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盐和金属
金属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碱酸
盐盐
盐
(无氧酸盐)
盐
(含氧酸盐)
盐和水
碱和盐酸和盐
两种新盐
盐和氢气+酸+碱
(16)
(1)+O2
(7)
(17)
+O2(4)
(17)
(8)
(2)+H2O-H2O(3)(11)(12)(5)+H
2O-H2O(6)
(15)
(9)
(14)(13)
(10)
物、酸、碱、盐五大类,但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更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
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如上图)。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必须牢牢掌握!2.发掘“八圈图”的内涵。
⑴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
⑵表示15个基本反应规律(9条连线和6个箭头);
⑶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应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余类推!);
⑷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个反应中至少有10个与盐有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⑴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图并非无所不含,有以下
一些规律未能体现:H
2、C、CO还原CuO或Fe
2
O
3
;
CuSO
4
转化为胆矾晶体;碳酸(氢)盐的分解;酸式盐与正盐的转换规律等。
⑵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条件: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⑶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浓硫酸。
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溶性盐”。
例题: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
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
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
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
②。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
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
步骤
V:。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
是。
.
[解析] 此题结合结构模式图,考查了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硫酸铜,必须选择含有硫酸根的酸和含有铜离子的碱,故应选择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酸能和碱、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盐反应并且都能生成盐;碱能和酸、非金属氧化物、盐溶液反应且都能生成盐;盐能和酸、碱、金属、盐反应且都能生成盐,所以图中所缺信息为酸+盐、金属+盐。
根据制铜方案,我们可以看出步骤Ⅰ是灼烧铜,步骤Ⅱ为氧化铜和硫酸反应,步骤Ⅲ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步骤Ⅳ为加热氢氧化铜分解,步骤Ⅴ则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答案] (1)H2SO4+Cu(OH)2=CuSO4+2H2O (2)①酸+盐②金属+盐
(3)①CuSO
4+2NaOH=Cu(OH)
2
↓+Na
2
SO
4
CuO+CO Cu+CO
2
②步骤V
强化练习:
1.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2.已知A 、B 、C 、D 、E 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 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请回答:
A B C D 甲
Cu C O 2 Na 2CO 3 乙
HCl O 2 CO HCl 丙 CuO CO Fe 2O 3 BaCl 2 丁 Mg CO 2 C H 2SO 4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_____。
3.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E
D
A
B
C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
点) 、。
4.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
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E为红色固体单质,
则B、D的化学式为: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5.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
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
NaOH反应,故D为NaOH,则E为CuSO
4。
(1)C 的一种用途是除铁锈;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uSO
4+2NaOH==Cu(OH)
2
↓+Na
2
SO
4。
(2)不属
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甲+乙丙+
丁”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O
3
高温2Fe
+ 3CO
2。
(3)能还原Fe
2
O
3
的物质除CO外,还有
C和H
2,故A还可能是C(或H
2
)。
3.[答案] (1) H
2SO
4
Ba(OH)
2
(2)
H
2SO
4
+BaCl
2
==BaSO
4
↓+2HCl
Ba(OH)
2+Na
2
CO
3
===BaCO
3
↓+2NaOH (3)酸与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新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之间的转化问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眼,即酸和碱就是解体的关键,根据图中的关系可以判断出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钡。
在根据图中的关系可以推知,与酸反应的盐是氯化钡或硝酸钡,而与碱反应的盐是碳酸钠。
根据以上分析可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而根据各类物质间的反应产物来找出其中隐
含的规律。
4.[答案] (1)CuO CO2 C+2CuO高温 2Cu+CO2↑(2)H2SO4CuSO4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解析:此题是简单的推断题。
答题的关键是熟练地掌握常见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特殊物质的颜色猜想物质。
(1)当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E为红色固体单质时,猜想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红色单质有Cu。
再依据题目所给的转化关系图,知道A+B==D+Cu,B+C==F+Cu。
而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则A可能是单质C,于是B 就可能是CuO,那么D就是CO2。
(2)若E为一种盐,A+B==D+E .B+C==F+E。
常见的盐有CaCO3、Na2CO3等,若此盐假设为碳酸钙,则有可能是A(二氧化碳)+B(氢氧化钙)==E(碳酸钙)+D(水),B(氢氧化钙)+C(碳酸钠)==E(碳酸钙)+F(氢氧化钠)。
5.[答案] (1)H2 C
(2)CH 4+2O2CO2+2H2O
(3)2H 2O22H2O+O2↑(催化剂可以写成:Fe2O3或CuO等)
[解析] 由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推出B、E
为CH4或CO2中的一种;由丙与E可反应生成B,丙为单质可确定得到的B 为CO2、从而确定E是CH4丙为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A 是水,B是二氧化碳。
甲与氧气生成水,且甲为单质所以确定甲为氢气。
丙与E反应的方程式为:CH 4+2O2CO2+2H2O;确定出A后由给定的D与A组成元素相同在丁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水与氧气可知D为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22H2O+O2↑。