武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纪念币显示1927年8月1日爆发南昌起义,标志着打响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军队开始 标志,答案为B。ACD均不是建军的标志,排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冷战时间段为1947—1991年,柏林墙的修建是在1961年,处于冷战期间,故答案为A。B是1945年,C欧盟建立是1993年,D美国9.11事件是2022年,均与冷战时间不符,排除BCD。
7.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是通过
A. 1688年“荣耀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
【答案】C
【解析】
1688年“荣耀革命〞时期英国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没有形成工业资产阶级,故A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无关,故B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1832年议会改革实现这一要求,故C正确;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运动,故D错误。应选C。
11.1919年5月22日?申报?7版?京学界重行罢课?报道说:“北京中等以上之学生酝酿罢课已久,昨日起专门以上各学校已一律实行罢课,……据调查所得,罢课者共有十八校,学生共三万六千人,此次举动极为迅速,故不免出人意外……〞此报道可用于研究
A. 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
C. 五四运动
D. 秋收起义
【答案】C
【点睛】此题考查南昌起义,要求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和时间概念的掌握。
1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赞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辽沈战役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挺进大别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红军长征从南方转移到陕北,历经25000里,使革命力量转危为安,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局面,符合材料中的特点,答案为B。辽沈战役、百团大战和.挺进大别山,都是战役,不是远征,排除ACD。
【点睛】此题考查选官制度,关键信息是郭巨埋儿,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恩泽贵族
B. 增加税收
C. 削弱王国势力
D. 实现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而藩国自析〞可以看出推恩令的目的是要使地方王国力量削弱,故C项正确。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税收的增加,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B项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问题,故D项排除。
5.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雅典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罗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古代雅典,希腊的雅典城邦在伯利克里执政期间,民主政治到达顶峰。答案为B。古代埃及和印度没有实行民主制,AC错误。古代罗马主要创制以罗马法为根底的法律制度,D错误。
点睛: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与作用出发,即可排除其它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的立法机构负责的内阁制,而是相反,大臣对宰相负责,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该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出自于
A. 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上交国库
C. 奖励技术创造
D. 开设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时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最直接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是最能反映农民要求的,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于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根底,在小农经济根底上要求产品上交国库,根本是空想,不符合农民要求,故B错误;奖励技术创造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C错误;开设新式学堂?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D错误。
1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表达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这次革命是
A. 二月革命
B. 巴黎公社
C. 七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答案为D。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是失败了,B错误。七月革命是法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